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龙:伊斯兰眼中的异类vs西方眼中的滑头——土耳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土耳其的“诨名”不止在阿拉伯世界回响,在全世界,它都是个“投机分子”的典型。它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却又紧盯着所有国家的钱包,估量着能掏出来多少。

  1

  我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要看野合,就到土耳其!

  这种定势有它的事实基础:从来没有眼福的我,竟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在土耳其看到了两起野合。

  第一次发生在著名的旅游地卡帕多西亚(Kapadokia),这里独特的岩石地貌如同一座座美丽的仙女烟囱,将世界打扮得花枝招展,令人春心荡漾。

  我与一位韩国妞儿、一位日本小伙在一条美丽的峡谷徒步,拐了一个弯,就发现角落里有两个人。那时的气温在零度上下,非常寒冷,两人没有脱衣服,男人摞在女人身上连头也不抬,还故意把女人的脸也挡上,只有屁股在卖力地耸动着,丝毫不在意我们的到来。我们吐着舌头赶快逃开了。

  

从山顶眺望卡帕多西亚的峡谷。在这条峡谷里,我发现了第一对野合的年轻人。

  半个月后,在美丽的黑海城市特拉布松(Trabzon),当我独自爬上海边的巨大岩石去寻找无边的风景,却发现岩石下面有两个忘情的男女。女人还包着穆斯林头巾,上身却已赤裸,陶醉地闭上了眼睛。男人睁开眼看到了我,挥挥手让我离开,又继续他的事儿了,同样没有停下的意思,也看不出受打扰的不快。

  

从山顶眺望特拉布松的黑海海滨。这里也是年轻人幽会的地点。

  更让人惊讶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土耳其人对待这种事的态度。

  当我把这两次所见讲给一群土耳其大学生时,以为他们会被逗乐。谁知他们听得很茫然,一个人疑惑地反问我:“难道你们中国没有这事儿吗?”我张了张口,想告诉他,中国男女都是去旅馆开房,或者在车上,很少会在野外幽会,更不想被人打扰。但话到嘴边,突然咽下去了。

  因为我意识到,土耳其人没有错,是中国人错了:只有最浪漫的民族,才会逃离格子间的束缚,到美丽的风景中释放自我。在这个处处能找到震撼景色的国度,躲到屋子里才是一种怯懦和罪过。而没有见过世面的我,反而嘲笑起了这群浪漫的家伙。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炫耀自己的所见,而是默默地接受了土耳其人的思维。

  2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接受土耳其思维。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来自巴基斯坦的马麦德(Mohamed),一个坚定的逊尼派穆斯林,就耻于与土耳其人为伍。他认为,土耳其这样一个不遵守教法的国家,竟然还敢称自己是穆斯林,这简直太滑稽了。我还没敢告诉他,我见到包着穆斯林头巾的土耳其小妞在海边和人幽会,否则他更会暴跳如雷的。

  后来,我去了几个阿拉伯国家,发现正统的穆斯林无不对土耳其充满了牢骚。

  在正统人士看来,土耳其不使用阿拉伯文书写(一百年前,土耳其人还使用阿拉伯文,可后来自创了一套字母体系,坚决抛弃了阿拉伯文),不强迫人们去清真寺,也不阻止女人抛头露面,显得不成体统。在土耳其,戴头巾的女人是少数。

  城市里,处处是花枝招展穿着现代服装的女孩子,她们过着和欧洲一样的生活方式,恋爱、工作、下场子,没有人打扰她们,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好。

  更让正统人士不忿的是,土耳其政府也唯利是图,毫无教义精神。在政府看来,只要能赚钱,一切教义上的原则都可以抛开。

  比如,伊斯兰世界最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如何对待以色列。出于伊斯兰的身份,土耳其也会高调谴责一下这个犹太国家。但这只是个无力的姿态。实际上,在经济上土耳其和以色列打得火热,比对穆斯林国家都铁。

  以色列最缺乏的是石油,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封锁,以色列的石油供应曾经很成问题。这时土耳其充当了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角色,只要以色列肯付账,土耳其总是能从各种渠道找来石油,偷偷地卖给犹太人——有钱为什么不赚!

  阿拉伯人谈起来,无不愤恨地把投机分子的标签如同擤鼻涕一样甩给土耳其。

  不过,这些正统人士虽然谴责土耳其,却又拿它毫无办法。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没有原则的土耳其却把经济搞得蒸蒸日上。它每干一件没有原则的混蛋事儿,就多赚一笔钱,经济也就好上一分,让它更加有恃无恐地继续做混蛋事儿。

  结果,时间长了,土耳其成了周边国家的依赖对象和出气筒,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要骂它。

  

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土耳其有着最辉煌的清真建筑,但土耳其人的信仰却遭到了更虔诚的阿拉伯人的鄙视。

  3

  其实,土耳其的“诨名”不止在阿拉伯世界回响,在全世界,它都是个“投机分子”的典型。它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却又紧盯着所有国家的钱包,估量着能掏出来多少。

  比如,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由于乌克兰危机之后,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不再建设经过保加利亚和东欧的“南溪”天然气管道。

  这条管道已经准备了很多年,原本是为了解决南欧的天然气供应问题。一旦停下来,立即形成了“多输”的局面:俄罗斯的投资打了水漂,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会减少,保加利亚等国家也没有了天然气过境费。

  这个事件中只有一个国家得利了,这个国家叫土耳其。

  由于不建设南溪管道,俄罗斯必须寻找替代性的方案,从黑海海底建设新管道,而管道经过的黑海海底属于土耳其。这样,天然气过境费从保加利亚转到了土耳其,使得土耳其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便利。

  实际上,土耳其政府为这天已经准备了很久,它不停地游说着俄罗斯,希望从俄罗斯的油气经济中分一杯羹。这一次,土耳其如愿以偿了,欧盟国家却吃了个哑巴亏。它们也开始谴责土耳其的投机立场,却又不敢过分得罪它。

  对于西方来说,它们已经默认了土耳其是一个滑头盟友,只有有利益的时候,才会参加联合行动。

  当俄罗斯并吞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之后,西方国家义愤填膺,纷纷推出了制裁措施,他们本希望土耳其也统一步调,参与制裁。可是土耳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个多大的机会啊!当俄罗斯不从欧盟进口食品时,就会转向土耳其的菜地。欧盟没有等到土耳其的联合行动,反而看到土耳其玩了命似的向俄罗斯推销产品。

  不仅是针对俄罗斯,土耳其由于地处交通要道,简直拥有了雁过拔毛的权力。中东到欧洲的陆上油气供应需要经过土耳其或者叙利亚,现在叙利亚在打仗,土耳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了出来。

  在伊拉克内部,一个新的国家正在形成,这就是库尔德人(Kurds)的国家,人们以为,土耳其国内也有很强的库尔德分离势力,本应该反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权。可实际上,土耳其却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背地里欢迎这个政权的出现。原因是:伊拉克库尔德政权掌握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土耳其和它搞好了关系,就可以获得大批的石油过境费。

  

库尔德孩子。库尔德问题是土耳其的一个伤疤。但即便库尔德人,也已经世俗化了。

  4

  欧盟国家看不惯土耳其,在于当它们一犯错时,土耳其就会立即抓住机会乘虚而入,让它们看上去像个傻子。更可怕的是,就算它们没有明显的错误,土耳其也会用小动作挤兑进来,你怎么推都推不出去。

  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前,销往欧洲的制假窝点在土耳其。

  欧洲人一直对土耳其的假冒伪劣产品嗤之以鼻,廉价的服装、打火机、小商品,应有尽有。而在欧洲只生产高档货,带着响当当的品牌。

  虽然欧洲人看不起土耳其的次品货,却又不得不使用它们,到最后,反而是这些土耳其货占领了欧洲的市场。

  在伊斯坦布尔,一位西班牙帅哥(他住在法国)采购了大量的土耳其服装,边采购边比划着对我说:这是要冒风险的,很大很大的风险。

  据帅哥说,法国机场的边检只要一听说某位乘客是从土耳其来的,就会腾地跳起来,准备好剪刀和POS机,狞笑着玩命检查他的行李,如果从行李里翻出了来自土耳其的冒牌货,就会按照正牌货的价格来罚款,当乘客刷了罚款之后,边检再拿出剪刀,当着乘客的面把土耳其货剪个稀巴烂,让他货财两空。

  不过,对这位帅哥来讲,就算有这个风险,他还是要买土耳其货,因为相对于欧洲货来说,土耳其货太便宜了。而且,他总能想办法逃过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法国的严格检查并没有让制造业回流,更无法阻止土耳其货。结果,法国还是那么半死不活地活在骄傲之中,土耳其仍然心满意足地制造着便宜货。

  在欧洲,目前只有两个国家的经济是正常的,一个是领头羊德国,另一个就是不属于欧盟的土耳其。

  实际上,土耳其拥有着许多令德国人都羡慕不已的特点:这个国家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满街都是几岁十几岁的孩子,在未来拥有着充足的劳动力。这个国家的制造业发达,人力便宜,看上去朝气蓬勃。当欧洲人在为生孩子发愁的时候,土耳其人却想生就生,从不担心人口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

  

主权日。盛装的少男少女。土耳其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

  我们可以把土耳其与邻近的希腊相比较,许多人告诉我,希腊的平均物价大约在土耳其的三倍上下,法定收入也高得多。但是,希腊如今却经历着最严重的萧条,许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相比起来,土耳其在享受着廉价和繁荣的同时,孰优孰劣,人们自有评价。

  有人认为,土耳其是一个没有染上欧洲病的欧洲国家。它的宗教虽然仍然是伊斯兰教,可生活方式却逐渐欧洲化了,不过,它又没有过度的经济保护措施,没有失调的福利政策,使得它可以甩掉包袱,发展经济。

  5

  土耳其的投机不是从现在才开始,这个政策已经奉行了一百年。

  土耳其政策的核心是:只要对自己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就永远不挑边站队,而是一团和气地周旋于世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项政策被它的老总统伊诺努玩得炉火纯青。当时,英国人和德国人在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而土耳其却与德国和英国都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快乐地做着生意。

  德国人从土耳其采购大量的战略物资运回德国。而英国人为了防止德国人买走,只好抢先把这些物资买下来,可是,由于路途遥远,英国人买的东西无法运回国,只能先在土耳其租个仓库放起来。

  于是,土耳其创造了一个奇景:战争中,英国人最需要的就是硬通货,可他们在土耳其却用硬通货购买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继续存放在土耳其。这就像故意往土耳其砸钱一样。

  对于英国和德国的殷勤,土耳其照单全收,只要它们付账就行。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这样一个滑头,英国人和德国人还不敢得罪,都争相讨好。在波斯(伊朗),由于国王对英国不友好,英国人立马发动政变换了一个国王。可是在土耳其,他们却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这么做。

  更让英国人气结的是,不管他们再怎么讨好,也无法劝说土耳其参战。德国人知道土耳其不想打仗,只要求土耳其不支持英国。而英国人却指望土耳其人向德国宣战,和美国人一起,向土耳其施加巨大的压力。

  对于英美压力,土耳其却心知肚明。它只问一个问题:如果土耳其向德国宣战,德国就会像对待南斯拉夫和希腊那样,立即入侵土耳其,将它碾碎。到时候,英美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对土耳其提供保护?

  答案是明显的:英美无法把战线拉长到土耳其,更无法提供保护。他们急迫地想让土耳其参战,只是希望牺牲土耳其,来牵制德国的另一翼,为自己争取时间。

  土耳其不想当牺牲品,于是聪明地拒绝了。直到战争末期,德国必败无疑了,不宣战就无法首批加入联合国,土耳其突然来了劲,对德国宣战,参与了打死老虎的行动。

  在整个二战期间,土耳其以最明智的态度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却几乎没有遭受损失,不管在欧洲还是在亚洲,都可谓一个奇迹。

  不过,土耳其并非一直当缩头乌龟,一旦威胁到了它的实质利益,它会迅速做出反应。

  冷战时期,土耳其处于苏联和东欧的包围圈中岌岌可危,它立刻放弃了骑墙的态度,迅速加入了北约,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不过即便在北约内,土耳其一旦获得了安全,又开始了超然的态度,对于对抗并不感兴趣。

  6

  我曾经好奇地询问,土耳其为什么会形成了现在的性格?这个民族热情、好客、充满了欢笑,在生活中显得满不在乎,可他们为什么能够找到一条如此与众不同的生存策略,让所有的人羡慕妒忌恨?

  当听了我的问题,不止一个土耳其人拉下了脸,带上了沉痛的表情。

  “那是因为,我们经受的教训已经太多了。是历史的教训让我们学会了现在的生存方式。”一个老年人告诉我。

  于是,从他们的回答里,我总结到了问题的答案。

  现代土耳其性格的形成,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提起一战的战败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可其实,一战中最惨的战败国是土耳其。

  在战争前,土耳其还是一个大帝国,拥有着几乎整个的中东地区。沙特的沿海地带、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埃及和北非的一些地方,都属于奥斯曼家族的土耳其帝国。

  战争开始后,奥斯曼土耳其人也抓了一手好牌,它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关系都不错,本可以保持超然的中立。但那一次,土耳其却仿佛中了邪,鬼使神差地加入了德国和奥匈一方,结果,在战争中打过胜仗的土耳其受盟友连累,稀里糊涂成了战败国。

  战争结束后,领土广阔的土耳其立刻成了战胜国的肥肉。这些战胜国在分割德国和奥匈时还手下留情,因为他们同属基督教集团,而对于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国,就毫不客气了。

  于是,在英法等国的主持下,属于帝国的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被分走了。土耳其在欧洲的地盘也丢失得差不多。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除了英法这些老牌国家参与了瓜分,就连希腊这样的“小破国”也占了大片的地方。

  我们现在看到的土耳其包括了伊斯坦布尔和一小部分欧洲领土,再加上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可是,按照一战后的战胜国意图,给土耳其的领土只有现在领土的三分之一,整个欧洲,包括伊斯坦布尔,都要割走。小亚细亚半岛的南部沿海则分给意大利和希腊。至于土耳其东部,要分给俄罗斯(后来是法国和英国继承俄罗斯权利)。

  按照这样瓜分,土耳其就成了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七流国家。其惨状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一个叫做凯末尔的人,这一切都会成为现实。正是凯末尔(后来人们称他为阿塔图尔克,Ataturk,意思是土耳其人之父)的揭竿反抗,将希腊人和意大利人赶走,逼迫英国、法国同意,才保住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土。

  

安塔利亚,海岸上的雪山。一战后,这里曾经被意大利人视为鱼肉,最终被土耳其人夺了回来。

  

安塔利亚,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尔克的雕塑。正是阿塔图尔克塑造了今天土耳其的性格。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土耳其开始信奉一种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尽量不树立任何的敌人,却又和任何势力保持距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游刃于世界的丛林之中。

  正是这样的明智,让土耳其人善于利用一切的机会来发展自己。在阿塔图尔克的领导下,土耳其迅速脱离了伊斯兰教的保守氛围,大力西化,熟悉外部的规则。西化和世俗化运动使得土耳其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泥沼。

  对外部规则的熟悉,使得他们善于利用规则来获得利益。他们不相信任何的许诺,不管来自于共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他们知道,任何的主义当用得过于极端时,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只有从民生出发考虑问题,解决具体的实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世界都为了主义而疯狂的时候,土耳其人却在夹缝里偷偷地笑着。

  

主权日上顽皮的孩童。

  7

  宽松的处境让土耳其人成了最好客的民族。

  虽然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它保持着足够的戒心,但在人与人的层面上,土耳其人却是最友善的民族之一。

  二战时期,虽然土耳其不明确参战,但土耳其各地的使领馆却利用与德国的特殊关系,保护了一批犹太人。

  当叙利亚发生战争的时候,难民向四面的国家逃亡,其余的国家都忙不迭逃避接收责任,又总想多从国际社会要点儿钱,只有土耳其政府宣布不需要国际捐款,它境内的难民营却是组织最高效、最舒适的。直到接收了50万人以上之后,土耳其政府才终于撑不住了,向国际社会求援。即便这样,生活在土耳其的难民还是比生活在约旦、黎巴嫩的幸福多了。

  在我旅游的过程中,土耳其人的好客也处处得以表现。在这里,你不需要任何的戒心,可以拉住任何的人寻求帮助,当有人主动提供帮助时,也不用担心他们有什么别的目的。

  我购买一趟远途客车的汽车票时,花费了95里拉。过了几个小时,另两位游客听说我购买了车票,也让我带着到了售票处。售票员见我来了,连忙对我说:“现在,你们有三个人了,可以享受团队价,每个人85里拉。”他二话不说退给我10里拉。

  在土耳其旅行的日子,是一路上最放松的时刻。在这儿,你很难想象到中东的其他地区还经历着血雨腥风。极端分子正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肆虐,埃及经历着革命的阵痛。

  是的,土耳其这两年也出现了游行,在20世纪之前,土耳其每过十年就会出现一次军事政变,库尔德问题仍然存在。但在这种种的问题中,我仍然能感受到土耳其生活的惬意和舒适,即便它有自己的麻烦,却仍然充当着中东地区的稳定剂,为周围的国家提供了一个转型的样板,使人们相信,不管一个国家信奉什么宗教,只要它遵循世俗化的倾向,都可以为人民和邻居提供一个和平的窗口,成为一片稳定的绿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

  • 广告软文
  • 重复、旧闻
  • 文章质量差
  • 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问题
  • 标题夸张、文不对题
  • 与事实不符
  • 低俗色情
  • 欺诈或恶意营销
  • 疑似抄袭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请勿重复提交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将会减少此类文章的推荐

投诉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未输入评论内容
该评论已关闭!
  • 最新评论

扫一扫
手机上看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