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高考选择题中的形式主义倾向问题

  

  关注我们

  近年,高考海南卷和全国卷在历史试题方面有不少相似点,如在形式上都具有文字较多、题量较大的特点,在内容上都带有“超越课本,强调知识拓展延伸:在教材知识的‘边界处’作文章,与教材无关的史实大量出现,学术研究新观点频频入题”[1]的特点。

  新高考以来,部分地区命制的试题存在某种程式化的倾向,例如选择题基本上根据历史阶段特征,运用排除法,就能选出正确选项,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容易产生生搬硬套教材结论的形式主义倾向。而由于全国卷及某些省份命制的与之风格相近的历史试题,连错误选项也有可能符合历史阶段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认真阅读题干提供的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从史出、实事求是的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部分试题可能反映出另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文综卷第27题:

  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

  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

  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

  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由于题干没有直接提供三司之间相互皮,影响了行政效率的铺垫,而把本来可以作为背景的三司“直属六部”直接提供出来,导致C选项的证据比B选项更为充足。巡抚这一职位在初设时,实际上肯定削弱了三司的职权;至于后来演变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没有削弱六部权限,需要假设一个前提来判断:假如巡抚长期没有更换,那他就还要受六部管辖,就没有削弱;如果皇帝频繁地更换巡抚,通过面授机宜,直接遥控地方事务,那就是继续削弱。不过,题干对这个问题没有交代,学生也没有这个知识背景,所以只能凭感觉做题了。

  有老师说:“有助于”暗示从积极方面选,选B堂堂正正;选C的话,味道不佳,语脉极其不通顺。也有老师说:我更赞同选B,“有助于”应该侧重客观影响,而“C.削弱六部的权限”似乎侧重于主观目的。这样的分析是通过词语的感情色彩、常用搭配等来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虽然有利于提升正答率,但实际上是从语文而不是历史的角度来解题,似乎与全国卷一贯强调的证据意识和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不符。

  又如第35题: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

  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

  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

  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

  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A)

  尽管题目问的是:“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

  国对欧政策”,不仅仅限于马歇尔计划。不过从题

  干反映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明显是要求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抱团来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抱团”只是手段,“遏制”才是目的,所以其影响从大的方面来看,显然是C。

  尽管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有利于欧洲走向联合,理论上有利于像欧洲煤钢联营这类欧洲一体化组织的形成,但这只是或然的,不是必然的;由于马歇尔计划不要求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甚至不要求大多数国家的同意,造成欧洲的分化和分裂是必然的。如果造成对峙不属于必然,那它给后来法德牵头成立的煤钢联营带来的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因为马歇尔计划没有规定参与该计划的国家要达到多大的经济规模,理论上,法国和德国也可以分别拉拢一批小国提出一个计划,这样会导致欧洲的进一步分化和对立。

  既然A、C都属于或然的判断,无法依靠简单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只能由后来的史实来印证了。美国在第一次柏林危机中,推行的政策肯定属于它的欧洲政策的一部分,所以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政策加剧了欧洲对峙能够得到印证。但美国对欧洲政策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的成立,暂时还找不到史实来印证——事实上,马歇尔计划在1952年就结束了,而1951年签署、1952年才生效的欧洲煤钢联营,是为了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似乎也证据不足。

  今年的海南卷也有个别试题存在类似的问题,如第10题:

  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

  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

  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

  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

  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答案B)

  为什么选A不对呢?

  单纯从材料来看,题干显然没有提供关于公

  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的证据,譬如其他机构对此决定表示反对,但反对无效(六位将军在公民大会上的个人申辩只能代表他们个人,不能视为十将军委员会这个机关所作的决定);抛开教材现成的结论,说不定雅典还有比公民大会权威更高的机构,只不过它没有表态和介入而已。

  也就是说B不能从题干直接得出,但A可以——判处死刑肯定是在行使司法权。也有老师说,教材明确指出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陪审法庭在伯利克里时代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所以答案不言自明。

  其实,说A不符合史实本身就有争议。《公民大会与雅典民主》是这样描述雅典的政治体制的:“虽然陪审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对公民大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制约作用,但是并不能改变公民大会最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公民大会不仅控制这立法和行政,而且还控制司法。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只是它的附属机构而已。”[2]显然,作者认为,公民大会也拥有司法权。

  如此说来,那选B不选A的逻辑就是以教材已有的结论来推翻材料推出的结论,似乎有违新课程、新高考论从史出的原则。

  从整体而言,新高考的历史试题比较充分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个别题目反映出的形式主义的倾向也值得我们反思。这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尽管题目采用了新材料、创设了新情境,甚至答案也跳出了教材已有的结论;但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充分的证据让考生推导出正确结论,结果导致考生还是要依据教材的结论来做排除法,这就好像是新瓶装了旧酒;一些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从题目文字的字里行间,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选出标准答案,把历史考试变成了单纯对语文能力的考查;部分思维缜密、对文本具有较强怀疑、批判精神、不易受文本倾向性干扰的考生反而容易失分。这样的试题选拔出来的考生,可能会欠缺怀疑、批判精神,比较容易轻信史料和被渗透在史料中的主体意识误导,不利于对史料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也不利于历史研究的深入。这样的选拔可能会对以后的历史教学产生误导。

  因此,高考命题不仅需要形式新,更需要内容新、观念新,才能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少走弯路、歧路,在选拔人才、引导教学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注释】

  [1]谭 方 亮 : 《 近 三 年 全 国 新 课 程 卷 命 题 特 点及启示》,https://wenku.baidu.com/view/4b4fe159941ea76e59fa0452.html,2015年11月10日。

  [2]周洪祥:《公民大会与雅典民主》,《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文章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04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