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见了皇上,为什么要跪着?

  1

  先来解题。臣子臣子,是既为臣又为子,“臣之事君,犹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说,臣子要把皇帝当老爹一样敬和供着。所以,皇帝又称“君父”,帝者既是君,亦为父。

  同志们,你见了你爹,跪不跪?

  哦,对了,现在不跪了。但过去的传统,逢年过节,是要给父亲下跪的。

  见皇帝你跪不跪?

  哦,对,现在没皇上了,但见到君主下跪,是基本礼仪,我前一段时间看英国女王到国会发表演讲的视频,某位大臣是单腿下跪,呈上女王的讲稿的。

  

  还说古代,古代你若见了皇上,敢不跪?

  就像对父应跪一样,对君,更要下跪。日常家居过日子,见到父祖,没事不会跪下,跪下,礼就大了;但见到皇上,却是见之必跪。因此,臣子见君下跪,不是行大礼,而是常礼。

  从这一点来看,对皇帝忠,是要重于对家长孝的。忠孝不能两全时,该怎么选,你懂的了吧?

  2

  有人问,大臣见到皇帝都必须跪吗?不是说“坐而论道”么?

  我拿明代举例来说这个事。

  明代历史上,君臣见面,有两个场合:一个是公开的大众的场合,就是朝会上朝。上朝干什么呢?就是群臣文东武西,分班站立,然后在赞礼的引导下,山呼万岁叩头,一边喊着“万岁万万岁”,一边将俗话说的“三拜九叩”礼反复操演几遍,就可以告成散讫了。第二个场合,人数就少多了,主要是皇帝召见一些大臣,进行小范围的谈话,叫做“召对”。

  从臣子的角度,皇帝问,臣子答,便做“奏对”。大臣奏对时,是必须跪着的。

  见君下跪,是基本的朝仪和规矩。明代大臣有一些回忆录,如明初四朝元老杨士奇撰有《奏对录》,英宗朝大学士李贤撰有《南城召对录》,孝、武朝大学士李东阳撰有《燕对录》,兵部尚书刘大夏有《宣召录》,其他还有嘉靖朝大学士杨一清《谕对录》、严嵩《嘉靖奏对录》,万历朝大学士申时行《召对录》等等,都是记载他们蒙皇帝召见,对御谈话的实录。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大臣们见到皇帝,第一个动作,就是下跪叩头。

  

  比如例一:

  隆庆六年(1572)闰二月十二日这天,明穆宗召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时的情形,见高拱撰《病榻遗言·顾命纪事》。大致情形如下(摘自我写的《大明那些九千岁》第3部)——

  ……穆宗牵着高拱的手,道:“送我。”

两位阁臣才敢跟着皇帝,一起走进乾清宫寝殿。穆宗升榻而坐,直到此时,他仍然紧着握高拱的手不放。
张居正和闻讯赶来的成国公朱希忠, 都在榻前叩头。高拱因为手被皇上抓着,只能在皇帝膝侧鞠躬, 不能屈身下跪。穆宗见首辅踌躇不安,便松了手。
叩完头辞出,阁臣却不敢辄走,留在宫门外候旨。
果然,转身的工夫,就有宦官出来“传宣阁下”,高拱和张居正忙再次进入乾清宫,候立于丹墀上。听里面传旨:“上来。”于是上殿 来到御榻前,跪下承旨
穆宗语气舒缓,道:“朕向才一时恍惚。”又道:“自古帝王后事如何如何,卿等当详虑而行。”因为他声音太轻,高拱听不真切,大意是令阁臣预备后事。
高拱心惊,不敢多问, 叩头出来后,仍在乾清门外候旨。

  可见,奏对时最自然连贯的动作,就是跪和起。

  

  (古代的老爷爷们,上朝、见君下跪,实在是件辛苦活,老风湿腿根本受不了的!)

  再看例二:

  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初一,神宗朱翊钧忽然临御毓德宫,召见阁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其情况是:

  阁臣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入毓德宫西室,御榻向东,申时行等西向跪

  这日是新年第一天,阁臣们先致辞祝皇上元旦快乐,又以久不瞻睹天颜,叩头问御体安好。年方28岁的朱翊钧叹道:“朕的病,已成痼疾了!”

  申时行等劝慰:“皇上春秋鼎盛,神气充盈,只要加意调摄,不用药即可康健,实不必过虑。”……

  阁臣们奏对时,一直跪着,最后话谈完了,还要叩个头才能出去。

  3

  我们还记得《孟子》里如大河奔流的议论吧?那就是孟子先生应君主召见而奏对,孟子跪着吗?他与大王坐席相联,面对面跪坐,他们的肩的平的,是相互平视的。

  不跪也!

  一般认为,过去君主与士大夫同治天下,特别是在门阀大族时期,君主还要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能巩固地位。故对臣子有所敬重,允许臣子与君主坐而论道。皇帝召见大臣,议事堂里还为布设一些座椅,供大臣就坐。

  宋以后,君主集权加强,尊君抑臣,宰相在皇帝驾前就只能站,不能坐了。一个大家都很熟的说法是,一次宋太祖召见宰辅赵普等人议事,大伙进来,叩完头,四下一踅摸,发现没凳子!又不好问皇上要,只好站着答话,从此就形成了惯例,皇帝即便召对宰辅,宰相大人们也必须站立,不许坐。

  金、元统治时期,将漠北君臣类似于主仆的关系带进中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明建国后,所建立的一切制度,都是为了强化皇帝的权威,故此臣子见君下跪,就变得很自然了。而且在召对时,要一直跪着,我读了许多《奏对录》,见没见皇帝说过一句:爱卿辛苦了,请平身!

  口里呼着爱卿,真的有爱吗?

  4

  皇帝看所有的人,都是俯视,观察臣子的后脑门(大概是看他有无反骨吧)。皇帝是他那个时代“个子最高”的人。

  只有睥睨一切,方能显出君主唯我独尊的地位和泰山压顶的气势。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拿破仑和他的一位元帅。

  那位元帅瞧不起个儿矮的拿破仑,经常拿皇帝的身高开玩笑。拿破仑从将军,到摄政,到终身摄政,到皇帝,他的个子没长,威严和气势却在不断地长。一天,伟大的法兰西皇帝终于生气了,他冷笑着对那位元帅说:

  “如果你认为我比你矮,我将马上砍掉你的头,以消除这个差距!”

  牛气吧,这就是皇帝!所有人,都必须比他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