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机会,崇祯设计一个陷阱,明灭亡

  三月十七日,不远千里赶到北京的李自成,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向崇祯宣告自己到来的消息。那就是议和!百万大军,兵临城下,李自成居然主动议和,这让无数史学家纳闷不已!

  

  有人分析说,李自成求和的动机很简单,那就是打心理战,先示弱以探虚实,如果崇祯接受议和,那表示崇祯心里非常害怕,既然这样,李自成就能放心大胆地攻城了。又有人分析说,李自成之所以求和,那是因为心虚,不知道京城的虚实。要知道,他们攻打一个宁武关,一个晚上就伤亡了上万人,如果攻打偌大的北京城,就算最终赢了,恐怕精锐也被打光了,这种惨胜,李自成恐怕接受不了。

  还有人分析说,李自成议和是因为小农意识在作祟,他觉得坐拥西北,当一个大顺皇帝就已经足够光宗耀祖了。如果跑来京城当皇帝,那无异于锦衣夜行,西北的乡亲们看不到,自己再风光又怎么样!换句话说,李自成很知足,也很恋家,跟楚霸王项羽有得一拼。可以说,上面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道理又都不够充分,因此我们需要把三种说法综合起来,简而言之,就是李自成心情很复杂、很矛盾、很纠结!

  

  事实上,崇祯的心情,恐怕比李自成更复杂、更矛盾、更纠结。眼看就要国破家亡了,对手居然傻不拉几地派人过来议和,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一般人碰上这种好事,估计做梦都能把嘴笑歪了!可是,崇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皇帝,一个重名声轻生死的皇帝,一个不喜欢担责任只喜欢得功劳的皇帝!

  崇祯作为朱家子孙,百年之后还得去向朱家的列祖列宗报到,因此,他不能因为议和丢了朱家的脸。所以,崇祯坚决不议和!当然,这不妨碍崇祯让别人去议和!等议和成功了,危险解除了,国家保住了,回头再把那个主持议和的人拖出去斩了,这样世界就清净了,名声就保住了,责任就推掉了!

  

  因此,自私的崇祯将责任和压力推给了魏藻德!崇祯以为,魏藻德可能不会发现这是一个陷阱,又或者,就算他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为了明朝、为了皇帝、为了江山社稷,他也会义无反顾地跳进去。崇祯高估了魏藻德的思想觉悟,或者说,他高估了自己对人心的理解!面对李自成的使者,魏藻德没有欣喜若狂地说是,而是义正词严地说不!明朝灭亡的命运,就在这声咆哮一般的不中,彻底定型!再也没有机会改变,再也有没机会翻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