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门遗址出土的唐代“波斯陶”,证明柳州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在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流散到内陆的其中一个支点。通讯员陈艾宇 摄
18年接力长跑、近两年漫长工作、3个月室内整理、上万件文物……柳州市博物馆在风情港内正南门遗址的西面和北面250平方米区域,展开了柳州历史上首次桂中商埠专项大型考古活动。近日,此次考古发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许多重大发现为破解柳州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一片来自波斯的唐代陶片,更是将柳州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紧紧连接在一起。
1 18年磨剑终梦圆
1999年,柳州一房开公司在曙光中路拆迁时,在民房中发现了一处位于正南门附近的古城墙遗址,立刻引起了柳州市博物馆的高度重视。经鉴定,这段76米的城墙是明清柳州府城墙的一部分,与东门城楼城墙相连。柳州市政府认识到这段古城墙价值,对该土地进行回购,并以正南门遗址保护的名义,开展了对风情港项目的建设。
由于正南门遗址周边道路从古至今都是柳州市繁华所在,2015年9月开始对遗址周边垃圾进行清理,直到去年10月才清理结束,进入考古发掘阶段。今年4月13日,发掘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又对上万件文物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室内整理,直到本月初才终于完成工作。
据了解,此次发掘会聚了柳州和全区顶尖的考古界精英,不仅发掘出大量文物,还对许多残件进行了修复,从而勾勒出文献所不能企及的,从唐代到民国的柳州先民生活细节。
2 瓷片拼出先民生活史
这次发掘的文物中,共有16430片瓷器残片和115件标本。这些标本主要是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大多都有着精美的纹饰,估计是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所使用。虽然这些瓷器大多以本地民窑为主,但专家们通过比对发现,形制工艺基本与景德镇为代表的江西青白瓷类似,这也为北宋早期青瓷烧造技术从湖南经广西传入岭南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这16430片瓷片中,一块唐代中晚期的波斯孔雀蓝釉陶(又称“波斯陶”)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据柳州市博物馆考古发掘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产自中东地区的外来瓷器,是一件陶壶的底部。这种陶壶曾经广泛用于盛放油、葡萄酒、玫瑰香水等液体。而从1989年以来,桂林、容县、合浦等不同地点均发现过类似物品,柳州首次发现这件“波斯陶”,充分证明柳州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流散到内陆的其中一个支点。
此外,出土遗物中还有本地民窑烧制的酱釉手执炉,充分说明唐宋时期柳州地区佛教已相当兴盛。同时出土的围棋子也说明围棋运动早在宋代就已在柳州流行。
图为正南门明城墙遗址维修保护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王剑 摄
3 年底将与公众见面
除了上述重要成果外,考古人员在对城墙周边垃圾进行清理时,还发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柳州最大商会组织“广庆堂”的石匾。在城墙底部的地层中,发现了古代的水井和排水沟渠。
与此次考古发掘同步进行的,是柳州市博物馆牵头的正南门明城墙遗址维修保护项目。依据自治区文化厅对考古发掘项目的批复,这个项目将正南门城墙作为一件巨大的文物,进行保护与展示。
柳州市博物馆原东门城楼管理部主任徐海生介绍,这次维保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中所使用的青砖都是按照相应年代搜集而来。内层砖块主要用在广西境内征集的明清时期青砖砌筑,外层主要就用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砖和周边征集而来的城墙砖。整个维修过程由中标的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就连砌墙用的三合土也严格按照土法炮制,保证城墙“原汁原味”。
据介绍,依据原风情港设计方案,在整个建设中,已充分考虑到文物保护和陈列的需求,给遗址展示安排了专用的展厅,风情港项目结束后就移交柳州市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随着保护维修项目的竣工,柳州市博物馆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向公众展示这次大型考古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记者刘凯 王剑 通讯员谢莉 陈婕 何如敏 )
(原文标题:风情港正南门城墙遗址考古发掘硕果累累 万件文物讲述更多龙城老故事 文章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