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上位史:一场CEO、股东、散户之间的对决

  编后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的是司马代魏的故事,人们对此大多耳熟能详,然而对其后的政治逻辑就所知不多了,这或许受制于魏晋时代史料相对匮乏。

  关于魏晋嬗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陈寅恪先生的研究。陈寅恪认为,这是儒家大族和法家寒族之间的争斗。曹魏政权代表的是法家寒族的利益,司马集团则代表儒家大族的利益。

  展开来讲,就是魏晋嬗代是东汉末年士人与宦官斗争的余绪,由此它不是一次单纯的易姓革命,而是两个不同性质统治阶级之间的更替,西晋立国之后所施行的孝治天下、分封诸王等措施皆反映出儒家特质。魏末政治的实质是曹、马两党的斗争。

  陈寅恪的结论对于后世的研究有发凡的意义,此后关于魏晋政治演变的研究大多笼罩在他提出的分析框架之下。

  青年学者仇鹿鸣先生在《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一书中的研究,基本推翻了陈寅恪先生的结论。

  首先,司马家族是儒家大族吗?

  仇鹿鸣通过对汉魏时代河内郡的社会生态的考察,探讨了司马家族作为地方大族的文化特征,修正了将司马氏定义为儒家大族的传统观点。在仇鹿鸣看来,司马家族仅是“诸生”的身份,并没有在两汉已降经学世家的谱系中占据一个显要的地位,其发迹是通过乡里网络的帮助,才得以在曹魏政权中暂露头角的。

  其次,魏末政治是曹、马两党之争吗?

  正始十年(249)的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的起点,到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受禅,共计历时16年。曹魏元老对于高平陵之变和司马炎受禅的态度并不一致,支持或同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推翻曹爽的人,大多都不支持后来司马氏取代曹魏。这表明,魏末的政治演变不能简单的划为曹、马两党之争。

  魏晋嬗代,仅仅是一场异姓革命,而非两个不同性质统治阶级之间的更替。鼎革之后,曹魏政权的关系网络基本被司马政权承继下来,两个政权的基础完全一致。

  历史的归历史,现实的归现实。

  参考资料

  (唐)房玄龄《晋书》、(晋)陈寿《三国志》、(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等。

  铲史官年度良心大作&首部实体书《权力脸谱:金銮殿内的游戏规则》已经上市开售啦!高居京东历史新书销售周榜第一名!十几位皇帝的宫廷秘史被铲史官无情铲出!三百多页超厚!而且,随书附赠精美小别册+京东独家签章阅读原文”。

  说明

  买到书以后,如果发现有任何印刷错误,请联系出版社免费调换,联系邮箱:649722774@qq.com。邮件格式:1、标题:《权力脸谱》印刷错误。2、购物小票或订单号+收货姓名、地址、电话。3、印刷错误之处的照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