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祖训:永远不打这15个小国,结果其中一个居然…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是为明太祖。明太祖的江山,是从元朝手中夺取过来的。

  众所周知,蒙古人扫荡欧亚大陆,灭国四十。元朝建国后,发动过对日本、缅甸、高丽、爪哇等国的侵略战争。朱元璋建国后,一改元朝武力征伐,对外扩张的国策。

  史料记载,朱元璋也曾考虑对日本发动战争,但被李文忠劝谏,提醒他以元朝征日失败为殷鉴。朱元璋很快也认识到了对外睦邻友好的重要性。

  

  早在开国的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朱元璋就派使者前往周边的高丽、安南等国,与它们建立友好关系。

  朱元璋的外交思想,反映在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颁布的《皇明祖训》中。他明确告诫后代: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周边这些国家,都和中国隔山隔海,偏居在一隅,地理位置很差。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足以给自己提供什么资源,得到他们的人民,也不足以去控制和统治。

  当然,如果这些国家不自量力,来侵犯中国,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明智的事,会遭到明朝的反击。但如果大明主动讨伐这些国家,同样也不明智。

  朱元璋担心,自己的后世子孙,仗着大明国力富强,主动去侵略邻国,造成生灵涂炭,他告诫后代,千万不能这么干。他还多次强调“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用兵”。

  同时,朱元璋还提醒后代,“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他显然认识到,西北的蒙古人对大明是怀有野心的,边境上战火不断,因此不能以对待邻国的态度来对待蒙元。他希望,后来的皇帝们一定要选择良将,坚持不懈地训练军队,时时刻刻提防蒙古人的进攻。

  这就是著名的“不征祖训”。

  

  这份祖训中,朱元璋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要求自己的后代永远不要主动征讨、侵略这些国家。

  这些国家分别是朝鲜国、日本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国、西洋国、爪哇国、湓亨国、百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些国家都位于东亚、东南亚,有的至今尚存,有的改了名字,比如真腊就是现在的柬埔寨、暹罗是现在的泰国、浡泥国是现在的文莱。

  不可否认,这份“不征祖训”体现了朱元璋以大明为天下中心的骄傲自大,以及在地理人文方面的局限性。

  比如,他认为这些邻国地理位置偏僻,物产贫瘠,没有征服和统治的必要。

  而明朝则是泱泱大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根本不需要对外扩张,只要修仁德、服远人。也就是以德对待各国。

  他曾明确对安南国的统治者说:“方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表达了构建和平的、良性的国际秩序的想法。

  当然,他也希望邻国和大明之间建立起朝贡关系,事实上也基本上做到。从洪武元年开始,高丽、安南、爪哇等国就派使者来到南京朝贡。

  此后,各国使团纷至沓来,不绝于途,包括浡泥、三佛齐、暹罗、真腊、琐里等遥远的国家。

  

  一直到洪武二十八年,还有缅甸使者跋山涉水,首次来到南京朝贡。

  这些使团来到南京,都会得到热情接待。当时的南京设有“国宾馆”——会同馆和乌蛮驿,专供外国使臣和随行人员住宿。

  外国商人则被安置在城外的龙江驿和江东驿。

  到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前述国家纷纷派使臣来到南京。

  有时候,使团甚至由该国的最高首脑——国王带领。

  永乐六年,渤泥(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妃、亲戚、大臣150多人来到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高规格接待。

  不幸的是,这次访问中,麻那惹加那乃不幸在南京病逝,死前留下意愿,要“体魄托葬中华”。

  朱棣命人将浡泥国王墓葬于南京安德门外,这就是南京现存唯一的外国国王墓——浡泥国王墓。

  洪武初年,明朝国力达到鼎盛,明军的战斗力也可到达了是终明之世的最高值。

  大明铁骑荡平漠北,将蒙古人一直追到捕鱼儿海(贝加尔湖),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大明军队,是世界上最强的一支劲旅。

  但朱元璋并没有像蒙古人那样,用这支军队去东征西讨,侵略其他国家,由此也可见这位开国君主虽然饱受争议,但在对外邦交方面确有积极进步思想。

  十五个“不征之国”中,大部分也一直和明朝维持了较为有好的关系。但日本却是例外,是一个典型的恩将仇报的国家。

  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就认为日本虽然名义上朝贡,背地里却很奸诈,且支持胡惟庸谋反,因此断绝了和日本的关系。

  到了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朝鲜称为“壬辰倭乱”),妄图以朝鲜为跳板,征服整个中国。明军入朝抗日,首次和这个“不征之国””兵戎相见。

  这当然不是万历皇帝违背了“祖训”,反而是对朱元璋“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祖训的实践。

  万历援朝之战中,明军和朝军配合,最终击败了日军,取得了历史上对日本的第二次胜利(第一次是唐朝刘仁轨白江口大捷)。

  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始终要保持警惕,从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开始,到1945年,丰臣秀吉的子孙们多次直接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这可能是当初朱元璋将日本列为十五个“不征之国”第二位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15710831809)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明代大儒王阳明

  荐语: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

  道德经解读

  荐语: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纪晓岚赞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四书五经赏析

  荐语: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儒林佳话,旷代经典!

  三十六计

  荐语硝烟无声,谋略无形,三十六计,诲汝谆谆。这本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邀您说文论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