帝国坚守气节的代价:就是无休止的战乱与最终的毁灭

  明朝是东亚历史中一个传奇的朝代,也是以古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又一个发展高峰。数百年来无数的历史学者和文人墨客都对这个传奇的朝代充满了赞美之词,就连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也称赞朱元璋时期为“治隆唐宋”!终明一朝,即无汉唐之和亲,又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后人对明朝的总结性评价,也是众多文人墨客叹服明朝的原因,读史之人称为气节!

  

  君王死社稷

  顺帝北逃,元明对峙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一切都是针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而言的,历代中原封建王朝无不面临者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即使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也没能打败匈奴。到了明朝时期,与明朝对峙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被迫撤回漠北的元朝惨部,史称“北元”。明朝在短时间内没有能够打败北元,北元自身在与明朝军队的对峙中发生解体。1402年,鬼力赤杀死北元最后一任皇帝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去元国号,随后便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但是元朝采用的是双国号制度,北元分裂后的政权依然是继承在蒙古帝国的基础之上,所以北元的分裂对明朝没有重大价值,依然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威胁。

  

  整个明朝时期明军都在与北方蒙古各部落作战

  整个明朝时期明军都在与北方蒙古各部落作战,双方都在持续不断的激战,保持和平的时期非常短暂,互有胜负。1387年出兵二十万攻打北元,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败元军,元廷损失兵马近十万,对北元政权是一个空前的打击,也是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骑兵少有的重大失败,但是明朝也没有彻底击败北元,分裂后的各部依然威胁着明朝。1449年英宗率领50万大军亲征瓦剌,在土木堡之战中遭遇惨败,50万军队损失大半(伤亡人数存疑),关键是很多重要的军政大臣在此次战役中阵亡,皇帝被俘虏,导致强盛的大明王朝在一夜之间变得岌岌可危。总体而言明朝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峙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是古代冷兵器时代较为先进的农耕文明遭遇游牧政权时普遍的尴尬,明朝又不得不大规模修筑长城,修建边防卫所,明朝的军事开支始终居高不下。

  无和亲

  明朝在对北方游牧政权的对垒中几乎动用了所有手段,但唯独没有和亲和岁币两种策略。这是为何?历史上人们常常以气节二字来解释!但是,“气节”二字大多数时间中都是皇帝们用来粉饰自己的功德或者道貌岸然的文官大臣们用来标榜自身维护自身的道具,其所见仅此而已!所谓气节对治国之道来说毫无价值,明朝时期的封建朝廷的皇帝们对此也一定是心知肚明,所以用大明王朝坚持“气节”来解释无和亲是行不通的。

  和亲之举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到汉唐之时应用最为广泛。汉初国力尚且弱,面对强大的匈奴,汉朝不得不采取忍辱妥协的对策,于是与匈奴和亲,以达免于战乱的目的,总体而言汉朝早期的和亲是成功的,给了汉朝足够的修养生息的时间。唐代的和亲又呈现了另一个特点,唐代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发展巅峰,与周边政权的关系比较融洽,实力上呈现压倒性的局面,与游牧民族的和亲主要是巩固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和亲策略的实施有两个条件:一、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不得不采取的妥协策略。二、中原封建王朝处于绝对优势,为加强藩属关系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明朝是建立于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基础之上的,从上面的历史描述中可以看出明朝整个时期都与蒙古各部处于激烈的对抗中,即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也没有处于汉初那样的劣势,所以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没有和亲的必要。

  但是明朝也并不是毫无机会和亲,在土木堡之变前,瓦剌首领也先就曾经请求明朝朝廷和亲,但是文书发到当时当权的宦官手中,他竟然没有上报皇帝就否决了!其后果就是双方的大规模战争。这恐怕要归结于明朝时期混乱的宦官制度和强大的坚持明阳理学的文人大臣。

  无岁币

  说到岁币就不能不提到宋朝,历史上大多把宋给蒙古、金、西夏、辽岁币的策略视为懦弱无能的表现,的确给予岁币是一种无奈的表现,但是反过来再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明智只举。以澶渊之盟为例,宋给辽的岁币每年是10银子10万两和绢20万匹,其结果是保障了与辽之间百年的和平,这点钱和养兵打仗来保障和平的费用来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明朝如果说没有岁币也不是十分准确,神宗时期和穆宗时期都曾赐予一些臣服的部落首领金银,但是这和岁币有所不同。从土木之变到16世纪初,明朝对北方游牧政权采取的政策就是不妥协、不接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朝决策层的思想僵化和腐败所导致的。明朝的不当政策终于在1550年导致“庚戌之变”,蒙古骑兵兵临城下,要求互通商贡,结果明朝政府迫于军事压力不得不同意改变政策,在宣府开通贸易,但是后来却反悔,又经过反复的磋商和战争,终于在1570年确定下来,史称俺答封贡,主要是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双方互通有无,明朝不定期赐予其一些财物。这虽然与宋之岁币有所不同,但是其思路和模式是基本相同的,这是明朝在经历了一百多年惨烈的血腥战争后被迫做出的改变。

  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指的是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的历史,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北方的防御。迁都就意味着朝廷掌握的资源重心的转移,资源集结在边境当然方便于调动应对战争,也有利于北方的开发和稳定,以京师戌边的确是明智之举。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举动。所以说明朝“天子守国门”是出于战略需要,而不是骨气原因。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君王死社稷听起来是一句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是一句无比激励人心的宣言。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君主制政权尤其是古代封建政权而言,君王死社稷绝对是一个惨重的灾难。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其结果是导致了明朝内部严重的动荡,其恶劣影响到明朝末期都没有消除,首先是英宗返回后对帝位的争夺导致骨肉相惨。其次也导致明朝朝廷大臣与君主的离心。古代的“御驾亲征”首先要有保证必胜的把握,否则一旦失败将导致严重后果。所以英宗亲征瓦剌是明朝严重的决策失误。而明武宗亲征鞑靼小王子就很明智。

  再说崇祯殉国,首先要说明崇祯殉国并不能实际代表明朝灭亡,只能说明明朝在北方彻底瓦解。后期明朝权贵在南方拥立数个明朝皇室成员为皇帝,造成相互之间争权夺利,严重消耗了自身力量。如果当时崇祯南迁,至少可以保证南明自身不会分裂,情况会好很多,当然崇祯为何没能南迁是有原因的,但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因为他有气节或者骨气,从封建王朝根本角度来讲,铮铮铁骨与卑躬屈膝都是不存在的词汇,只有务实的政策才是王道,否则就是反智主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