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老师,您会听课吗?

  

  关注我们

  按:

  按:本文选自朱能:《听课:重在解释,贵在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2期,第22-24页。该文作者以其对人民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听课感受为例,向读者展示了在听课中听什么,应注意什么内容。

  听课听了那么多年了,感觉“听什么”仍然是一 个问题。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想听的和听到的都不一样。从课例研究角度来说,我主要听两个问题:一是老师如何理解历史;二是老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听“老师如何理解历史”

  历史是什么?答案见仁见智。我最喜欢英国 历史学家E. H.卡尔的说法:“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似乎总是处在历史学家们的解释之中。我们虽然不能像历史学家那样去解释历史,但我们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基于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揣摩、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我曾听了一位年轻老师上的一堂高一历史的 日常课。课题是人民版教科书中的“近代中国民 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该课的课标要求是: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 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 历史背景。这一课叙述了从1840年至1913年近 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历史,线索清 晰,结构明了。这节课我听过多次,大多数都是直奔目标。这次听到的有些不同。

  [教学片段](以邓世昌的画像导入)学生很快发现老师长得很像邓世昌,笑声一片。老师由此点 出1894年是光绪二十年,提出课题:从1894年的人 与事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人”,主要是三个人:郑观应、光绪帝、张謇; “事”,主要有三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光绪帝高度视郑观应“首为商战鼓与呼”的著作《盛世危言》, 刊发2000册发给驻京大臣,并在战后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张謇高中状元,又因家父过世旋即离京返乡尽孝。受《盛世危言》的影响,后来提出“非商战不可以救国”的主张。老师以1894年为时间节点,把这节课的学习置于这一年的人与事的场景中。

  借助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材料(见教科书 “资料卡片”)分析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及其原因, 继而再次借助郑观应从商的主要经历,引入数据图表分析民族工业兴起的表现及原因。然后又通过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张謇艰辛办实业的事实来分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最后要求学生综合1894年前与后的民族工业,归纳其兴起和初步发展共同的历史背景要素。

  听完课,最打动我的是“1894年的人和事”这个融汇课内外知识的历史场景。首先,这个场景植入历史学习,建起了历史逻辑,使“兴起”和“初步发展”两个阶段的因果关系是连续的不是割裂的。在课后访谈中,有不少学生说“听起来很通畅”。其次,这个场景的植入,让历史学习生发了怎样的新意义呢?有学生说“对1894年的人和事印象深刻”,有听课老师说“分析得好细腻啊”……在我看来,这节课并不是把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历史背景解读得多么宏大或深刻,而是借助历史细节把这段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近距离 观察、分析民族工业。

  我带着这些思考与这位年轻老师交流,我问他:“你为什么想到这样的设计? ”他说:“讲经济史一定要有人物和故事,教科书里有张謇‘光绪二十年(1984)中状元’的介绍,查郑观应《盛世危言》这本书的经历时又发现了那一年有故事。民族工业这段历史有阶段性,甲午战争又刚好是分界点。于是就想到在这一年做文章。我本身也比较喜欢从一个点展开分析的以小见大的方式。”听了这番话后,我又想起他两年前谈读硕士研究生收获时的一些话:“形成历史研究的实证思想”,“注重逻辑、追根溯源”,“从中外的一些著作中学会了以小见大,典型分析的方法”等。就这节课而言,不是理解的内容,而是理解的观念或方法影响了这位老师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于是有了上述教学设计,从而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

  听明白老师如何理解历史的路径大致有二:一听老师对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历史总是处在连续不断、纵横交错的因果关系之中。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历史逻辑是理解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根本;而聚焦历史逻辑链上的节点就是理解的关键。没有历史逻辑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印象是糊状的;没有历史节点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是松散的。学生喜欢打通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课。二听老师理解历史的内容与理解历史的观念或方法。两者互为表里,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各有侧重。有的课是前者影响教学设计多一些,如理解难度颇大的“宋明理学”,又如学术观点较多的“美苏冷战起源”等;有的课,后者影响教学设计多一些,如上述这节课。当老师对历史的理解通透、清晰时,历史知识本身的意义、学生学习的意义就会自然生发。

  听明白课的具体方法中有一种很重要——交流。与自己的理解交流、与学生交流、与听课同伴交流、与执教老师交流,在交流中听懂老师是如何理解历史的。

  听“老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听课之“道”,那么第二个问题则为听课之“术”。老师助推学生理解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关注的主要是六个方面。以下列表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问题 我的想法

  有没有搭建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舞台”

  我们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导演”。要让 学生走进历史,就需要“导演”设计一个学习 的“舞台”,一个有人、有时空、有情节的“舞 台”。这个舞台应该是因‘‘地”(教科书内 容、教学目标)制宜、因“人”(教情、学情)制 宜;搭建这个舞台的材料可以就“地”(教科 书内容)取材,也可以引进“外资”(课外学 术资料),当然最好能由“内”而“外”,课内 外材料结合创设“舞台”

  有没有勾勒帮助学生想象历 史的“人物”

  “人”是历史的主角,是历史中最鲜活、最生 动的要素。这个“人”,小到个体的人,大到 社会群体;这个“人”,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 是普通人。选取这个“人”与教科书内容相 关的经历,让学生亲近这个“人”,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想象,这有助于历史场景的还原

  有没有选用帮助学生触摸历 史的“材料”

  走进历史、看到了人,我们还需要和历史对话,我们一般通过“材料”对话。选用“材 料”的关键首先在“选”:选择适合历史事实、 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学习的材料;其次 在“用”:用在哪个环节、怎么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琢磨的问题

  有没有设计帮助学生思考历 史的“问题”

  历史需要思考,思考需要问题。一堂课的问题不在于多,在于有“心”有“条”。“心”指核心问题;“条”指围绕核心问题的问題链。 有“心”就有重点;有“条”就有逻辑。问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历史的理解度与对现实的责任感。

  有没有经营帮助学生理解历 史的“对话”

  课堂上的对话是有声的,是即时互动的。对话的功能不仅仅在于得到学生学习反馈并 加以评价,更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外化以肯定或糾偏,为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历史理解、为了增强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能力等。影响对话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设计的质量、老师的教学机智。

  有没有建设帮助学生表达历 史的“出口”

  学生能发表自己对历史独立甚至独到的见解,是学习的高境界。有了前面几种“术”的铺垫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建设一个让学生表达历史的“出口”了。这个“出口”,太历史了,会少一点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太现实了,又会多一些置历史于脑后的浮躁, 因此,这个“出口”的建设还需我们细思量。

  一节课中,上述六个问题都处理得很好,并不常见。作为日常课,只要有一个问题处理得让听者有启发、有收获,那就不虚此“听”了。如在材料选用问题上,上述课例中对经济数据图表的教学处理是一大亮点。在讲到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时,老师引用了如下数据:

  

  数据图表常常是经济史教学中的首选材料。 “选”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数据的严谨性如何保证? 我们一般会选用严谨的学术专著中的数据。上述数据选自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许涤新、吴承明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207页)。 从著者到出版社看,都能保证上述数据的科学性、 严谨性。其二,经济数据相当庞大,如何选择用在学生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盲点上,这是重要原则。如上述数据是为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这既是一个知识重点, 又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盲点,有很多学生会认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会迅速瓦解。

  材料“选”好了之后还要会“用”。在上述数据的运用中,针对前述学生的认知盲点,老师在初步解读表格后设计了一个“试错”环节

  [教学片段]师:猜测1860年消用洋(机)纱量数量?

  生(男):纱量数大概有90吧。

  生(女):差不多。

  老师出示数据“3.5”和“0.56”(如下表)。学 生一片“啊”声,继而沉默。

  

  师:历史需要大胆推测,但更需要小心求证。 现在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来求证一下这个数据的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点评、小结。)

  通过这个“试错”环节,不仅让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更重要的还有两方面:一是了解史学研究方法,二是认识到社会转型时期充斥着新旧事物之间的较量,新事物的立足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分析至此,老师进一步挖掘这张数据表的功 能。又来了一个“接续”环节。把表格延伸到“1894 年”的数据(如下表)。

  

  学生结合表格提炼数据信息,并根据教科书内容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通过这张数据表的三次开发与运用,让学生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列强经济侵略与自然经济瓦解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由此带来的对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影响。这张经济数据表的运用,真可谓“材尽其用”。当然,材料运用得法,方能尽其用。

  要听出一节课的“精彩之笔”和“商榷之处”,不仅需要我们竖起耳朵、快速记录,更需要我们用足心思去理解、去领悟。

  听一堂课,如果听的只是课,听得再好也许还只是“匠”的层面。历史是生活的注脚,通过听老师的课可以去感悟老师的生活态度、感悟我们的人生意义。听课,听出老师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理解,那该是“师”的境界了。

  听课,重在解释,贵在理解。

  编辑:赵肖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