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李核心 珠海市博物馆
……(此处省略)
启蒙运动其核心思想在课本中有非常明确且全面的概括,主要包括启蒙思想家主张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落后。但是,每个思想家的思想又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他们 每个人的思想只是解决了启蒙运动主体思想的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思想都不能代表启蒙运动,而只是启蒙思想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以这四个思想家的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体系的关系而言,这种特点就更为明显。下图明确地展示了卢梭等四个思想家主要思想与民主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
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体现在《社会契约论》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观念,他提出:人类最初的状态是自然状态,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政府及公共权力的出现是所有主权者与政府所达成的契约,即主权者将公共权力交给政府,而政府必须为所有主权者服务,如果政府违背了契约,主权者可以终止契约。卢梭认为,公共权力源自所有主权者,即主权在民。从卢梭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来看,卢梭解决的是民主政治所必须解决的公共权力来源问题,而这一问题又是实行民主制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按照中世纪的君权神授观念,则公共权力来源于神的授予,实行的民主制度的前提就不存在了,民主政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卢梭解决了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问题,即权力的来源问题——这是近代以来所有民主国家宪法都予以承认的原则问题。
伏尔泰在《哲学通讯》、《论信仰自由》、《哲学词典》等著作中提出了关于自由、法制等学说,这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很多教科书和参考书中均提到伏尔泰反对卢梭主张但维护卢梭言论和思想自由的主张,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民主政治思想体系看,要实现民主政治,不仅要解决权力来源和分配应用等问题,还有解决这一制度不至于蜕变到自己反面的制度性保障问题。任何制度、政权,只要是掌握公共权力,就有蜕变的可能(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这种可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而要保障民主政治不至于蜕变为反民主的专制政治,伏尔泰认为只有靠法制的运行和个人自由的保障。 笔者认为,伏尔泰关于法制和自由的学说在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确起着民主政治的制度性保障的作用。
康德哲学思想中有关人类发展的学说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康德认为,道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民主政治而言,仅有制度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民主的前提即参与民主的主权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保证民主结果的正确,而且主权者同时又是公正和有道德的。否则,民主政治将走向其反面,出现专制现象。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就是以民主的方式实现的,即在德国民众的认同下完成了政权的蜕变。 所以,对于民主政治而言,要保证每个民主的参与者都有足够的能力,同时又是公正和有道德的人,民主政治才不至于走向极端专制的境地。从这一点上看,康德的道德学说解决的是民主政治的社会保障问题。
……(此处省略)
卢梭虽然解决了实行民主政治的权力来源问题,但他反对实行代议制,而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课标和教科书在讲述近代民主政治时均以“代议制”作为其基本原则——必修I这一单元的标题就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可见代议民主制在近代民主政治体系中的地位。近代以来很多西方思想家,尤其是19世纪晚期以后乃至今天的所谓西方自由主义者对卢梭评价不高,国内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倾向,就是因为其反对代议民主制。卢梭所主张的直接民主制不是近代民主政治实践的主体方式,所有近代民主国家在国家政治层面均采取了代议民主制的方式。但卢梭认为,构成国家的主权者的权利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采取代议制及分权形式必然存在主权分割和转让的现象。从理论层面上说,卢梭的思想主张是逻辑完整的,因为主权的分割与转让势必带来政府的腐败和主权者权利受到损害的结果。 但在实践中,卢梭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基础——全体主权者都是具有美德、完全理性的人。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君主政治比较推崇。如孟德斯鸠就认为,“人类社会共有三种整体,即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共和政体下实行全体人民掌权的民主政治,其准则是美德。”他们二人均是主张采用民主政治的,但有些学者和学生又看到他们支持君主制,势必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主张民主制却坚持实行君主制呢?其实,他们所说的君主制不是专制君主制,而是开明君主制,即有限的民主制;而且,他们认为共和制为代表的全体人民的民主会产生两种不良结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共和制是以全体人的美德为前提的,这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他们才拥护代议制,主张少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全民的民主。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所提出的君主制问题,是其将民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试图找到能够实践方式的思想创新。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他们主张之间的区别,甚至质疑他们思想与民主政治是否矛盾的问题。 这些质疑的学者均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没有一个思想家能够解决有关近代民主政治思想体系的所有问题。
说明:本文节选自《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4期《"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