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给秦国带来了自力更生的传统,才能百折不挠

  在商鞅变法前,秦国已经被魏国顶在脑门上将近五十年,魏国致力于封锁秦国,准备将其扼死。秦国在这五十年内,连年征战,与当时的超级大国魏国打了五十年的消耗战,整个国家资源几近灯枯油尽。有人形容当时的七大战国,一等强国魏国独大,二等强国楚齐二国,三等强国韩赵并立,末等强国秦燕。因此,秦国在当时,经过与魏国五十多年的战争消耗之后,只是因占着秦穆公消灭狄戎的关系,国土大,勉强赶上了战国七雄的末班车。

  因此,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种情况,商鞅对秦国制定的发展战略就是在区域内制造局部优势。

  商鞅变法的主要是以魏国文侯与李悝的变法规章为模板进行政治法令改革,其彻底程度高,彻底废除了贵族封地制度,比起魏文侯时代的变法只触及地主不触及贵族更胜一筹。这种制度直接凝聚了国家,使国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一来,虽然秦国在国土上经济上虽然弱小,但其他诸侯国在分封了贵族后其王城本身的力量也不厚,因此虽然其国大人口多,但能够用在团结起来对付国外的力量却反而不如秦国了,这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这种制度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简称小国大政。

  商鞅变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民勤劳,人人争先,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原本不怎么紧张的土地变的不够用了。而秦国在那个时候是无力对外发动战争的,无法通过战争手段来获得更多的土地生存资料。在土地量达不到的程度上,那只能关注于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上了。

  周及周以前,国家土地以井田为主导,井田制乃是分配灌溉资源的一种农业方式,在其之前,由于国力衰弱,无力开凿大型灌溉渠道,在水资源不够用的时候,只能使用牺牲陆地资源的措施。进入战国后,人口数量激增,为了便于灌溉,各国均在粮仓产地开凿了足够的水渠便于灌溉,这么一来,水资源已经不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了。因此井田上的阡陌反而成了浪费土地资源的东西,商鞅发现了这一点,偌大的关中沃野竟然让整个国家民族处于饥寒交迫的边缘,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彻底废除井田,开阡陌,将小农经济转向为大型产粮基地。同时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这是社会多元化的体现。让善于耕种,乐于耕种的人拥有大量土地,这样单位面积内的土地产值高,而腾出来的人手则可从事商业或者手工业,这正是在改变国家的文化方式,秦国在之前一直是文化落后的,这与其社会元素有关。关中平原处于西陲,与中原相比,发展晚,民众以农业为主,商业落后。民族文化跟不上去,城市水平低。丰收之年,粮食存储过多,吃不完浪费掉了;饥荒之年,粮食不够吃,饿殍遍野;有了商市之后,丰收之年可以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卖给外国商人,由商人转运到其他缺乏粮食的国家出售,灾年,则反之,从而扩大了风险承担能力。但秦国毕竟只是刚开始发展,仍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从国策上不赞同支持商业发展,但是与商业发展并无排斥作用,但是为什么商鞅变法中有一条法律是限制商人的?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国情所限制,秦国东出的道路只有一条,这条路在春秋时期被强大的晋国卡住了,在战国初期,强大的魏国又卡住了秦国,因此,魏国是秦国必须克服的敌人,只有打败魏国,秦国才有东出的可能。因此,秦强魏弱是秦国当局统治者的战略发展需求。假如秦国走商业强国之路,则魏国处处设卡,层层盘剥,则秦国强而魏更强,无法满足秦国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而为了断绝给敌国“增肥”,秦国还不得不将自己打成重伤,以期削弱魏国对秦国的控制力。因此,在秦国崛起的战略上,秦国采取的是重农抑商的发展战略。

  优己/著 收录 《纷争》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优己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