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深谋远虑 居然让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文:冷兵器吧米南德

  

  1842年8月29日,随着意味深长的《南京条约》签署,统治中国的大清朝廷正式对外承认了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已经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关于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庞大的清军为何屡屡被人数较少、缺乏后援基地支持的英军击败等话题,已经有太多的人,从各种角度做了各种深度的分析。而清军在此次战争中暴露的一个巨大问题却鲜有人关注。而若要追根问底的分析这一问题的生成原因,我们就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内因出现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许多。

  机动缓慢的落后军队

  

  【鸦片战争中的清军 装备落后非常明显】

  纵观1840年夏季正式开始,持续到1842年夏季正式结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触目惊心。

  当清廷水师最大的战舰在火力、速度和防护水平上都弱于一艘普通的英军海外殖民地巡航舰时,清军也就早早的放弃了御敌于国门外的海上阻拦策略。因而整个鸦片战争中,除了屈指可数的小规模冲突外,双方的战争模式基本都是英军从海面攻击清军水师部队。而清军落后的火炮与炮台工事建设,也让拥有大型远海战舰与蒸汽炮船的英军在进攻中游刃有余。最终,在虎门、厦门、定海、吴淞等地的炮台被摧毁或占领后,沿江靠海的广州、厦门、宁波、镇江都被先后占据。甚至于关于清朝南北运河漕运的南京,都被置于英军火炮射程之内,迫使清廷想英国人服软。

  而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武装力量的清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与战略战术上都处于完全劣势,依然期望通过调动内陆的陆军力量来填补沿海防线薄弱的缺陷。英国远征军虽然有利用水运机动的便利,但位于外海而处于外线位置,需要在更长的作战距离内使用数量偏少的部队。而清军虽然以陆上行军为主,却可以利用国内的交通线与内线优势,进行争锋相对的机动。

  但在历史上,这样的策略从未奏效。英军利用海运机动优势屡屡在清廷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发起攻击。

  

  【描绘英军使用蒸汽炮船攻击清军水师战舰的油画】

  例如英军在1840年6月首次封锁广州口岸后便在2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北上机动,一路攻城略地后进抵北方的天津外海,第一次迫使清廷的战争意志出现动摇。第二年1月,已经返回广东沿海的英军,又在清廷故意拖延谈判的情况下,迅速的发动虎门之战。此后击败控制了广东及附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1841年,由璞鼎查率领的增援部队抵达广州后,果断放弃与广东清军主力的接触,北上再次占领厦门与浙江的宁波等地。而清军为了反攻浙江沿海的沦陷区,组织的部队到1842年3月才逐渐到齐。结果,这些从全国多个地区小规模调配拼凑而成的部队,在浙东反击战中一败涂地。5月,英军又主动放弃舟山以外的浙江占领区,北上攻破了扼守长江入海口的吴淞。7月英军攻克了长江下游的重镇镇江,到8月4日,抵达了尚没有做好足够准备的南京。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也就不可避免的注定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总体形势图】

  是什么样的诱惑让中国舍弃海运

  近代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在论述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成为海军强国的条件时层坦言:海运与成规模的贸易船队就是一个国家好好发展海军力量的最大动力。这个条件放在19世纪第一海军强国英国身上,恰如其分。

  而以清朝为代表的古代中国,虽然是显而易见的大陆国家,却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复杂的内陆水系,同样适合发展大规模、高水平的海运。宋元两代,中国南方各地的数个港口就因对外海运发达而著称。到了明代早期,尚有国家支持的郑和船队定期下海。但到了英军封锁广州沿岸的时代,这些辉煌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宋元时期到明初的中国古代海运盛世在清代中期早已是过眼云烟】

  清朝时中国海运的衰退轨迹,在一定程度上从前明已经开始。明代除了有禁止私人参与海运贸易的海禁政策外,还在南北运输动脉的问题上,坚持选择了走内陆的大运河,放弃了原本可以大有所为的海运。由于明代自15世纪初起定都北京,而直隶等地的粮产并不能满足庞大首都的需求,所以必须将江南出产的粮食不断调拨北运。早先的元朝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却将运粮的主力托付给了海运,将江南粮食自刘家港经万里长滩达天津大沽口。今天的大运河虽然由元朝主持完成,却不是漕运的唯一手段。

  明朝却在1415年重新疏通大运河后,停止了海运。从此,众多粮食,每年都需要通过古老的大运河运输,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在安全性、运输速度等方面也出现严重问题。1583年从澳门进入中国内陆的著名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都曾经亲眼目睹这样的运河场景:在运河上行船,往往要用纤绳拉牵。过闸时,水手们非常辛苦,且耽搁很久。在闸的出入口,经常有船只倾翻,水手们则很少能幸免于难。

  这还不仅仅是大运河运输过程中的全部。由于这些内河船只普遍较小,不可能有海运大船的承载量,所以往往需要数倍的船只才能运输十多艘海船就能包揽的货物。况且在内陆地区航行,这些船只无法依靠风力等手段自行推进,只能靠大批纤夫在两岸以血肉之躯强行拖拽。运河各段之间水位高低不定,漕运船只通过又需要当地官员开闸放水来协助完成。其中某些河道由于各类问题而变得非常危险,船只损伤为司空见惯之事。距黄淮交会处不过200丈的天妃闸就是其中代表。每当漕船经过时,每艘船只需七八百、甚至千人挽拽,每天从此经过的船只不过二三十艘。遇水发之时,飞瀑怒涛,惊魂夺魄,下水放闸之船,疾如飞鸟,若坠深渊,浮沉难定,一入迥溜,人船两伤。而控制闸门放水的官员也可以以此四处勒索过往的漕运船只。稍不遂意,绞关左右,绳缆松紧,闸棍略显神通,磕撞立时粉碎。

  

  【明清两代的大运河路线图】

  明代中后期,曾有官员主张重开海运而放弃运河。遭到了大量收受漕运官员贿赂孝敬的朝臣指责不了了之。清代问鼎中原后也曾经有过放弃运河的念头。但考虑到漫长的大运河已经成为沿线各省份人口的维生根本,放弃运河所会带来的后果让朝廷无力承担。因此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运河漕运都在艰难困苦中继续下去。那么,当初开通这条大运河的隋炀帝,又是作何感想呢?

  隋炀帝的深谋远虑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好大喜功的帝王之一,隋炀帝时期开挖的隋代运河,成为了后来元明清三代王朝维系漕运的重要依仗。在他短暂的统治期内,隋代朝廷先后组织开挖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将南北各地的自然水系与古代运河连接起来。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

  隋炀帝之所以下此重大决策,主要在于将江南等地的粮食向西北方向输入当时京畿所在的洛阳与关中。庞大的高压集权式政府运作与随之衍生出的工商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口粮维系。这使得自然环境已经中道衰落的关中与中原地区很难自给自足。而立足某一区域为基本盘的统治者很难割舍旧地盘,进行整体式迁徙。所以,通过大运河这样相对保守落后,却容易控制的方法来维持朝廷的经济生命线,就非常有必要了。

  此外,由于希望大兵进犯东北部的高句丽,隋朝又必须将大量南方的粮食作为军粮运往北方前线。于是,原本只是通向中原地区的大运河,又通过新开的永济渠,衍生至位于今天北京城西南的涿郡。结果,这样的大手笔依然没有能够帮助隋朝征服高句丽。相反,大量征发的民力与低效率粮食运输所带来的损失,让隋炀帝早早的失去了自己的江山。当他通过自己下令开挖的运河,坐船逃往长江边的江都扬州时,不知是否对这样的深谋远虑有过一次悔悟。

  

  【隋代大运河路线图】

  然而隋炀帝之后的很多统治者们,依然将控制权力完全置于发展之上,忘却了经济发展本身才是控制力量的源泉。当偌大的帝国在1842年,由于运河运输线被一小撮外敌轻易控制而轻易屈服时,发展与控制本身的关系比重,一览无遗。有时候,当初的决定总有着千万当时的道理。但在另一个时期,另一种环境下,坚持旧决定的成本就是无论如何都负担不起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