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习俗与传说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我们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重大节日。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在不同的地域,也形成了绚烂多彩的节日习俗。在节日的当天,在很多地方,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要悬挂钟馗像,要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要佩香囊赛龙舟,要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糉子等,而且这些习俗也流传到了邻近诸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们的这些习俗甚至比我们国内还要隆重和浓郁。

  在端午节的传说中,最重要的是纪念屈原。其次是纪念伍子胥说。也有的地方是纪念曹娥说。闻一多先生曾经著文《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详细列举了上百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他认为,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是,他也认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端午节已经逐渐演变为专门纪念屈原的节日,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糉子都变成了纪念屈原的仪式,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情怀。

  史料中对屈原的歌颂,公认最权威翔实的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宣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革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途中,他满怀自己的一腔爱国情怀,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佔,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弔屈原。渔夫们划船打捞他。渔民把饭团等食物丢进江里让鱼虾吃饱,希望牠们不吃屈原的身体。又有人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意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这样,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糉子、喝雄黄酒的风俗就渐渐形成了。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端午习俗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弃暗投明,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把越国打败。越王句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相信谗言赐子胥宝剑自刎。子胥本为忠良,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把子胥之尸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国百姓感念伍子胥的爱国忠烈,此后每年的端午节纪念他。

  纪念孝女曹娥是端午节的又一个传说。东汉时代的孝女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哭喊了十七天之后,依然没有找到父亲,她就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寻父。县府知事得知事情原委之后,颂词立碑表彰,并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在江边举行仪式纪念。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吃糉子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和标誌。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糉”。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糉。到了晋代之后,糉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称“益智糉”。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糉。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糉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糉”,即果品入糉。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糉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糉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糉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