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原味历史 提升史学素养——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为例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的出台, “核心素养”一词迅速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如何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呢?

  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演绎、发展。学习历史,首先应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厘清历史脉络,科学分析历史特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教学就是借助 “历史”与 “现在 ” 互动,正确辨析舆论和共识,既要善于回归 “常识” ,让历史的原味呈现出来;又不囿于“常识”偏见,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和有效的概念知识、程序知识、态度信念知识,进而养成个性人格。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追求本真的过程,包括学生思维的本能反应和情感的自然流露,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相反的方向发展,前者由强到弱,后者由小到大。

  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课为例,如果没有建立在充分史实的基础上,而呈现“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清朝战败主要是腐败导致的”等定论性结果,就会给学生留下历史事件发生是 “常量化、固定化”的错误印象 。有鉴于此,笔者把本课内容分为三个篇目展开教学:一 是 “大国”之殇、二是思社会之痛、三是看民族觉醒,三个环节均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托,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原味,从思维的起点出发,让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

  一 、 史实需要做真——品味细节,感受原味历史

  细节往往是具体的、感性的,用具体彰显抽象。史料是历史的因子,注重史料细节的描绘,让历史呈现原有的味道。品味原味,方能反映历史发展的全貌,领略历史真实意蕴,这样得出的历史结论才具有真实性。

  例如,本课第一篇目:忆—— “大国”之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学者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一文:“第一篇彼我形势 ,略陈了现今 (战前中日双方)战前的形势,概论了制订进取计划之必要;第二篇作战计划,论述了作战必胜之要领,明确日本的作战部署;第三篇善后,深入检讨将来之利害,包括分析世界各列强及清廷对日反动战争后的反映,制订最有利于日本的作战计划。”略真实呈现了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所做的详尽准备,让学生感受到战前充满火药味的气息,“蓄谋已久”的结论已悄然呈现,同时,对战争的结局也有了一个预估的判断。

  二、学生需要求真——神人历史,展示真实自我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有交流就需要倾听,要倾听就需要等待,要等待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和包容之心,学生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思维之花才能开的更艳丽更持久。就历史学科而言,要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 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从而树立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学科精神,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例如,本课第二篇目:思——社会之痛。主要分析近代中国 “大国”之殇的原因。以学生的起点为抓手,以史料为依托,精心组织教学设计,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又突出思维的有效性;既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质疑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让学生在史料研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组材料从世界发展的宏观背景入手,让学生从数据中感受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拉大了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从而得出 “中国是工业革命时代落伍者”这一结论;接着引入旅日学者宗泽亚《清日战争》一文:“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认同那些惯用的 ‘身临绝境 ’、 ‘弹尽粮绝 ’、 ‘敌强我弱 ’、 ‘被迫撤离 ’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 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以及八年抗战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把社会之痛的病因由国际转向国内,通过呈现四组材料:一是战争中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二是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两场改革运动;三是冯玉祥《我的生活》中国民对参战的态度;四是1876年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关于改革服装问题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战争的败局既是时代的差距,更是中国自身的弊端所带来的,如:近代化进程的迟滞、政府的腐败、民众的国民意识单薄和士大夫观念的愚昧。

  

  三、教学需要情真——立足时代,追寻学科之魂

  历史学科独特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历史背后的价值引领和价值担当上,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要紧的不在于昨天如何,而在于今天和明天会如何,,这是历史教育 “以史为鉴”的功能所在,也是历史教育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例如,本课第三篇目:看——民族觉醒。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 “改变 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去思考。中华民族危机越深,探索文明的步伐也就越快。学者裴钰在《改变中国》一文中提到:“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 “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从学科内容的源头出发,才能感受原味的历史;从学生的基点出发,才能追寻本真的课堂,只有进行潜移默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让课堂带有灵魂;只有跳出历史 “何以如是”的价值旋流 ,才能感晤历史的 “看待如是”,凸显历史学科 “致用”的功能,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体现历史学科关注现实的情怀,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10期第32-33页

  作者:杭志明任职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2002年获得教坛新秀称号,2006年获得教育能手称号,2014年获得学科带头人称号。

  小编:大鱼(周四)

  微信号:Pxy_luckygirl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