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走进历史”与“走出历史”——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走进历史”与“走出历史”——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走进历史”与“走出历史”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

  黄丽玲 广州二中苏元实验学校

  当代社会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历史有什么用?”这个命题不仅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也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思考。鉴于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还仅仅停留在“求真”层次上的话,那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为了提升历史价值,教师又需要引领学生“走出历史”。“走出历史”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使之成为“向善”之人;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和历史智慧,学会思考,使之成为“明道”之人;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的博大情怀,使之具备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素养。

  一、走进历史,试图获取历史真相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谈谈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还原历史真相?

  1.关注细节,直抵现场

  历史是一种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人的生成过程。基于这一观念,学历史教历史,就应直抵历史人物。《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在建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若要学生从课堂上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捕捉富有生命力的历史细节和对历史人物生动再现。本课的题目是《夏商西周的兴亡》,课文是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本课涉及9个国王和2个臣子)的活动勾画夏商西周兴亡的历史痕迹。要使课堂变得鲜活有趣,将历史人物的细节展示给学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较好的方法。教师以人物为主线索,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了开国之君、贤能之君、贤臣、亡国之君。然后教学中重点讲述贤能君主和贤臣,在讲述人物时将成语典故和人物有机结合起来,如商汤的网开一面;姜尚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暴君夏桀和商纣的桀骜不驯、助纣为虐、酒池肉林等,随着一个个成语典故的展示,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活动就逐渐变得清晰,个性也慢慢凸显出来,学生仿佛回到历史现场,鲜活、具有生命力的历史人物如同就在自己的身边一样。可见这节课通过人物细节教学,还原历史事实,同时还反映出历史背后的文化特点。

  2.精选史料,走近历史

  要了解过去的历史,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历史材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学生“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所选的历史材料不能过于晦涩。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夏朝是早期国家,教师选择了三则材料:

  材料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图

  材料二:“茫茫禹迹,画作九州。”(《左传》)

  材料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 (《左传》)

  其中材料一是实物材料,材料二和材料三是文献材料。宫殿遗址、刑法、城廓等,这些称为国家机构,国家机器出现意味着国家的产生。通过精选的史料,帮助学生还原历史真相,并且还能避免了“孤证不立”的嫌疑。

  为了避免在教学中传播负能量的信息,在讲述暴君行为时教师只选取夏桀的一个例子,以两则小材料作为说明: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通过师生对材料的解读暴桀的形象瞬间就清晰起来。通过史料教学,学生逐渐意识到要还原历史真相需要两个主要途径:实物资料的考察和文献资料的查阅。

  3.角色扮演,演绎历史

  纷繁复杂的历史对初一的孩子来说是遥远的、抽象的。通过穿越时空、角色扮演,学生能够进入历史现场,设身处地、敏锐地感受历史,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在于西周分封制,为了突破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学生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大约5分钟左右的历史短剧《分封制》。(内容略)

  学生通过历史剧的表演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效果极佳,通过演绎学生把握了分封制的基本知识内容,完成了“走进历史”的重要一步。

  

  二、走出历史,悟得历史智慧

  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有能进能出的姿态,“走进历史”最终也是为了“走出历史”。通过教师引领学生“走出历史”,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本课中,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后,又如何适时引领学生“走出历史”,体现历史的价值呢?

  1.总结规律,敬畏历史

  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特征,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本课教学中教师已经以人物为主线、以典故为细节,吸引学生走进了历史,学生听故事听得饶有趣味,效果不错。在学生明了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走出历史”,即归纳出历史人物活动和历史兴衰关系的规律:商汤和武王→勤政爱民→得民心→兴;夏桀和商纣→暴政虐民→失民心→亡,进而升华出价值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就是在昭示学生要“明国家兴衰之道”,这就达成了“明道”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从历史中领悟“亲民爱民,以民为本”的儒家情感之善,这就达成了“向善”的教学目标。

  2.升华价值,感悟历史

  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最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从另一角度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引导,就是要达成“向善”的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以已知的历史知识为背景,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适当的情景,使学生实现知识的情感升华。本课在讲述商汤的政绩时用“网开一面”反映了汤的仁慈;讲到姜尚时,又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表达了姜尚大胆创新勇敢举荐自己的独特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向善的范畴。

  接着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分封制后适时地抛出了两个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设问:“分封制起了什么作用?”“分封制有什么弱点?”

  后一个问题一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开始陷入理性思考中,接着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如:学生A回答:会出现地方造反,不利于国家统一;学生B回答:不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学生C回答:传递政令会很慢……

  通过问题的设计和学生的思考、表达,学生能够感悟历史,学会思考,“明学习之道”,历史的价值从中也得以升华。

  3.联系现实,走出历史

  课标提出历史课“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联系实际要避免出现教师生拉硬拽、学生空喊口号或者空话连篇的状况,联系实际需要具体生动。关于分封制这一历史知识和我们今天生活又有什么联系呢?教师可以联系到宗法制和当今社会的宗法现象,如“族谱、祠堂、家族产业、富二代”等。尤其在联系到族谱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堂顿时掀起一个小波澜。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学,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公民。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高境界就是学生的乐学和学有所成。掩卷沉思,只要我们的历史教师愿意走向阅读,广开视野,汲取现实和历史贴切的现象事例,配合历史教材,设计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环节和活动,那么笔者坚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爱上我们的历史课堂,并愿意在教师的引领下既能“走进历史”,获取历史真相,从而学会思考;也能“走出历史”,成为一名具有“向善、明道”的合格的公民。

编辑:李诗奇

  微信:li1074043812

  (每周二由诗奇君推送,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