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展

展览宣传短片(时长约2分钟)

  19世纪末期,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的变局之中,为实现强国之梦,先人们革新求索、披荆斩棘,付出过沉重代价。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致远舰悲壮陨落,北洋海军覆灭,成为中国探索近代化之路上令人唏嘘的一笔。

  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们经过数年研究探测、调查发掘,终于确认黄海海域“丹东一号”清代沉船为致远舰,提取文物400余件,这一中国水下考古的重大成果,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致远舰重现于世,不仅为研究甲午战争和世界海军舰艇史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也使我们亲见最真实的历史,重温国家振兴的艰难历程,从中汲取开拓未来的坚定力量。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承办的“寻找致远舰——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展于5月31日开展,共计展示致远舰舰体结构、武器装备、生活用具等46件组文物。

  展览单元

  • 重整河山——致远舰水下考古

  • 铁甲无声——致远舰的生命史

  • 龙血玄黄——致远舰与黄海海战

  • 与子同袍——致远舰将士遗物

  • 其惟春秋——海战历史评说

  • 放映厅

  展览序厅选取甲午战争大事记和北洋海军大事记作为背景铺垫,陈述那段重大的历史经过,并展示教科书、电影海报等包含这段历史元素的物品,以激活观众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甲午战争大事记

标注有历史教师备课笔记的中学历史课本,呈现了这段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水下考古内容位于展览序厅之后,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及寻找致远舰的历程。在本单元,观众可了解展览水下考古特殊的发掘理念、方式和设备,以及出水文物的保护方法与过程,这一切使我们得以拨开百年海水侵蚀的痕迹,重见战舰陨落时的真颜。

考古队员水下调查沉船遗址

考古队员所穿戴装备,分别为潜水面镜与潜水刀。水下环境莫测,考古队员随身携带潜水刀,用来割断缠绕的渔网或水草

  经过漫长曲折的定位、勘探与调查过程,物探数据与出水的穹甲结构、鱼雷引信、加特林机枪铭牌、方形舷窗、带有致远舰徽的餐盘等资料,形成多重证据链,确认 “丹东一号”水下沉船就是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海军战舰——“致远舰”,为世人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方形舷窗是判断“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的关键证据之一,其上仍残留有碎玻璃

加特林机枪

展厅现场

  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是东亚近代史上规模最大、代价最惨烈的海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铁甲战舰对阵战。横阵与纵阵战术对决、新型火炮应用,在海战史上皆具典范意义。展览除展出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的火炮和弹药残骸外,还精心制作了海战场景模型,从战术阵型、战舰涂装到硝烟波浪,无不是严谨考证史料后的呈现,可算是一种独特的学术作品。

海战中日双方作战全景模型

  

  致远舰逼近日方军舰场景模型

  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展览研发制作海战动态场景,观众可通过手机画面直观感知双方战略安排与阵型变化。

大东沟海战下午1时30分海战形势动态场景

  在锈蚀斑驳的舰船构件、炮弹武器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出水文物,就是舰船上官兵们的生活物品。我们得以借助这些物件,认识教科书所描述的英雄形象之外的致远将士,感受他们在船舰上的衣食住行。

致远舰出水银质汤匙,应是船上将士曾手持之物

大副陈金揆所用单筒望远镜,同样也是判断致远舰身份的关键证据,观众们可在展厅现场细心观察望远镜上有关陈金揆的身份标志

  自甲午海战结束至今,各国媒体、军事专家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人们围绕致远舰爆炸原因、双方军力对比、战争胜负因素、对后世影响等问题的讨论也从未停歇。展览将呈现关于甲午战争的纷繁观点与争论,将言说历史的权利交给观众。

历史评说单元

放映厅

  策展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教授言道,“展览将带领大家由实物思考历史,将致远舰的沉没这一历史事件置于宏大背景下,包括这一场海战全面的作战经过,更将从全球史观背景下再认识这场战争”。展览宗旨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的主题相契合,我们将在历史的浪潮中,寻找致远舰。

  指导单位

  国家文物局

  主办单位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辽宁省文化厅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支持单位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展览策划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学术顾问

  许华

  策展团队

  杭侃、姜波、周春水、曹宏、王伟华、路菁、刘彦琪、张剑葳、王佳月、王思渝、商晨雯、樵馨蕊、章亿安、陈依琳、于策、席舒姗、赵涵宇等

策展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展览日期

  2017年5月31日-9月10日

  (每天开放,9:00-16:30)

  展览地点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厅、东厅

  (进馆后沿左侧顺时针展线到达北厅)

  博物馆免费开放,请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从学校西门、东南门、东侧门登记进校。

  如团体参观,请根据北大保卫部官网指示,提前预约入校。(点击 进入北大保卫部官网,预约团体入校参观)

赛克勒博物馆校内位置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页面编辑:商晨雯 视频制作:王可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