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只要是谋士,大约也就是相应那句古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是好的谋士,在那样一个人才稀缺的乱世,大约总不会被低估的。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虽然历史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甚高,但是毕竟是在写小说,就多少会有所侧重,有所忽略。最被侧重点一位当仁不让就是诸葛亮了,虽然历史上的诸葛亮多少也是很有谋略的以为军事家,但是到底被《三国演义》基本上吹成神就有些夸张了,这里且按下不表。说到最被低估的谋士,以我的浅薄的学识能够想到的就是两个人:一为荀彧,一为鲁肃。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早期有过四胜说,虽然内容上不如郭嘉的十胜十败说,但是形成时间更早,在谋略方面多少是可以媲美郭嘉的;而且在袁绍鼎盛的时候就看到了袁绍的败落并去追随曹操,足见此人的远见,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都没有被表现出来。
鲁肃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也给孙策分析过天下局势,大约也是三分天下的局势,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三分天下里是孙策、曹操和刘表。而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大概就是个有点胆小的老好人形象,多少是有些低估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