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老照片 | 我的姑爷爷感化两名特务头子,荣立一等功并提干

  

童振同志戎装半身像

  姑爷爷成功感化两名特务头子

  我的姑爷爷童振,出生在豫西南平顶山叶县辛店镇,此地出了很多英雄事迹,张乐行的捻军同太平军一起在此抗清,1912年,白朗在此拉开了反抗袁世凯独裁的“白朗起义”。

  姑爷爷生于中华民国15年(1926年)从小受苦挨饿,经历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今年91岁。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今年是我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收集整理有关姑爷爷的旧事,已保留这段尘封的历史。

91岁的童振同志在家近照

  姑爷爷是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的,老家叶县从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起,就一直为一线部队输送兵员和支前人员。姑爷爷的兵种是炮兵,那时候所谓的“炮”,是日式六零炮和美式八二炮。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凭着小米加步枪,在徐州大战取得决胜,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后来,姑爷爷随大部队南下渡江,拿下武昌,逼近长沙城下,见证陈明仁长沙率部起义并接收整编。目睹国民党大馈退,参与围剿白崇禧的衡宝会战。再后来,大军一路进入广西,扣门云南,见证卢汉昆明起义。新中国成立后,驻守当地,参与剿匪。一批横行乡里的土豪恶霸反动乡绅落草为寇,草菅人命,与新政权为敌。败退前,蒋介石花重金在昆明高校招募了一批学生,培养为特务,在后方伺机破坏。他们把身份改为起义国民党军,混进整编队伍。

  由于连年战事,我姑爷爷所在连队减员严重,一直未充分补充,后大军进驻云南后,有了机会从国民党起义部队中补充人员,爷爷作为一班长,去挑选了两名军人带回班里。殊不知,两人竟然都是国民党学生特务。两人中一人高大英俊,一人粗糙肤黑。英俊者杨向文,国民党反动组织“地产党”组织委员,死硬分子。粗糙黑脸者何书堂,国民党反动组织“地产党”支部书记,胆大心狠。

  姑爷爷把他们带回炮班并分派工作。当时已经有陆军110毫米野战炮一门,八二炮一门,六零炮若干。装备精良,奈何西南多大山,重炮运不上去。就滞留后方休整,为剿匪部队提供远程炮火覆盖。这个时候出事了,一月之内,姑爷爷所在的团里,一连炊事班烧饭大锅被人下毒,二连食物饭菜里被人下毒,三连的水井被人投毒。战士被紧急送往战地医院救治,团领导着急了,说要彻查。结果查了一段时间,未果。后来姑爷爷连里的一门野战炮瞄准具被破坏,固定锚的螺丝钉也被拔掉。失去作战能力,团领导收到报告,焦急万分,直言:谁能查获破坏分子,授奖一等功。姑爷爷自告奋勇去调查,结果招致一群连级别领导的质疑,姑爷爷默默走出指挥营房。回到宿舍,姑爷爷思想前后,最终无数个不眠之夜后,锁定了他新招募的那两个人。

  姑爷爷分头展开调查工作,首先是杨向文,此人受过教育,滴水不漏,结果一番谈话交流后,姑爷爷建议暂时放下。而何书堂,一向沉默寡言,一天下午,姑爷爷带他到了山上的一座禅寺,在院里的一棵大树下坐定。平时不抽烟的姑爷爷递出了烟,何书堂接过来,默默的抽着。那个下午,姑爷爷避开敏感话题,谈了很多关于战士情谊和我军俘虏政策的话题,最终说出重点:“我怀疑你是破坏分子,在犯错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蒋介石给不了人民幸福生活,同样也给不了民族的未来。投入人民中去,迎接新政权才是最好的出出路。”

  没想到,一番开导后,何书堂承认了自己的特务身份,并坦白蒋介石先是金条大洋收买,然后把他们带到国民党组织的党校里,开始进行一系列所谓的“学习”,最后,就让他们集体入国民党,并组织了“地产党”特务组。一批人协助土匪残害群众,一批人就装扮溃败的国民党士兵,最后起义,混进战俘的队伍里搞破坏。而杨向文却一直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最后姑爷爷推荐杨向文参加师里组织的党员教育班,每天听的是解放前当地发生的血泪故事。

  后来,毕业典礼后,何书堂回来见到我爷爷,一向坚忍的他不住嚎啕大哭,边哭边说:“童班长,我对不起你啊!”姑爷爷安慰说:“向文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给你做主。”杨向文彻底崩溃了:“班长,我是个必死的坏人,我死了,你不要为我伤心,在一连,二连战士们锅里下毒的是我!在井里面投毒的是我!大炮的瞄准镜还有固定锚的螺丝钉,也是我偷偷拧下来,扔到老乡的牛圈里的,我是个混蛋,我就是国民党的特务啊!”

  

  作者与姑爷爷童振合影

  后来,姑爷爷给两人担保,带领何书堂、杨向文自首。经司令部研究,两人受到了遣返原籍,交由保甲(乡镇)改造的结果,得以保全性命,新社会的阳光最终驱走他们身上的阴暗。

  最终结果,当年爷爷获得了一枚一等功英雄勋章。团里那些质疑我爷爷的同志大跌眼镜,团长由衷说道说: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班长,竟然能做思想工作,决定委任爷爷为排长。

  至此,士兵童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加上心理感化教育,正反两名特务头子,破获蒋介石地下特务组“地产党”。

  这一年是公元1951年,爷爷26岁,那年驻地里的五星红旗和今天一样的鲜艳夺目。

  作者:王贺兰;

  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