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研究】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刘文光

  摘要:布朗族是云南省从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的“直过民族”之一,也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和全国人民一道在2020年以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也是该“直过民族”需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尽管该少数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还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党和政府只有从布朗族的实际出发,针对该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各种具体对策措施,才有可能帮助该民族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布朗族;小康社会;问题;对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党在本世纪头20年必须集中力量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令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的美好愿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没有各少数民族的全面小康,也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正因如此,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布朗族作为云南省从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的“直过民族”之一,要与全省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前面的道路更加艰辛、困难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这就决定了对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作专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也正因如此,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已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作为“民族问题研究”这部分内容的选题之一。

一、布朗族概述

  布朗族是云南的独有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沿澜沧江中下游西侧的山岳地带,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打洛等山区,云县、镇康、永德、双江、耿马、澜沧、墨江、景东等县亦有部分散居或杂居。人口9.19万人(2000年统计)。其自称因地而异:居住在西双版纳的自称“布朗”,镇康的自称“乌”,澜沧的自称“翁拱”,双江、云县、耿马、墨江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聚居地群山起伏,气候暖和,降水较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布朗语支,分为布朗、阿尔佤两种方言。布朗与佤语、克木语、德昂语及高棉语有亲缘关系。由于布朗族与傣族、佤族、汉族长期杂居,故多能兼操傣、佤和汉语。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傣文和汉文。

  布朗族古称“徽”、“蒲人”、“朴子”,自称“乌”、“翁拱”、“阿娃”,他称“濮曼”、“濮满”。其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朴子蛮”,先后受南诏、大理国统治。元明清时期称“蒲人”、“蒲满”、“苞满”、“濮曼”。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聚居在西双版纳布朗山、西定、八达一带的布朗人保留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残余,普遍采用刀耕火种的劳动方式,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居住在澜沧、双江、镇康等地的布朗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布朗族有着较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诗、抒情诗、叙事诗,题材广泛,优美动人。由于长期与傣族杂居,深受傣族文化影响,布朗族喜好傣族的“赞哈”,歌舞时多以象脚鼓、锣、小三弦等乐器伴奏。布朗族的“刀舞”,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舞姿矫健。为青年男女所喜爱的“圆圈舞”,热烈欢快,是交流情感,传播爱情的最佳方式。每逢佳节盛行“跳歌”,往往通宵达旦。布朗族民间曲调分为四种:索调,一人自弹自唱的曲调,多用来歌唱爱情、新人新事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宰调,在劳动中独唱或合唱的曲调;甩调,喜庆节日用的曲调;甚调,跳舞时伴唱的曲调。

  1950年春,布朗族地区解放,布朗族人民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布朗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于1953年春完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改革;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于1956年秋采取和平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对尚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地区,则通过帮助大力发展生产,开展互助合作,逐步消灭落后制度的残余。1958年起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由于兴修水利,变刀耕火种为精耕细作,变垦新弃旧为固定轮作,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勐海布朗山一带茶叶产量空前增长,成为中国出口茶叶的主要基地之一。商业、服务业逐步发展,土特产品逐年增产。布朗族地区普遍建立了小学;设立了卫生所、医疗组,过去流行的痢疾、疟疾等病已基本上被控制,群众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20世纪80年代初期,布朗族农村取消了完全脱离边疆少数民族实际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一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也出现了生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市场经济的浪潮渐渐波及布朗山寨,部分群众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从自产自食的封闭型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和全省各族人民一样,通过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布朗族自身的艰苦创业,已有部分布朗族人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

二、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条件

  (一)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布朗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布朗族地区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布朗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其变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已经为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现实基础。

  1.在政治上,布朗族作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享受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明令废除了一切歧视、侮辱布朗族的称谓、地名和碑碣,在全国、全省和有关的州、县(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布朗族选出的代表,在基层和州、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工作的布朗族干部也逐步成长起来,行使着当家作主和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与全国各民族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这种政治地位的确立,是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布朗族由传统的从事山地农业的民族逐步转变为从事现代农业的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布朗族群众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努力固定耕地,开垦梯田,学习水稻种植等新的耕作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布朗族地区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采取了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照顾政策,调动了群众增产粮食和发展茶叶、橡胶、甘蔗和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积极性。各种农产养殖业、家庭手工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使用的生产工具和适用技术来看,锄头、斧头、砍刀等手工工具已基本普及,牛马等畜力在耕种和运输中较普遍地被利用,近年来还有一些农户购买和使用了农用汽车、拖拉机、打谷机和碾米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和薄膜覆盖等实用技术,以及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良种,逐步得到了推广,粮食产量由以前的亩产100千克左右提高到250多千克。

  3.在经济生活上,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帮助布朗族走出了贫困的阴影。布朗族地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布朗族人口的大多数都属于贫困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家实施大规模的扶贫计划,使布朗族中的特困人口得到救助,一般的贫困人口通过“以工代账”也获得了一些收入,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后来,国家和云南省进一步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引入市场机制,立足于布朗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选准项目,加大投入的力度,把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一些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抽调人、财、物力对布朗族地区开展对口扶贫,并实行领导责任制,帮扶到户,不脱贫不脱钩;实施了小额信贷扶贫行动,推广了“公司+农产”的经营模式,使一批茶叶、橡胶、甘蔗等家庭种植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开发式扶贫的效果是显著的,到20世纪末,布朗族已有85%以上的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其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户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的目标。

  (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通过多年的发展,布朗族地区不仅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具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而且从大多数布朗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来看,该地区还具有一些宝贵的自然和地缘优势。这些优势为布朗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这些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具有良好的气候和水环境。布朗族大多居住在北回归线南侧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立体分布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的山腰地带,这里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雾多雨量足,静风湿度大,台风和寒潮基本不能侵入,年平均气温约为18~20℃。布朗人根据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只要把居屋设在冬季夜间不降霜,清晨日照早的山梁上,就可以免受霜冻之苦,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即使没有太多的御寒衣被,仅在房内燃起一塘火就能安全越冬。在炎热的夏季,住在山梁上利水通风,蚊蝇少,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而距离住处不太远的山下河谷地带,气温高,湿度大,土壤肥沃,植物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旱稻、玉米只需100多天,水稻90多天,蔬菜、瓜豆等只要50天。由于气候好,光、热、水、土条件对人类生存发展都有利。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布朗族地区湿热多雨,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使其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不断的补给。澜沧江是布朗族和云南其他许多少数民族的母亲河,在澜沧江干流两侧,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大小河流,形成一个水系河网。贯通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族乡的主要河流有南桔河、南美河、南东河、南坎河,这些河流的过境水量很大,可提供工农业用水,可筑坝发电,发展水上运输,同时也调节着气候。由于气温较高,水蒸腾度大,加之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烈,风力小以及逆温层的存在,使该地区成为多雾的地方,浓重的雾部分地弥补了旱季水量的不足。此外,在星罗棋布的山间盆地和高山岩层下还储藏有丰富的地下水,成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源泉。

  2.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脱离整个生物界而孤立存在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平衡状态与人类息息相关。在全世界、全中国生物多样性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至出现某种程度生态危机的今天,布朗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例如,布朗族人口分布集中的西双版纳,目前已成为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最后的一片“绿洲”,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它的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0.2%,但拥有的植物种类却占全国的1/5,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尤其是它那葱葱郁郁的热带雨林,高大粗壮的阔叶乔木,攀藤附葛的密林景观,以及野生象群、孔雀、蟒蛇等珍稀动物,更是世上所罕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森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物种多样性始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目前,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达到63.68%,临沧地区的双江县达到38%,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数。以上生物多样性的状况说明,布朗族地区发展的潜力很大。

  3.具有较为富集的自然资源。布朗族地区不仅具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一是光热资源丰富。布朗族聚居地大部分属于热区,光照充足,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最适宜发展绿色经济。二是水资源丰富。该地区年均降水1,600~2,500毫米,年际变率仅0.15~0.20;年均径流深4,000~25,000毫米,年际变率0.20~0.30,水利化程度低,水资源利用率约为3.0%,潜能很大。三是生物资源丰富。布朗族所在地区有植物种属1,000多个,动物种类300多种,其中不乏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品种。总体森林覆盖率为:30%~38%,人均活立木蓄积量约为30立方米,其中很多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四是土地资源丰富。据估算,该民族地区人均土地19亩至29亩不等,人均耕地2亩左右,人均森林面积7亩左右,人均草地6亩左右。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族乡境内土地面积152.45万亩,人均土地面积高达89亩,耕地总面积4.842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8亩,真可谓地广人稀,发展空间很大。五是矿产资源也不少。主要有锰、锯、铅、锌、金、建材原料等。

三、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布朗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一些天生的有利条件,但这些条件大部分涉及的是自然资源。倘若从布朗族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来加以考察,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却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们是:

  1.大部分布朗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人民生活清苦。由于从脱胎母体中带来的一些原始落后因素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彻底消除,因此布朗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有一种滞后的力量,拖拽着人们向前看,让现实去适应落后的传统、习惯和风俗。一些人总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认为自我封闭有好处,生活安稳自在,因而不愿离开故土,不敢走出大山,即使在改革开放以来涌动全国的经商潮、打工潮中,也很难看到布朗人的身影。以临沧地区双江县大忙蚌自然村为例,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该村布朗族的生活单调,吃的是半年杂食半年粮,一日三餐吃干饭,一年四季油荤少,过着半饱半饿,半原始生活。由于营养不良,加之卫生条件差,人的生命相对较短,60岁以上老人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同时这里的布朗族的生活习俗也与众不同,群众思想上仍然被古老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维形式和落后的生活习俗所禁锢。

  2.劳动者素质低,生存发展能力弱。这是布朗族社会经济环境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布朗族人口文盲率是云南省文盲率最高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12岁以上的不识字人口还占同年龄人口的一半。这给农业生产中一般的单项适用技术的推广都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像测土配方施肥等比较复杂的农科技术的推广则更会因群众理解和操作上的困难而不得不半途而废。人们熟悉的是原始的耕作技术和粗放的经营管理,习惯于依赖自然界而不图有所作为,留恋“刀耕火种”的简单省事而对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感到十分厌烦。由于劳动者素质低,群众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不深,思想不够解放,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在该地区层出不穷,政治、经济、文化要比先进地区慢20年。凡此种种,对布朗族人口的生存发展不能不产生诸多的制约作用。

  3.教育卫生事业滞后,医疗卫生条件差,迷信思想根深蒂固。以临沧地区双江县大忙蚌自然村为例,首先看教育卫生事业,该村教育事业出现过几起几落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开办村小,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0%以上,60年代后期入学率开始下降,1997年小学在校生仅27人,入学率29%,1998年实施“两基”经过多方努力,入学率升至96%,但巩固率相当差。解放至今该村没有一名高中生和没有靠自身努力考上的中专生,成年人文盲率占90%以上,党员占78%,团员占83%,社干部占25%;其次看医疗卫生条件,该村群众缺医少药就医难,优生优育难做到,造成生的少死的多;再次看迷信思想,该村一个月中至少要祭一次鬼,撒种收获要算日子,五天一街中有一天是“破日”不出远门,相克日绝对不买卖(属兔日不卖鸡),庄稼发生病虫害,人员、畜禽生病不及时就医治疗而是杀鸡献饭求神拜佛,求祖宗保佑,越信迷信是非越多,越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

  4.有些布朗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粮食产量极低。这些地区与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地区相比较,显得山高坡陡,人口稠密,居住拥挤,住房低矮。例如,临沧地区双江县大忙蚌自然村,该村群众住房占地面积户均不到50平方米,近半数农户没有猪厩牛厩,全村除学校以外没有一间厕所。长期以来人为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地贫瘠,粮食生产、经济收入长期徘徊不前,20年间人口年均增加61人,粮食年均增1.75公斤,经济收入年均增10.3元。有5年粮食减产,有8年人均口粮下降,有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有5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5.大部分布朗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低,市场发展缓慢。落后的生产工具,简单的分工形式,导致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以临沧地区双江县大忙蚌自然村为例,在那里,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还在延续;加之地理位置的制约,25度坡地占75%以上,人均一亩高产稳产固定耕地都难以达到。由于科学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抗灾能力弱,庄稼不能按节令种下,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粮食有所回升,反之歉收或无收,粮食产量几起几落徘徊在一个水平上。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成分还占着主导地位,农户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量甚少,加之受制于经商的传统观念束缚,布朗族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极其迟缓,比如有的乡直至几年前在“村建”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才建起了一个“袖珍型”的集市,而且一般都是“露水街”、“草皮街”,天亮如市,日出而散,还起不到促进流通,激活经济的作用。

  6.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缺乏经济收入渠道。大部分地区的布朗族靠农业吃饭,整个布朗族地区还没有像样的工业,第三产业正在萌芽,城镇化进程尚未启动。群众中“平均分配”、“有肉同吃、有酒同喝”的观念比较严重,既不懂得有计划过日子,也缺乏当家理财的本领,不重视财富的积累和为扩大再生产准备条件。以临沧地区双江县大忙蚌自然村为例,全村集体经济空白,个体经济只有一户放映户,无一台运输拖拉机,无一家商饮,无建筑、加工、饲养等行业。群众所需费用主要靠用粮食变卖后以补充其他,农业青黄不接时,只有“接秋”上年借下年还,越穷越借越借越穷,成了永远填不满的坑,当地有个说法“小忙蚌人吃大忙蚌”。虽然畜禽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观念没有根本得到改变,群众的饲养业发展仍较缓慢。据2000年统计,全村无牛户102户,无猪户97户,无鸡户67户,分别占总农户数的43.8%、41.5%、28.6%,群众衣食住行还处于温饱线以下。

  7.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首先,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布朗族地区灾害性气候发生比较频繁,特别是干旱、冰雹、洪涝、寒害等,对粮食作物和橡胶、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危害较大,有的对局部环境造成了破坏。其次,由于本地人口增长较快,以及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深山区非法定居,造成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比较严重。随着人口增加,不断分出新的家庭,因建房、做饭、取暖等砍伐的林木越来越多,毁林开荒的现象屡禁不止,使不少成片的山林逐步变得乔木稀疏,再变为灌木林,再变为荒山草坡,出现逆行性退化趋势。森林面积消减,破坏了一部分动物的栖息地,加之偷猎野生动物的行为时有发生,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退减。这对生态环境和人口的生存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再次,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直接结果,就是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临沧—勐海—带已成为全省主要的耕作性水土流失区,造成局部地方的环境质量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每年都有,水源枯竭已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最后,近10多年来,江河上游地区大量发展科技和管理水平很低的小型化工、造纸、冶炼、建材等企业,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使该地区许多河流受到了污染,而且治理难度很大。所有这些,使布朗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并成为该区人口脱贫致富、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重大障碍。

  8.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现在,布朗族聚居的乡镇及大部分行政村虽然已实现了“三通”(公路、电力和广电),但公路是土路,晴通雨阻,电力则因为无钱架电缆,使半数的自然村还点煤油灯,广播电视更由于山高谷深,天然屏障,信号质量很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四、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有哪些?每条路径应该怎么走?解决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在于内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因此,我们建议,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好提高当地劳动力人口素质的问题。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应该从布朗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针对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各种具体对策措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以提高劳动力人口的素质为目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一方面是由于布朗族地区的贫困程度太深了,他们除了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较好以外,经济资源较少,各种生产要素也难以优化配置和组合;另一方面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人口的素质,才能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产业,开辟新产业,实现新发展。说到底,布朗族地区的贫困,本质上是人力资源素质的贫困;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先进民族的差距,本质上也是人口素质的差距。布朗族地区要与全省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在于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于使布朗族地区的发展由单纯数量增长型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转变。

  布朗族在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各方面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把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巩固“普六”教育,大力实施“普九”教育,在上好文化知识课的同时,因地制宜上好劳动技术课,使不能继续深造、毕业回乡的青年学生既能树立新的观念,又有一技之长。二要在农民中继续把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对50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仍应帮助他们学会说汉话识汉字,同时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会一两门实用技术,以增强生存发展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本领。培训方法要多样化,可采取半农半读,上夜校,上成技校等形式,负责培训的教师的待遇要相对提高,培训内容的讲授要做到深入浅出,学用结合。三是政府要加强舆论宣传,组织好劳务输出工作,推动布朗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大山,将他们输送到发达省区甚至东南亚一带工作,这样既能帮助他们打工挣钱,又能帮助他们学习生存本领和技术。四要在发挥本地本民族现有人才和能工巧匠作用的同时,采取灵活措施,吸引外地人才到布朗族地区工作,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解决布朗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除贯彻落实好现行的政策措施外,要根据国家和省地扶贫攻坚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以吸引人才为中心的政策,使本地人才能够成长起来,外地人才能够吸引进来。要通过人才政策,让外地人才或进山开发有关资源,或领办创办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或鼓励能人自荐到贫困山区任乡长等职,并与当地政府签订发展责任目标合同书,凡达到或超过预期发展目标者,要给予重奖,或提拔使用。

  2.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使贫困地区实现“五个跨越”。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民族人民面临的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但对于布朗族这样基础很差,人口素质低,经济文化落后,贫困面广、程度深,几乎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民族来说,总体上是挑战大于机遇。如果拿本民族内部的情况与过去作比较,的确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如果跟先进民族作比较,则显得差距越来越大了。因此,布朗族贫困地区要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国家必须从各方面对布朗族地区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主要是在政策上要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上要加大投放力度,在技术人才上要加大引进力度,在实际工作上要加大帮扶力度。总之,在政策措施、资金技术等方面要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特殊办法,帮助布朗族贫困地区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的速度,争取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之前实现5个跨越:即生产方式由原始的传统的模式向现代方式跨越;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跨越;社会生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跨越;物质生活由贫困向富裕跨越(实行低水平的城镇化);思想观念由愚昧落后向科学进步跨越。

  当然,要实现上述“五个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布朗族群众来说,关键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腿走路”。布朗族干部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按照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积极带领全体布朗族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立足本地实际,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建成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大好时机,大踏步地、台阶式地、跳跃式地发展自己,才能迎头赶上其他先进民族。

  3.提高认识,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医疗保障权利。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是人口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是最基本的人权。我国政府曾向世界卫生组织作出过庄严的承诺,保证2000年全国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保证现在看来,其期限已过好几年了,问题是我国政府的承诺具体落实得怎么样。当前,有关部门应该检查一下这个承诺的落实情况。特别要从基本医疗、计划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卫生防疫、大病控制等方面加以检查,衡量一下各项具体指标达到承诺的目标没有,达到的要继续巩固和提高,没有达到的要赶紧补上。由于布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而且处在偏僻遥远的边疆,医疗卫生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医疗卫生事业与内地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差距。因此,中央及省级等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尊重和维护布朗族人民的医疗保障权利,特别要结合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度重视布朗族地区的卫生扶贫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大力投资于人民健康,满足布朗族人民基本的医疗需要和清洁饮用水的供给,有效地降低影响健康的不安全因素。

  4.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搞了20多年的商品经济,但大部分布朗族地区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缺乏市场观念。反映到布朗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上,就是传统农业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造,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更加突出,即农村产业只有农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粮食作物为主,真可谓“以粮为纲,其他通通砍光”。这样畸形的产业结构,形成农业生产物只有一点粮食,没有或很少有货币收入,因而家用一切开支,小孩上学,看病买药都靠卖粮食解决,使相当多群众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布局势在必行。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既要立足资源优势,又要面向市场导向。布朗族地区绝大多数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具备发展如水果、药材、香料、花卉生产的有利条件,而且茶叶、橡胶、紫胶、松香、甘蔗、砂仁、草果、八角、咖啡、香蕉、菠萝、勐板橘等林果产品的开发已有一定基础,加之现有大量中低产田地和大面积“五荒”(荒山、荒坡、荒滩、荒沟、荒水面)资源,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应按照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要求,对布朗族地区建设可持续生态农业作出科学的规划,并动员和具体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这些绿色产品的生产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上去。要千方百计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各种农业生态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林、牧、渔等可再生资源产品,从而摆脱物质短缺形态的贫困。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什么产品适销对路就开发什么,什么项目效益高就发展什么,这样才能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并培植起自己的民族工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目前,由于布朗族群众各方面的素质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贫困山区发展上档次上规模的项目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布朗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要因地制宜,选准适合当地群众容易接收又能掌握的项目。如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时,不一定都要搞专业户、重点大户,可先采取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形式,如果一家一户发展起来,那么千家万户就会形成一个大产业。布朗山区多分布在亚热河谷地带,可发展热带作物,如临沧地区大忙蚌村的紫胶产业,群众有一定的放养基础,但由于多年对胶种管理跟不上,重收轻管,胶种已灭绝。据调查,该地区亚热带河谷地带有上万亩林地,其中有上百万株可放养紫胶的牛筋巴树,这一项目是短平快的项目,应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这一项目开发好了可搞活一个厂,养活一方人。当地政协常委会可组织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调查视察,提出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供政府决策。

  5.发展商业,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当地政府在调整好布朗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帮助群众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民族商业和边境贸易。在生产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放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业。既要支持和保护外来商户,又要鼓励本地群众从事商业,使各种经营渠道畅通,使多层次的商业网点和服务网点遍布村寨。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消费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和引导群众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农林产品和矿产品的商品率,发育壮大农村初级市场,让更多的布朗人逐步学会做买卖,长见识,增本领。要帮助那些有能力有胆识的布朗人把生意做到其所在的地州去,做到省会昆明去,和其他民族一样,在昆明设立具有布朗族特色的商店和饮食店,经营本民族的土特产品和具有独特风味的餐饮,并使之成为开展对外联络的窗口。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布朗族的地缘亲缘优势,联合内地客商,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学会同境外商人洽谈生意,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既要争取大量出口轻工产品和民族特需产品,又要大量进口山货、药材、农副产品和矿产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就地进口原料、就地加工、出口业务。在边境线上,要增加和扩大边民互市点,尽可能地把边贸做大做活做强。

  6.学习兄弟民族的成功经验,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布朗族地区应在有关地(州)县的统一规划下,有步骤地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对于加快本地区人、财、物和信息流动的速度,营造旺盛人气,促进就业和人口城镇化,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布朗族地区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必须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前提。也就是说,应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开发“人造景观”,发展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业。布朗族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神奇的原始森林和迷人的边境风光,是人们休闲度假、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和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走进山谷,融入绿野,生态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通过发展布朗族地区的特色生态旅游业,不论是旅游业从业人员,或是当地干部群众,还是旅游消费者,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更加珍惜和维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同时,通过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规范化工作,将使各个旅游景点变得更加优雅宜人,逐步增加国内外游客的数量和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等兄弟民族已先行一步,布朗族可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旅游业尽快启动起来,红火起来。

  7.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最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增加生物生产量和改善生物品质以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源泉。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环境与资源良性互动的基本思路,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当作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

  加强布朗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程:一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与修复工程。要把这项工程纳入云南省和当地各级政府的社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行动计划和技术方案,发动农村社区广泛参与,使现有雨林及生物物种得到切实保护,出现缺损的雨林逐步得到修复,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挽救和恢复。二是在实施《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环境规划方案》过程中,要根据布朗族地区的实际,从森林生态建设、草地建设、自然灾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并对若干具体项目认真加以实施。三是建设地区物种保护网络工程。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的基础是自然的保护,而自然保护的核心则是物种的保护。这个物种保护网络工程的框架应包括:扩充就地保护范围,加强和完善对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新划定一批自然保护区;采取易地保存措施,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培植基地,把在原生地濒临灭绝的物种迁地进行保存;采取离体保护措施,即运用生物工程原理和生物技术,建立珍稀动植物的种质基因库等物种移体或离体保护基地;建立有力的支持系统,如制定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等。四要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各种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和学龄儿童都能认识到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8.从水、电、路着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彻底改变布朗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地的山、水、林、田、路作出科学的规划,因地制宜,逐步实施。以固定耕地、培养地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进一步抓好台田、梯田建设,抓好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力发展交通事业,这是布朗族地区发展的关键。现在国家已把改造通往布朗族地区的国道214线列入计划,各有关县乡应抓紧制订出修建与干线衔接的县乡公路的计划,多方筹集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施修路富民工程;在勐海县布朗山开发工程完成,昆洛公路至布朗山乡政府所在地的公路路面实现硬化后,应争取尽早开工,打通景洪经勐龙至布朗山的交通盲区,促进布朗山地区的对外开放。三是以电为主,搞好能源建设。布朗族地区水电资源丰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大电网对接,边远的地方可以发展小水电,还可以发展沼气,尽快实现村村通电,用新能源替代烧柴,以利于森林的保护。

  9.“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政府不能只考虑物质上经济上发展,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毋庸置疑,导致布朗族贫困山区愚昧落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长期以来旧思想、旧风俗、旧观念得不到破除,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长期以来已经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布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要注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布朗族地区要树新风立正气,坚决打击各种邪恶势力和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开展全民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营造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总之,加快布朗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两个文明”一起抓,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只有这样,党和政府才能帮助布朗族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实现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自治.双江政志(1963-2003))[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田雪原.中国民族人口[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3]赵瑛.布朗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4]穆文春主.布朗族文化大[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5]张晓琼.变迁与发展——云南布朗山布朗族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刘文光(1967——)男,白族,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