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三国|此人大战马超,曾救曹操一命,结果差点被砍头?

  作者简介:陈思,文史爱好者,法学研究生(在读)。希望能够一直坚持自己兴趣爱好,用点滴文字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广大的同好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关东联军在董卓火烧洛阳后,大多持观望态度,只有曹操和鲍信率部追击,结果中了董卓军的埋伏,曹操差一点就此丧命。在撤退的途中,曹操失去了战马,又被董卓的军兵追赶甚急,这时曹操的从弟曹洪挺身而出,把马让给太祖,并且说了一句整个汉末三国都能够为之动容的一句话“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洪让马,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而作为慷慨地将自己的宝马“白鸽”让给从兄的曹洪不会不知道,这一让,可能会将自己的性命搭上。也正是这样一位连自己的性命都毫不吝惜的将领,会在曹魏建国之后,被自己当上一国之君的侄儿以吝啬自己钱财的借口下狱并且差点被处死。这不禁有些让人感到唏嘘,一个连自己命都不吝惜的人居然会吝惜自己的钱,这也真是要钱不要命了。事实上,历史上曹洪的形象正是这么一个前后矛盾的结果,而小说中似乎并没有提到曹洪最后的结果,相反给了曹洪足够多的戏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曹洪的小说形象和历史形象,同时也探究一下曹洪为何会有如此矛盾的两面。

  小说中的曹洪形象

  《三国演义》中,曹洪的戏份并不少,但曹洪也并非曹魏方面的主角,更多时候他都是以配角出现的。除了和历史上一样在荥阳让马救主,援助夏侯渊防守汉中,曹洪的戏份大抵还有如下几场:第一,步战黄巾军将领何曼,这是《三国演义》中为数极少的步战(笔者按:读到这里特别有《水浒》的味道),不过也确乎精彩,在这个桥段中,曹洪施展拖刀计阵斩何曼,表现了一番曹洪的武艺。第二,南皮之战混乱中阵斩袁谭。第三,在长坂坡时代表曹操出阵询问赵云的姓名。第四,协助曹仁防守南郡。第五,潼关之战力斗马超,救下奔逃的曹操。第六,铜雀台第三个出场射中红心。

  从小说中有关曹洪的情节,我们可以总结出,首先,曹洪性情急躁,被何曼挑衅,就下马步战。潼关之战更是表现曹洪性格不够沉稳。其次,曹洪的武艺不仅不弱也还算全面,能抵挡马超且无论是用刀还是弓箭,都可圈可点。再次,曹洪并没有独当一面,都是充当副将或者支援的角色。最后,小说并没有交代曹洪最后的结局。

  

  历史上的曹洪形象

  而历史上,对曹洪的记载并不多,有具体情节的就两处。一是荥阳救主,这一处描写得相当详细(《三国志曹洪传》: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第二处则是曹洪奉命出兵协助防守汉中,和张飞、马超、吴兰交战。但是曹洪此次领兵只有荣誉头衔,而具体的军事部署和指挥权在虎豹骑统领、曹家下一代的曹休手上。且根据《三国志杨阜传》的记载,曹洪在汉中防御战取得初步成果之后,不禁有些好大喜功,让穿着非常薄纱衣的歌女踏鼓而歌,使得满座的将军都沉醉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也正因为曹洪这样的举动,被杨阜怒斥“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何有於广坐之中裸女人形体!虽桀、纣之乱,不甚於此。”,曹洪也惧于杨阜的刚直,连忙停止了这样的歌舞。此外,正史中详细记载了为什么曹丕要将曹洪下狱的原因,究其根源就是曹丕曾经向曹洪借钱,而曹洪吝啬不给,因此结下梁子。

  由此可见,正史之中对曹洪行为的具体记载,除了荥阳救主的正面形象,之后都是较为负面的形象。人物前后的反差较大。

  对曹洪形象的疑问和思考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曹洪形象是借助了历史上曹洪形象的某些方面,虽然曹洪虽然上镜较多,但是给人的印象也是平平。曹洪亦即在小说中的定位就是一个作战勇敢的曹魏偏裨之将。而在正史之中,曹洪的形象前后却有所反差,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荥阳让马救主这一情节却是真实的,在这件事中,曹洪是一个连性命都不吝惜的宗室将领,也亦即曹洪在曹操起家之初,并非绝对是一个贪财吝啬之人,试想,连性命都不吝惜还会吝惜钱财吗?但是,根据历史上对曹洪后期的记载,我们能够发现,曹洪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转变,在曹操初定山东时,曹洪有纵容门客犯法的行为(详见《三国志满宠传》的相关记载。)。到了北方平定时,曹丕向曹洪借钱,曹洪便吝啬起来。再到汉中防御战时,曹洪不仅是纵容犯法和吝啬钱财了,在战地的生活可以说趋于奢靡、腐化。应当说,在笔者看来,曹洪随曹操一路走来,早年的豪气已经不再,逐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开始逐渐蜕变,也因此汉中防御曹洪只是荣誉统帅。

  从史料上看,曹操白手起家,曹洪应该在一开始并不是一个金主,即使曹洪喜爱钱财、沉溺于享乐,此时的曹操也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供给曹洪。笔者认为,曹洪的蜕变是从曹魏逐步掌握山东时就开始有苗头,随后随着北方平定、三足鼎立促成,曹魏方面就已经没有大的战事困扰了,于是曹洪就滋生蔓延爱财享乐的念头。而曹丕有意打压曹洪,应该有之前借钱所结下的仇怨,也可能有整治奢靡享乐之风的意图,毕竟曹魏新建,可谓百废待兴,如果曹魏的宗室带头这样,势必引起不良的效应,不利于曹魏的政治风气。

  读者喜爱曹洪,是因为他那句充满豪气的“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在小说的形象塑造和指引下,许多人关注到的是曹洪战场上的风采,而历史上真正的曹洪大抵没有这样的形象,更多是出现了蜕变。读者的关注点也说明了大家喜欢豪气干云的形象,而对吝啬奢靡状态的否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