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破西羌:赵充国年逾古稀建奇功

  大破西羌:赵充国年逾古稀建奇功

  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

  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扰汉朝。面对这种形势,汉武帝曾提出要斩断匈奴右臂,指的就是这种匈羌联合,但派去讨伐的军队也为羌人所败。

  这时,羌入又逐渐向湟水以北移动,找寻汉朝农民弃耕的地方去放牧。与此同时,羌人各部落也有联合一致的趋向,郡县官吏无法禁止。这时,匈奴又想勾结羌人,进一步扩大对汉西部的侵扰。汉朝派往浩窖(今青海大通河东岸)的军队,被羌人打败,损失甚众。

  汉宣帝期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长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义渠安国向朝廷报告这个情况。赵充国弹劾义渠安国奉使失职。从此以后,羌人依照以前的话,擅自渡过湟水,当地汉朝的郡县长官不能禁止。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二百多人“解仇交质”,订立盟约,打算共同侵扰汉朝地区。汉宣帝知道了这事,问赵充国如何对策,赵充国指出,羌人为患,一是羌族原来各部落互相攻击,易于控制,但近几年他们“解仇合约”,共同反汉;二是羌族与匈奴早就打算联合;三是羌族还可能“结联他种”,即与其他种族联合。所以,赵充国提出“宜及未然为之备”的建议。过了一个多月,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果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击鄯善、敦煌,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赵充国估计事情不那么简单,需要深谋远虑。他向朝廷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军事上的边防;二是离间羌族各部落而侦探其预谋。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汉朝中央两府(丞相、御史)又推荐义渠安国出使诸羌,了解其动向。义渠安国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头领三十多人,以他们都有逆而不顺之罪,全部斩首。调兵镇压先零之民,杀了一千多人。于是,羌族各部及归义羌侯杨玉等都很震恐,离开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汉边塞,攻城邑,杀长吏。

  义渠安国以骑都尉身份,带领三千骑兵守备羌人,但却被羌人攻击,损失惨重。他领兵退到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并向皇帝报告情况。

  汉宣帝意欲起用赵充国平叛,但这时赵充国已七十多岁,汉宣帝就派遣御史大夫丙吉去问赵充国:谁可以为将?赵充国自信回答:“没有超过老臣的人了。”宣帝又派人去问:“将军估计羌虏会怎么样,应当使用多少人?”赵充国回答:“百闻不如一见。军情难以遥测,臣希望赶到金城,制定出作战方案后上奏。然而,羌戎只是个弱小的夷族,违反天意,背叛国家,不久就会灭亡,希望陛下把这件事交给老臣,不要担忧。”汉宣帝笑着答应了。

  于是,赵充国以古稀之龄督兵西陲。他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巧渡黄河,立稳阵脚,作好战斗准备。到达湟水岸边后,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罕及开羌,瓦解羌人各部落联合抗汉的计划,他想等羌人困顿之时再攻击。此时,酒泉太守辛武贤上书请击罕及开羌,赵充国表示反对。百官商讨后,都认同辛武贤。宣帝遂下书责备赵充国。赵充国再次上书详陈利害,建议先诛先零羌,被宣帝采纳。先零羌逃走,但死亡、被俘者众,罕羌前来归顺。

  神爵元年秋,汉宣帝赐书赵充国,要求十二月攻打先零羌。赵充国坚持上屯田奏疏,建议朝廷屯田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作为持久之计,提出亦兵亦农,就地筹粮的办法,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并作田,不失农业”、“将士坐得必胜之道”、“大费既省,徭役预息”等“十二便”。赵充国的奏书每次上报,都要被交给公卿大臣讨论。刚开始,赞同赵充国计策的人只有十分之三,中期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汉宣帝下诏质问先前说赵充国计策不好的人,他们都磕头认错。最终,宣帝同时采纳了赵充国屯田与辛武贤、许延寿出击的建议。神爵元年冬,宣帝诏令强弩将军许延寿、破羌将军辛武贤、中郎将赵印出击西羌,斩首并降敌共八千余人;赵充国俘虏五千余。汉宣帝诏令撤军,只留下赵充国屯田。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夏五月,赵充国奏疏被许可,整顿军队而返回。同年秋天,羌人若零、离留、且种、皃库一同杀了先零羌的首领犹非、杨玉,同其他首领弟泽、阳雕、良皃、靡忘一起,率领煎巩、黄羝部落的四千多人投降了汉朝。汉朝遂设置金城属国来安置投降的羌人。西羌遂定。

  (本篇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