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生母韦贤妃在金国时,曾和别人结婚生子?

  因为今天有朋友问到韦贤妃的这个问题,以前没注意过,简单翻了一下宋史。

  对韦贤妃的记录多一点,柔福帝姬很简单,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先上史书记载为敬:

  后妃传:

韦贤妃,开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初,进婕妤,累迁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进封龙德宫贤妃。从上皇北迁。建炎改元,遥尊为宣和皇后。封其父安道为郡王,官亲属三十人。由是遣使不绝。

  绍兴七年,徽宗及郑皇后崩闻至,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请和,正为此耳。”翰林学士朱震引唐建中故事,请遥尊为皇太后,从之。已而太常少卿吴表臣请依嘉祐、治平故事,俟三年丧毕,然后举行。乃先降御札,播告天下。后三代俱追封王。

  帝以后久未归,每颦蹙曰:“金人若从朕请,余皆非所问也。”王伦使回,言金人许归后。未几,金人遣萧哲来,亦言后将归状。遂豫作慈宁宫,命莫将、韩恕为奉迎使。十年,以金人犹未归后,乃遥上皇太后册宝于慈宁殿。是后,生辰、至、朔,皆遥行贺礼。

  洪皓在燕,求得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遂加微官。金人遣萧毅、邢具瞻来议和,帝曰:“‘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毅等还,帝又语之曰:“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

  命何铸、曹勋报谢,召至内殿,谕之曰:“朕北望庭闱,无泪可挥。卿见金主,当曰:‘慈亲之在上国,一老人耳;在本国,则所系甚重。’以至诚说之,庶彼有感动。”铸等至金国,首以后归为请。金主曰:“先朝业已如此,岂可辄改?”勋再三恳请,金主始允。铸等就馆,馆伴耶律绍文来信,金主许从所请。洪皓闻之,先遣人来报。铸等还,具言其实。遂命参政王次翁为奉迎使。金人遣其臣高居安、完颜宗贤等扈从以行。

  十二年四月,次燕山,自东平舟行,由清河至楚州。既渡淮,命太后弟安乐郡王韦渊、秦鲁国大长公主、吴国长公主迎于道。帝亲至临平奉迎,普安郡王、宰执、两省、三衙管军皆从。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八月,至临安,入居慈宁宫。

  先是,以梓宫未还,诏中外辍乐。至是,庆太后寿节,始用乐。谒家庙,亲属迁官几二千人。

  太后聪明有智虑。初,金人许还三梓宫,太后恐其反覆,呼役者毕集,然后起攒。时方暑,金人惮行,太后虑有他变,乃阳称疾,须秋凉进发。已而称贷于金使,得黄金三千两以犒其众,由是途中无间言。太后在北方,闻韩世忠名,次临平,呼世忠至帘前慰劳。还宫,帝侍太后,或至夜分未去,太后曰:“且休矣,听朝宜早,恐妨万几。”又尝谓:“两宫给使,宜令通用;不然,则有彼我之分,而佞人间言易以入也。”

  时皇后未立,太后屡为帝言,帝请降手书,太后曰:“我但知家事,外庭非所当预。”将行册命,承平典礼,悉能记之。帝先意承志,惟恐不及,或一食稍减,辄不胜忧惧。常戒宫人曰:“太后年已六十,惟优游无事,起居适意,即寿考康宁;事有所阙,惧母令太后知,第来白朕。”

  十九年,太后年七十,正月朔,即宫中行庆寿礼,亲属各迁官一等。太后微恙,累月不出殿门,会牡丹盛开,帝入白,太后欣然步至花所,因留宴,竟日尽欢。忌日,以谕宰执。后苦目疾,募得医皇甫坦,治即愈。

  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复行庆礼。亲属进官一等;庶人等九十、宗子女若贡士已上父母年八十者,悉官封之。九月,得疾,上不视朝,敕辅臣祈祷天地、宗庙、社稷,赦天下,减租税。俄崩于慈宁宫,谥曰显仁。攒于永佑陵之西,祔神主太庙徽宗室。亲属进秩者十四人,授官者三人。

  太后性节俭,有司进金唾壶,太后易,令用涂金。宫中赐予不过三数千,所得供进财帛,多积于库。至是,丧葬之费,皆仰给焉。然好佛、老。初,高宗出使,有小妾言,见四金甲人执刀剑以卫。太后曰:“我祠四圣谨甚,必其阴助。”既北迁,常设祭;及归,立祠西湖上。

  公主传:

柔福在五国城,适徐还而薨。静善遂伏诛。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从梓宫来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国长公主。

  此外还有诸多宋人笔记,因为出过静善假冒柔福帝姬事件,所以,后人脑补了很多情节。包括一些宋人笔记也说,柔福帝姬是真的,但是因为她在金国做俘虏的时候,和韦贤妃一起被赐给完颜宗弼,所以,韦贤妃南归后,为了掩饰过往黑历史,就让高宗杀了柔福帝姬灭口。这些年又有著名的网络小说,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用说了。

  重点是韦贤妃在金国的遭遇,她到底有没有和柔福帝姬共侍一夫,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在韦贤妃北迁不久后,高宗就已经登基称帝,而且金人也知道韦贤妃就是高宗的生母。

  这意味着什么?

  就算徽宗皇子众多,高宗并不受宠爱,谈不上什么感情,钦宗也没什么好说的,但高宗对自己的生母不可能没有一点感情。这就是说,至少韦贤妃是有政治利用价值的。对这种人,自然不可能随意处置,而是要给以一定的待遇,以延续她的利用价值。

  在这种条件下,我认为金国不太可能把她像对待其他后妃公主一样,随便赏赐给金国的王公贵族。

  再说年龄。

  因为韦贤妃70岁和80岁的时候,高宗都为她举办了盛大的生日趴。那么,现在一般公认的,按照这些记载推算出来的韦贤妃的生年为1080年。

  如果这个记载没有问题,那么在北宋灭亡韦贤妃北迁的时候,她已经47岁了。

  47岁在化妆、整容、保健水平已经发展了一千年之后的今天,其实绝大多数普通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都已经大打折扣了。就算韦贤妃是在皇宫里生活,化妆和保健水平也不差,驻颜有术,也不可能对男性还有多大吸引力了。

  更接近真相的可能是,北迁时的韦贤妃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受待见的普通嫔妃,也就是个半大老太太。要说金国的王公贵族对她有多大兴趣,让随行北迁的那些比她年轻漂亮得多的公主、后妃、宫人们怎么办?

  再来说韦贤妃的姿色。

  按照宋史后妃传的记载,韦贤妃和乔贵妃一开始都是郑皇后的侍女,两人关系特别好,约为姐妹,谁先得到皇帝宠幸,就向皇帝推荐另一个。结果是乔贵妃先得到宠幸,然后才向徽宗引荐了韦贤妃,之后生下了高宗。

  高宗出生于1107年。这时候,韦贤妃已经27岁了。在靠青春、颜值和心机博上位的后宫里,韦贤妃算是赶上了末班车。过了这个年纪,就算是有人推荐,她恐怕也很难打动作为艺术家皇帝的徽宗了。

  这就是说,韦贤妃的姿色很普通,至少在皇宫中并不算很出众。

  韦贤妃姿色普通的另一个例证是,在剩下高宗之后,因为徽宗子女众多,所以每个儿子能否得宠,还要看母亲是否受宠,但高宗显然并不受宠,所以才会在金军已经围困了汴京城的时候,徽宗才会让他去金营送死。

  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后宫,韦贤妃不仅出身低微,而且姿色平平,所以她一直都不怎么受待见。一直到高宗奉命出使,去金营送死,大概徽宗才感觉有点愧疚,给韦贤妃升级,从婉容进封贤妃。

  那么,有没有可能,韦贤妃的年龄是伪造的,她的实际年龄比高宗对外公布的年龄要小比如五到十岁呢?

  这个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

  如果小五到十岁,那么,高宗出生的时候,韦贤妃的年龄大概就是17到22岁。这个年龄,在当时来说,就算是姿色平平,毕竟还是青年时期,对徽宗不可能连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如果她在生下高宗之后还能得到徽宗垂青,在这个年龄段,她不可能没有其他孩子。

  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在高宗当了皇帝之后,韦贤妃的身份当然非常特殊。如果她还生过其他孩子,哪怕是夭折了,也不可能毫无记载。宗室传、公主传、后妃传里这种夭折的孩子的记载车载斗量。

  但韦贤妃就是没有,只有高宗一个孩子。这说明什么?说明生高宗就是她的末班车,在这之后,她再未得到过徽宗的宠幸。那就是说,她的姿色在后宫非常普通,完全不会引起徽宗的注意。

  年龄不太可能造假,那么,她在北迁的时候就已经47岁了,姿色平常,就是个普通老太太,怎么可能被刚从宋朝皇宫里抓回来3200多名后妃、公主、宫人的金国王公贵族看上?

  而且,47岁这个年龄,就算是在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不借助辅助手段,也很难自然怀孕,更何况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韦贤妃怎么还能和金国王公贵族生两个儿子?

  柔福帝姬事件真相如何,现在确实还很难说,可能永远也说不清了,但是,后人脑补的韦贤妃在金国和人结婚生子的事不太可能。

  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子凭母贱,母凭子贱。不要因为后来讨厌宋高宗,就顺带连他妈都编排,而且是如此明显的违背常识的编排。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