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比选好接班人更重要,看看三国就懂了

  1940年,吕思勉先生在报纸上开专栏,说三国,后来结集出版,是为《三国史话》。吕先生当时已观察到,他的学生中,有人甚至不知道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却独独对三国史事颇为熟悉。他于是感叹,《三国演义》一类通俗小说影响之大,不是他们这般书斋教授可比的。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三国故事至今犹热。

  1940年代初,正是战火纷飞的抗战相持阶段,胜负犹是未定之数,投降派暗流涌动,重庆的国民政府“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有感于时局世事,吕思勉才在报纸上开专栏讲三国,一是鼓吹民族精神,坚持抗战,二是劝诫当轴者,勿蹈前人覆舟之辄,说的是三国,用心实际都在当时。

  正因世人对故事梗概十分熟悉,因此,讲什么就显得没那么重要,而谁来讲则更重要。

  朱永嘉的《论曹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出版)按作者自述,原本是上课前发给学生参考的讲稿,以曹操一生行迹为线索,实际上相当于前三国时期,也就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这段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大混乱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息,人民流离失所,生计无着。曹操从一个东汉末年的小官僚乘势而起,翦灭群雄,统一北方,为魏代汉奠立基础。

  《论曹操》从毛泽东1959年提出要为曹操翻案讲起。1958年,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出版,作者在曹操的《让县明本志令》的注解中说,曹操说他没有“不逊之志”都是假的,实际上早就有了篡汉的野心,只不过是时机不够成熟,不愿意表露而已。这本书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线装书,毛泽东读后批道:“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随后,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文章,要给曹操翻案,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发文章反驳称,曹操的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不存在翻案的问题。由此引发全国性论战,问题的焦点在于曹操能否翻案。

  

  毛泽东一直有批转古籍给高级干部做学习资料的习惯。“9•13”事件之后,毛泽东曾通过姚文元,标点了一批文史古籍,批发给高级干部阅读。此事主要由朱永嘉牵头,在上海组建了一个小工作组,找著名的文史专家标点,余秋雨也曾参与其事,并曾著文怀念过在一起工作过的人。因为朱永嘉是负责人,所以了解的情况更多,尤其是毛泽东为什么要求标点某篇文章,主要是批转给谁读,用意是什么,相对而言,朱永嘉较为清楚。从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晚年的心路历程和思考重点。

  对此,朱永嘉另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香港星克尔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出版)详细谈到,《论曹操》中也有大量提及。比如,“9•13事件”之后,毛泽东曾要求标点《三国志•张辽传》并批转给高级干部阅读,朱永嘉认为,其意在告诫高级干部不要因为林彪出了问题就过多连累军队干部,因为军队干部培养起来不容易,应当爱护。为什么批转《张辽传》?因为张辽虽然早期曾多次跳槽,历史问题比较复杂,最后才归顺曹操,但总的来说,立功扬名还是在归顺曹操之后,所以,毛泽东的意思是不要过多地纠缠于个人的历史问题,还是要从大处着眼。

  毛泽东晚年为什么频繁地批转历史人物传记给高级干部阅读呢?因为毛泽东知道,自己老了,所以必须考虑接班人问题。,比如让王洪文读《后汉书•刘盆子传》,让江青读《黄琼与李固书》,都是这个意思。

  

  三国时期,接班人也是一个大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时期,从一开始就是从选择接班人时的游移不定导致了东汉末年的大动乱。东汉灵帝的长子是刘协,按理应当立为太子,但是灵帝却不喜欢刘协,而喜欢小儿子刘辩。但因为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喜欢刘协,所以,灵帝也不好果断做决定,直到他死也没有确立太子,但有的记载说,死前曾要他的亲信太监骞硕立刘辩为帝。可不管立谁为帝,灵帝的皇后何氏都会是皇太后,按照汉朝的制度,皇帝太小,就是太后临朝,她的兄弟要做大将军辅政。考虑到这一点,所以骞硕没有按照灵帝的遗诏立刘辩,而立了刘协。但这并未能化解国舅何进和骞硕的矛盾,所以何进杀了骞硕,之后又召各地兵马入京,准备消灭宦官集团。何进还没杀掉宦官,反倒被宦官矫诏召进宫杀死,何进的手下袁术领兵焚烧并皇宫,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出逃,又被袁绍尽数杀死,整个京城大乱,就为董卓进京提供了口实,这就天下大乱了。

  前期形势最好的实际上是袁绍,即使由于性格问题,在官渡之战中吃了败仗,实际上袁绍的元气仍在,所以曹操并未在官渡之战后即开始考虑消灭袁绍的问题。袁绍失败在什么地方呢?接班人问题。如果按照长子继承制,那么袁绍应该传为给长子袁谭,但是袁绍不喜欢袁谭,喜欢他的小儿子袁尚,有意立袁尚为嗣。袁绍手下的谋士有人反对,认为这样会留下祸患,袁绍就犹豫了,最后的办法是让他的三个儿子,加上外甥高干,各典一州,看谁的能耐大,就立谁为嗣。

  这个办法好不好呢?听起来很好,拼才干嘛。但问题是,他这种游移不定的态度,就让下面的人觉得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本来袁绍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田丰、沮授、逢纪等人都是很有主意的人,如果他们齐心协力,以袁绍的实力,实际上是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就是因为在立嗣问题上拿不定主意,让下面的人分裂了,有的人倒向袁尚,有的人倒向袁谭,分裂成了两大阵营,各为其主,斗得不可开交。官渡之战中袁绍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两大派系之间的相互斗争,才误导了袁绍,导致了失败。袁绍死后,逢纪等人拥立袁尚,袁谭不服,双方就打起来了。袁尚继承了袁绍的部队的主力,所以占上风,袁谭失败,就投降曹操,招曹操来帮他打袁尚,最后曹操把他们都消灭了。

  然后曹操转向南方,准备先消灭荆州的刘表,再沿江而下,消灭东吴孙权。刘表的问题和袁绍一样,刘表的长子是刘琦,理应立为继嗣,但刘表却不喜欢刘琦,而喜欢幼子刘琮。刘表还没想好到底以谁为嗣,就死了。刘表死后,当地豪强蔡瑁和蒯越,就拥立了刘琮,然后就是曹操“旌麾南指,刘琮束手”,刘琦和刘备只能退往夏口,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接着,曹操就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准备一举消灭孙权。但这次却吃了大亏,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大败而还,刚到手的荆州除了南郡留下曹仁据守之外,其余地方全丢给了孙权和刘备。为什么出现这个结果呢?因为这次碰到的不是娃娃,而是已经经过几年磨练逐渐成熟起来了的孙权。孙权是他哥哥孙策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孙策自己的孩子还小得很,根本不对孙权构成任何威胁,而且孙策压根没考虑过由自己的儿子继承,所以江东的文武都很团结,曹操无隙可乘。所以曹操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虽然有袁绍和刘表的覆辙在前,但是曹操也没有从中吸取到太多教训。曹操子女众多,剩下的儿子中,曹丕年长,但是曹操却喜欢曹植,还曾一度非常喜欢早夭的儿子曹冲。有一段时间,曹操行军打仗都带着曹植,这当然就是培养曹植的意思,曹丕的地位岌岌可危。这时候曹操的手下也开始有些分裂了,有的支持曹丕,有的支持曹植,相互攻讦不休,杨修的死即与他支持曹植有关。但好在曹操并没有给曹植兵权,所以斗争仅限于政治层面,他最终也还是吸取了袁绍和刘表的教训,立曹丕为嗣,他死后才未酿成动乱。

  所以,朱永嘉认为,只要继承人交接关系存在,类似的夺嫡戏剧就会常演常新,只是方式各有不同。但从孙权的教训看,这个关键其实是在前任的眼光是否足够长远,在选定接班人的时候不给别人提供争夺的机会,而且尽早确立下来,给以锻炼的机会,就不会出问题。儿子究竟是做孙权还是像袁绍、刘表的儿子那样,其实主要取决于前面是孙策还是袁绍和刘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