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内容提要
提到茅海建先生,绝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还有他对于公车上书和戊戌政变的一系列考证。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往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主要依靠康有为、梁启超留下的史料进行辨伪识真,建立起戊戌变法史实叙事结构的“正面”。而这本《戊戌变法的另面》,则通过对“张之洞档案”的解读,尝试站在康、梁之外的立场,构建戊戌变法的“另面”叙述,并给今人提供观察这一段历史的新视角。这批出自康、梁之外的资料,不仅有助于研究者理清康、梁著述作伪的痕迹,也使读者有可能从更多侧面,认识、理解和解释这次持续时间虽不很长却十分复杂的改革运动。
内 容 简 介
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毫无疑问,康、梁是当事人,他们的著述自然有着很高的价值,但他们著述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的真相,而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着诸多作伪。康、梁作为政治活动家,此类行动自有其合理性,但给今日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难,若信之,必有误,若不信,又从何处去找戊戌变法的可靠史料?本书作者茅海建从新近披露的张之洞档案中试图还原戊戌变法的另面。
封疆大吏如何搜集京城及重要口岸的政治情报?
同情变法的地方实力派为何不支持康、梁?
地方官员怎样维护京城人脉关系?
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
从朋友到敌人,张之洞心目中的黄遵宪
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书生议政参政为何总是结局凄惨?
老官僚如何不露痕迹地算计官场新秀?
推 荐 语
作为晚清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先生从张之洞档案中发现了戊戌变法的另一面,告诉你一个前所未知的康、梁。
本书资料翔实,考据精深。
本书中的很多细节引人入神、故事性强:比如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本书尽管新见迭出,却非观念先行之作,作者于“史料重建”用力甚勤。全书资料翔实,考据精深,梳理了张之洞与戊戌变法中诸多关键人物的关系,细化了以往模糊的历史细节,澄清了关键的历史节点。书中所披露的大量先前未见史料,不仅为新见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一些过往论断提供了更多论据。
目 录
自 序
导 论
一、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
二、从陈庆年日记看张之洞及其派系的内情.
三、《劝学篇》与《正学报》
四、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召京
第一章 张之洞之子张权,之侄张检、张彬的京中密信
一、李景铭与《张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属类》
二、张权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来信
三、张权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来信
四、张权光绪二十四年来信两残件
五、张检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来信
六、张彬光绪二十四年正月来信及光绪二十一年一残件
第二章 张之洞与杨锐
一、杨锐是张之洞的“坐京”
二、光绪二十一年三月至二十二年正月杨锐给张之洞的密电及光绪二十二年正月给张之洞的密信
三、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给杨锐下达的指令
四、光绪二十四年杨锐的两件密信: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作者应是杨锐
五、张之洞营救杨锐的行动
第三章 /187戊戌政变前后张之洞与京、津、沪的密电往来
一、张之洞给张权、张检、黄绍箕等人的指令
二、江西试用道恽祖祁
三、奏调湖北差委分省补用知府钱恂
四、湖北按察使瞿廷韶
五、天津委员巢凤冈
六、太常寺少卿盛宣怀
七、上海委员赵凤昌与曾磐
八、余论
第四章 张之洞与《时务报》、《昌言报》 —兼论张之洞与黄遵宪的关系
一、相关背景:《时务报》的创办与汪、梁矛盾
二、张之洞与黄遵宪的交谊
三、黄遵宪对《时务报》内部分歧的态度及张之洞幕中反应
四、《时务报》改官报与汪康年、张之洞等人的对策
五、汪康年改《时务报》为《昌言报》与光绪帝旨命黄遵宪“查明”“核议”
六、黄遵宪对事件的处理
七、戊戌政变之后
第五章 张之洞与陈宝箴及湖南维新运动
一、张之洞与陈宝箴的早期交谊
二、湘鄂之间
三、《湘学报》之争
四、张之洞奉召进京与陈宝箴的建策
五、张之洞、陈宝箴联衔上奏变科举及与康有为的间接交锋
六、陈宝箴与康有为的直接交锋与保举张之洞
七、陈宝箴的罢免与保卫局的保全
八、尾声
附录一陈宝箴之死
附录二张之洞与谭继洵父子、于荫霖的关系 —罗惇曧对《抱冰弟子记》的误读
附录三康有为一派对陈宝箴父子政治态度的误解与夸张
第六章 戊戌前后诸政事
一、光绪十九年刘坤一查办张之洞
二、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起用容闳
三、光绪二十一年李提摩太的“妙法”
四、光绪二十二年查验刘鹗的假资产证明
五、光绪二十二年为李鸿藻治病
六、光绪二十四年清朝决策岳州自开通商口岸
七、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香港谈话、来信及“密诏”在上海发表与张之洞等人对此的反应
八、光绪二十六、二十七年策反邱菽园
九、光绪二十七年请奖梁庆桂等人赴西安报效事
十、光绪二十七年请废大阿哥
征引文献
周四编辑: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