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省吏治最差,咸丰皇帝恨得咬牙切齿,临了却要靠此省挽救大清

  湖南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谓光彩夺目,首屈一指: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湖南人材半国中”、“无湘不成军”。

  民国初年,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湖南湘潭人杨度作《湖南少年歌》勉励湖湘士人: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中国的湖南人,和德国的普鲁士人、英国的爱尔兰人,并称为19世纪最倔强的三大族群。德国的普鲁士人统一了德国;英国的爱尔兰人誓死抵抗英国的扩张,至今还在闹独立;而中国的湖南人,则书写了半部中国近代史。

  湖南邵阳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拉开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序幕。

  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剿灭太平天国,挽救危亡的大清朝,并发起了洋务运动 。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发起人。

  黄兴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薛岳、廖耀湘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将。

  然而,在大清立国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战火烧到湖南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南的吏治,是全国最差的。特别是在咸丰帝时期,湖南巡抚陆费泉、布政使万贡珍等,被咸丰帝“连锅端”,湖南省的巡抚、两司官员被换了遍,但湖南省依然是:

  贪污营私舞弊,一片腐败习气。

  但当太平天国的战火真的烧到了湖南省,太平军猛攻长沙时:

  左宗棠、曾国藩等先后出山做事,最后汇成了剿灭太平天国的湘军。

  那么,湖南人的力量源泉在哪里呢?应该是“勇敢尚武”和“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只要文化在,吏治差,还能推倒重来;文化消亡了,无论吏治多清明,都是乏力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