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爆发了那场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双方在争夺统一中国北方的权力。在这次大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袁绍1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袁绍的去世,河北集团四分五裂,曹操趁机占领了整个北方地区。但是在此之后,曹操没有选择西进关中,而是选择了南下,这是为什么呢?
在平定袁绍势力以后,曹操面临着一个选择,西进进攻马腾、韩遂集团,或者南下进攻刘表集团。刘表盘踞今天的湖南、湖北等地,而马腾盘踞甘肃、陕西北部等地。当时谋士贾诩建议先进攻马腾集团,因为这个集团比较弱。而且如果曹操选择南下的话,马腾集团很有可能趁火打劫。其实在曹操南下之后,确实一直担心西北的马腾集团。
不过曹操选择了南下进攻刘表,而不是进攻马腾。首先,当时马腾与曹操属于半盟友的关系。在与袁绍决战的过程中,马腾曾经派兵助战。曹操认为此时翻脸,有点不合时宜。还有就是经济账,西北地区比较贫瘠,即使曹操占领了西北地区,也得不到多少东西。而且北方地区久经战乱,曹操认为当时占领西北对自己的帮助不大。
与西北地区相比,占领荆州地区就不同了。首先,荆州地区没有经历什么战火,经济破坏程度小,人口众多。此外,荆州中部是产粮区。如果占领的荆州,那曹操在人力物力上都会上一个台阶。认真的说,如果当时曹操真的占领了荆州,那么,曹操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统一全国。周边的张鲁、马腾、刘璋等人,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曹操占领荆州北部以后,刘备向孙权求援。此时贾诩的建议时等一等,这样孙权肯定会作壁上观。但曹操没有听从贾诩的意见,他向孙权发出了威胁。结果孙权被激怒了,孙权的家底虽不如曹操,但也算实力雄厚。孙权与刘备联合之后,这已经成了一块硬骨头。东吴名将周瑜的能力也是曹操没有料到的,最终在赤壁之战失利后,曹操选择了撤退。
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荆州南部、西部的大片地区,想一口吃下刘备,已经是不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唯一的扩张路线就只有西进。由于中原地区的能力有限,曹操在休养生息了3年之后,才发动了对马超的战争。由此可见,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占领西北地区之后,曹操集团的实力么有太大的提高,比起荆州差得远。
其实,刘备占领西川以后,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已经基本形成。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曾经酝酿了一个庞大的计划。曹丕计划在10年的时间里,尽量不发动战争,全力发展经济。待国家富足之后,平定东吴、蜀汉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问题是东吴和蜀汉给不给曹丕这个机会,诸葛亮看出了这个问题。所以,诸葛亮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意思是你不打我,我打你,看你怎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