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中,中国古人如何使用手中的匕首

  

  在现代中国武术类格斗兵器的理解中, 匕首被非常狭义地定性为两面开刃的类剑型武器,一般长度不会超过一个手掌,有格或无格皆可。而实际上,小刀、短剑、短刀、匕首、飞剑、飞刀等等都可以归为匕首。

  

商代羊首短剑

  

左为春秋时期匕首,右为商代刀型匕首

  匕首一直不是战场上主要使用的武器,但是却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尽管它并非大多数军队的制式装备,但是在每名士兵的装备清单中却又悄然占有一席之地。时至今日, 多功能匕首依然是世界上大多数军队的标准装备之一,其除了作为士兵最后的武器之外, 依然保持着它被人类制造出来时便拥有的属性——工具。

  尽管匕首出现和使用的历史非常久远, 但是在我们常说的十八般兵器中却并没有它的身影。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的无数兵书中,如《纪效新书》或其他武术家所著的武技书中,也都不见对匕首形制或者使用方面的记载。尽管如此,历史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诸多史书或者古代记载中依然可以看到匕首的身影,让我们还能一窥究竟。

  例如在《史记•刺客列传》里荆轲刺秦王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到匕首最主要的使用方法之一——出其不意地近距离格斗。从这短短一百多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匕首小巧便于隐藏的特性使其非常容易藏于地图之中,进而被荆轲带到了秦王面前。而在荆轲拿起匕首后,我们可以看出匕首十分便于单手使用,这样另一只手便可以按住目标防止其躲闪和反抗。

  

山东嘉祥汉代武氏祠画像石中所画的《荆轲刺秦王图》

  同时在《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中, 也出现了秦王绕柱而走,荆轲以匕首投掷的情景。匕首投掷战术,在古代也被称之为“飞剑”或“以剑遥击”。古代的军中宴会也经常会表演将匕首或者长剑抛入空中等其落下后将之接住的技巧,即所谓的“跳剑”。这种技巧早在战国时代便已出现,最终成为一种杂技化的表演节目。《列子•说符》有载“兰子弄剑”一段:“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可见其神乎其技。到南北朝时期,也皆有以“飞刀” 而知名的武将,如南朝刘宋名将朱龄石便是如此。《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载:“龄石少好武事,颇轻佻,不治崖检。舅淮南蒋氏,人才儜劣,龄石使舅卧于听事一头,剪纸方一寸,帖著舅枕,自以刀子悬掷之,相去八九尺,百掷百中。舅虽危惧战栗,为畏龄石,终不敢动。”可见其技艺之精湛。在宋代,湖南辰州的“五溪蛮”也颇为流行“掷刀”之术,称之为“跳鸡摸”。宋人朱辅在《蛮溪丛笑》中写道:“艺能精之者,以刀掷于半空,手接取,名‘跳鸡摸’。”到了明代, 有掷刀术从日本倭寇手中回传我国。明代成宗猷的《单刀选法》中便载有相应的技法并配以图形。诸多历史电视剧及武侠演义中, 那些神出鬼没、出手毙命的暗器,想必大家都有深刻印象,但实际上,这种投掷技巧虽然在古代和现代都极为普遍,不过就成功率而言,似乎并不那么乐观。就是荆轲所投出的搏命一击,最终也只命中了立柱,而没有伤到近在咫尺的秦始皇。可见即使在极近距离,除非对手毫无防备,否则投掷匕首的成功率并不高。

  就如本节开头写到的那样,匕首应用得最多的情况还是近身格斗。匕首尽管短小, 但是适合单手持握,能够在近身缠斗中很好地发挥功效。一场搏斗到了用匕首进行近身格斗时,实际上已经发展到性命相搏的最后关头。因此能否掌握“出其不意”这项优势并一击制敌,就是匕首近身格斗的最基本要点。匕首被称为暗器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在战斗中使用匕首,最重要的便是要使敌人不注意它,但自己却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稳妥的动作将其拿到手中。出其不意是使用匕首的不二法门。

  从上古时期起,士兵便流行佩戴匕首, 商代武士便多将匕首插在腰间。唐代欧阳询撰写的《艺文类聚•卷第六十•军器部•匕首》便记载:“诸葛故事曰:成都作匕首五百枚以给骑士。”同时,唐代颇为流行佩剑,但因为在室内佩剑不易行动,因此腰中佩戴匕首也就同样风行了。李白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就写道:“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另外,我国古代士兵除了将小刀或者匕首插在腰间外,也喜欢将其藏在靴筒中,这是为了在被对方擒抱或被压倒时,能够较为方便地拔出匕首进行反击。匕首插在靴筒中, 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受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影响,毕竟插在靴筒中的匕首,实际上在马上更容易抽取。

  同时,匕首因为短小灵活成了着甲混战中的利器。对于身穿甲胄的战士来说,除了致命的钝器击打外,从盔甲缝隙中戳刺而入的致命匕首亦是能够夺取其性命的另一大致命威胁。在《蒙古来袭绘词•后卷•「弘安の役」詞十一~十三》中,我们便可以看到日本武士竹崎季长用短刀杀敌的画面。而在西方,匕首甚至有名为“慈悲”的别称,常用来给予落马或者垂死敌人一个“痛快”。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国长弓手就是用匕首杀掉了不少法国骑士。

  因此,匕首在近身格斗中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主要方式只有反握的“捅”和正握的“插”两种。如果说有什么特别技巧的话, 那就是在用到匕首的时候,要么一刀捅进对方的要害结果了对方的性命,让他再也威胁不了你;要么就是用匕首突然一击,迫使对方放弃对你要害的攻击,为之后的反击赢得时间和机会,而这两种使用方法都需要坚定的意志和胆量才能实现。为了达到匕首杀伤力的极效,有时甚至会在上面涂抹毒药。《史记•刺客列传》就记载:“于是太子(燕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可见这种匕首的威力。

  

匕首的握法

  匕首除了充作最后的防身武器之外,其工具属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古代士兵喜欢携带匕首,并非仅仅因为它是最后一道保命武器,更是因为它作为工具拥有许多常见用途,如切肉、割绳、裁布等等,甚至不少时候匕首还是他们唯一的餐具。在西方,英格兰长弓手在每场战斗前削制木桩时也多用匕首。在中国或日本,割取敌人首级的工具中,方便携带的匕首也很受青睐。发展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多功能军刀或匕首,便是这种工具属性的继承产物。

  总之,匕首可以说是战士用于保护自己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刻, 匕首才会出鞘。一旦匕首出鞘,如果不能杀死对手,那么就意味着这名战士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因此匕首虽然属于暗器,但非常受士兵们的信任和欢迎,中外都是如此。它没有战刀那种动人心魄的锋锐,也没有长剑潇洒俊逸的风姿,但是它却是藏在幕后的英雄,在人类武器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中始 终陪伴在战士的身边。甚至在大部分冷兵器已经退出战场的现代,它依然在战场上守护着战士们宝贵的生命。

  本文摘自《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拂去历史尘埃,再现饮血之兵!

  ★原创64幅高清绘图具现兵器之美、战技之威!

  ★深度还原,细致描摹。400余张线图、文物图、实照与文字的结合,让您更轻松地感受兵器的魅力。

  ★战争,成就了数千年的兵甲演变。兵甲,见证了诸民族的历史进程。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