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遗憾恨千古之事】

  No.1赵高乱秦

  历史同秦始皇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命,连半个世纪都不到;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秦始皇暴死后,赵高威逼利诱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昏庸的胡亥作皇帝,赐太子扶苏死!扶苏死后,赢氏子孙不但尽数被诛,胡亥当了皇帝不但毫无建树,只知道享乐,朝廷大臣随意被杀,李斯也没能幸免,而且还实行更严酷的暴政,最后导致农民大起义。幕后主使赵高还嫌不够,最后还逼死了秦二世胡亥。也就三年时间,秦始皇苦心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就这样被赵高搞的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大秦帝国,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色?

  No.2曹操的赤壁之败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制于北方,此消彼长,刘备和孙权则因此胜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是赤壁之战的赢家,曹操父子尊重文化重视人才,绝不是司马昭父子可比的,赤壁若胜,则中国历史,又该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吧。

  No.3晋传痴君

  晋武帝司马炎神武一生,对内却是个“妻管严”。司马炎长子早死,二儿子司马衷却是个痴呆的人。司马炎觉得司马衷没能力胜任一国之君,一直不想立司马衷为太子,而杨皇后却执意要“立长不立幼”。司马炎居然最终决定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也就是以后的晋惠帝。痴皇帝司马衷登基后,基本上是一废物,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司马衷背后宫廷实权派开始内斗,紧接着就是八王之乱。不但把一个统一的晋朝给毁了大半,而且后来闹出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No.4 宋武帝北伐的虎头蛇尾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和历次北伐一样,义熙北伐最终也草草收场,功败垂成。

  刘裕的缺点是野心太大。为了独掌大权,他铲除了与他一起起兵的刘毅和诸葛长民。另外,在北伐的过程中,刚刚收复长安就急于回国篡位,长安重地竟只派小儿子刘义真驻守。最终导致关中之地得而复失,尽入夏帝郝连勃勃之手,从此之后南朝再无攻入长安之举。这也令华夏族失去了一次大一统的机会。

  No.5 杨广篡位

  杨广是隋文帝的二儿子。隋文帝杨坚可是文治武功,不但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北朝对立,北逐突厥,而且,把个大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史称“开皇盛世”!“开皇盛世”的繁荣程度直逼后来唐朝的“开元盛世”。

  可惜盛世没多久,杨广为了获得太子位,处心积虑,在杨素等人的协助下,杀了隋文帝,然后假传圣旨,赐太子杨勇死。杨广在弑父杀兄后,当了皇帝,现是征大批民工修建东都洛阳,然后为了游乐开凿大运河,而且三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此人是活活把一个“开皇盛世”搞成了尸首遍地、穷人蜂拥的乱世。

  No.6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大家肯定都知道,可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呢?先是大大的打击了李唐朝廷的权威和力量,从此唐朝逐渐进入了“小朝廷,大藩镇”的时期,各地军阀势力开始抬头,致使民不聊生,发生民变;其次,在中原内乱时,吐蕃趁机攻占了安西度护府,唐朝的西域和河西的领土彻底丧失;西南的南诏趁机作大,形成独立王朝,要不是元朝攻占云南,我看云南会和越南一样独立于中央王朝。此时唐朝的领土只和秦朝时差不多了,“肥唐”从此变成了“瘦唐”。

  No.7 柴荣猝死

  周世宗柴荣乃五代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是后周的第二个皇帝,他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老上级。柴荣可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在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南侵的压力之下,力排众议,毅然挥军对杀,大破之。柴荣善于治军,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已失传),制订了消除割据、实现统一计划。攻取西歧一带,三征南唐。

  而后为把辽人驱逐出幽云十六州,开始挥军北上,进攻辽国,连克数城,辽人已经闻风丧胆,准备弃守幽云十六州了。可惜快打到幽州时,柴荣不幸病重,班师回朝,到东京后不久就归西了,而后才有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建立了个福而不强、受尽凌辱的“瘪宋”。

  No.8 靖康之耻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毁在宋徽宗手里,一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一百多万的人口,还有中国文化达到顶峰的繁荣就这样消逝了,成为一片废墟。

  那些传世的珍宝们,也因此被毁,举个例子,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的传世作品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民国时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卷》被认为是吴道子的真迹,但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徐悲鸿先生在此画上题上“悲鸿生命”四字,可见此画在徐悲鸿心中的无上地位。而《宣和画谱》著录的北宋宫廷中收藏的吴道子的画竟有九十三幅之多。

  这些无价之宝在遭遇“靖康之耻”被金兵掠到北国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中华文明就此损失了一大批无以伦比的珍贵宝藏。

  No.9 崇祯中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崇祯登基后,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治理,他力图挽回明朝衰败的局面,促使明朝中兴。先是铲除了魏忠贤阉党,为树立皇权打下了基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了。

  凭心而论,崇祯是一个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对国事认真负责的统治者,自登基以来,他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但勤治天下的责任心并不能弥补他的缺乏经验、多疑和刚愎自用这些性格特点!

  而这些性格特点与1644年到来有着直接的联系,崇祯若真的多一些睿智和宽厚的话,明朝真有可能会中兴,而且最起码不至于亡国。在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明王朝守住了国土,那么自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是否会改写?

  No.10 慈嬉受宠

  道光皇帝在英国的洋枪洋炮下,无奈的开了个不平等条约的头。道光1850年死后,奕宁继位,即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而后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真是内忧外患呀,咸丰皇帝有重整天下之心,却无回天之力,在1861年含恨而死。他割地赔款也就罢了,把位子留给自己的后继之君,也许后继之君会有更大的作为,可是他却留下个祸根,就是他宠幸的叶赫那拉·玉兰,此人就是以后慈禧。慈禧在咸丰死后在幕后操控朝政毫无建树,而且慈禧是安逸享乐之辈,知道用钱盖戏园子、搞寿辰,但是不知道变法革新,增加军备,致使满清甲午战争战败,而后被八国联军入侵,不但再次割地赔款,而且国格丧尽。

  倾情相邀:当传统女德不断消融,今日女性是否依然柔美?特别推荐品位女号“她柔

  八股文真正作为考试文体,主要是在明、清两代,而且除了八股文之外,还考策论及试帖诗。不过八股文考试放在头场,在考官阅卷和排名中占的权重很大,考生也主要钻营于此。因此,今天的人大多有八股文独霸明清科场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说起科举,几乎必骂八股。不过很多时候,“八股”已经蜕变为一个代名词,甚至形容词。就像启功先生说他曾遇到有人用“八股”二字为贬义词 。

  对于八股文的挞伐,历来可谓史不绝书,有些指控是很严重的。比如明末有人写此仪状,贴于朝堂:“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妻两口,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言下之意,是要将大明王朝覆亡的罪责归到八股文身上。1898年康有为奉召应对,更说出“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这类的话。国家危难之际,反思和批判人才选拔体制理所当然,但如上言论无疑还是有些过激。反过来想想,康有为若非熟读经史、精于八股,恐怕也难有机会进京应试,参与上书,得见皇帝

  如果我们不只纠缠于对八股文的价值判断,可以转而思考:为什么很多人激烈批评八股,它却仍然作为一种主要的考试文体不断沿用?这当中其实存在着一个利益均衡的“三角关系”:对朝廷而言,八股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语气,无疑有助于意识形态的统一;对考官而言,八股是规范的标准化作文,在阅卷任务重、时间紧的条件下,有利于快速阅卷定等,按时发榜;对考生而言,有相对固定的考试范围、作文格式和优秀范文来准备应试,自然是无任欢迎,古今考生都一样。既然八股考试有这么好的可操作性,而且沿用中环环相扣,陈陈相因,就不容易废除了,这有点像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路径依赖”。除非有重大冲击,打破均衡。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八股文只是科场的“敲门砖”——门敲开了,砖自然就扔掉了,不用太过当真。所以我们翻看明清文人的集子,绝少看到他们将八股文章收入其中。

  澎湃新闻:晚清科举由“改”到“停”,经历了持续的争论、探索和尝试。期间出现过不少改革方案,比如保留形式、更新内容,但为什么最终还是将科举永久停废了?

  李林:对于科举制度、八股选士的改革尝试,之前曾有过多次,但最终都照旧沿用。在当时的条件下,科举抡才、八股选士还是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相对公平的制度。晚清情形不同,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接连不断的战场失败、谈判失利、割地赔款,更在于对传统经济基础、政治秩序、文化自信和社会结构所受到的根本冲击。这时候来反思和批判抡才体制,对科举“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指控,就更加有力。

  除了主张彻底废除科举的激进派,较为温和的改革方案,就是在科考内容中加入西学、西政、西艺,在不改变根本体制的前提下来改革科举。此外,也有提议建立新式学堂,革新课程,但允许学生参加科举考试,或毕业考试合格,授予相应的科举功名。这种方案,试图将学堂培育人才的功能和科举选拔人才的功能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减少科举的录取名额,达到逐步过渡和缓停的目的。

  1905年正式停科前的两届乡试和会试,其实已在文体上废除了八股,全考策论;内容上加入了西学和时务,淡化经学。不过,这些改革不能在短期内看到实效,难以救急。虽然就像关晓红教授所说,1905年停废科举并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但新政改革迫不得已的疾风骤雨节奏,推广学校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内外重臣的联合推动,最终还是促成了科举改革从“缓停”到“立停”的转变。其实当时的停科准备尚不充分,以致停科后立即出现很多棘手问题。

  废除科举固然加大了朝廷与士人、尤其是正在形成的新兴知识阶层之间的离心倾向,有人因此而抛弃皇权,转向革命。这在废科前后出洋留学的年轻学生群体中间,表现得更为明显。

  不过,要在科举废除和清朝崩溃之间找到更直接的因果关系链,恐怕还需要做更多考察。因为革废科举只是晚清教育改革的一环,而教育改革又只是晚清新政改革的其中一环。清政府在废科前后,确有一些针对传统士人的安置措施,比如拣选入官、入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充当教习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晚清官场本已严重人浮于事,要安置数量庞大的士人群体,绝非易事。

  关于废科后士人的出路,有一组学界研究较多的个案:刘大鹏和朱峙三。一个在山西太原,相对闭塞,固守经典;一个在湖北武昌,九省通衢,留意新学。一个是举人,年纪偏大;一个是秀才,正当盛年。前者较为悲观,几乎觉得天崩地陷;后者则颇为淡定,可以较好调适。可见传统士人在这种剧变中的升降沉浮,既受时代大势、制度变迁影响,也有个人的学识、能力及际遇等因素掺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