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连毛主席都称赞过他,却被长孙无忌陷害致死!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作为千古有名的赫赫雄主,唐太宗李世民膝下也有几个很出色的儿子。

  拿他的继承人唐高宗李治来说,他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有些软弱,但所谓的软弱其实是给武则天的强势衬托出来的,事实上李治还算个比较出色的君王,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永徽之治。

  除了李治之外,唐太宗其他的儿子也不错,最让他喜爱的是第三子李恪,李世民曾打算把皇位传给他。

  此人文韬武略,连毛主席都称赞过他,只可惜造化弄人,他最终还是与皇位失之交臂。

  李恪生于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生母是隋炀帝之女杨妃,被封为吴王。李恪为人,英武果断,文武双全,尽管不是嫡出,但深得唐太宗宠爱,唐太宗常在群臣面前称赞他有自己的风范,史书记载唐太宗评价李恪:“吴王恪英果类我。”

  不过尽管如此,在早期李世民却从未想过立李恪为太子,因为他已经立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而当时的李承乾各方面都表现不错。

  可是到了后来,李承乾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悖逆,恃宠而骄胡作非为,让李世民产生了废太子的念头。

  皇四子魏王李泰,看到李世民有改立太子的想法,于是不断发动党羽暗中操作,希望让自己取代李承乾。

  这无疑惹恼了李承乾,一怒之下,他竟然派刺客刺杀李泰。后来事情败露,李承乾惶惶不可终日,竟然勾结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等人起兵逼宫,想先下手为强取代唐太宗。

  李承乾哪是李世民的对手,宫廷政变毫无意外地失败。李世民大怒,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同时,他见李泰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不择手段,也打消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

  这时的李世民,最中意的太子人选是李恪,因为李恪不仅才能突出,又不像李泰那样不择手段。

  然而,长孙无忌等人并不赞同立李恪为太子,他们希望立李世民的第九子,也就是未来的唐高宗李治。

  可李世民虽然喜欢李治,但觉得他有些懦弱,不适合当皇帝,于是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朕立治为太子,治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吴王恪英武果断有朕的风范,我想改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又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的吧。”长孙无忌又极力辩解,最终,唐太宗放弃这个想法。但是长孙无忌却深深忌恨李恪,他一直想找机会除掉李恪。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顺利即位,李恪也就再无非分之想,一直恪守藩王本分,治理封地政绩显著。唐高宗敬重兄长李恪,对他一再加封,可惜到了公元653年(永徽四年),李恪的命运因房遗爱谋反案发生变化。

  房遗爱是名臣房玄龄次子,娶了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为妻,后来高阳公主犯事失宠,房遗爱又犯事被贬,心生不满,两人勾结柴令武(名将柴绍之子)等人,企图发动政变,废掉唐高宗,拥立荆王李元景(唐高祖六子)为帝。

  但事情败露,一干人等全部被抓,由长孙无忌审理此案,就是因为这宗谋反案,长孙无忌趁机把李恪牵连进来,并伪造了李恪参与谋反的证据,李恪死罪难逃。

  

  唐高宗希望赦免唯一活着的兄长,但群臣力阻,最终李恪被处死在长安城,年仅34岁,诸子尽数流放,唐太宗最喜爱的儿子就这样蒙冤被杀。

  李恪临死前,痛斥长孙无忌陷害忠良,最终会遭到报应。没想到一语成谶,长孙无忌果然也没得善终。

  在这以后,长孙无忌极力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得罪武则天,武则天设计陷害长孙无忌谋反,最后长孙无忌被迫上吊自杀,一代名臣就丧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忍冬(微信号:cn13714009507)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诸子百家解密

  荐语:仰春秋学术,慕战国谋略。这里有最激扬的思辨,这里有最纯正的智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欢迎关注诸子百家!

  说文解字图解

  荐语:汉字之美,在于形,在于音,在于义,而后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说文解字,探索国学之源,感受文脉生衍。

  一战二战历史解密

  荐语:最大的一战二战历史爱好者社区。本号专注于解密一战、二战历史故事,欢迎您的加入,我们一同探讨!

  邀您说文论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