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清政府的留美官费生榜单

  

  出国留学,早在清末就已出现。那时还是新生事物,竞争远比现在要激烈。许多人因此改变了一生。

  作为海归的前辈,胡适先生在《追想胡明复》一文中,曾讲过一件自己亲历的出国考试发榜的趣事:

  宣统二年(1910)七月,我到北京考留美官费。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榜尾倒看上去(因为我考得很不好),看完了一榜,没有我的字句很失望。看这头上,才那一张“备取”的榜。我再拿灯照读那“正取”的榜。仍是倒读上去。看到我的名字了!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我再看上去,相隔很近,便是我的名字了。我抽了一口气,放下灯,仍坐原车回去了,心里却想着,“那个胡达不知是谁,几乎害我空高兴一场!”

  这个胡达,便是胡明复,后来和胡适同船赴美,同进了康奈尔大学,成为胡适的好朋友。

  “留美官费”,又称“留美国赔款官费”。这“赔款”即是庚子赔款。庚子(1900)那年,八国联军侵华,打进北京,后逼着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仅“赔款”一项,就按当时中国人口总数每人白银一两,计上四亿五千万两,四厘计息,分三十九年本息付清,共计九亿八千多万两。后来,英、美等国宣布将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退还”,用作在中国兴办学校、图书馆、医院,及设立各种学术奖金,或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美国于宣统元年(1909)开始退还庚款,当年就选派了第一批留美官费生。胡适这一年考的是第二批。

  这一年,胡适还不到二十岁。1904年离开故乡绩溪到上海求学,后考入上海的中国公学,又转入新公学。后因学校解散,他不愿回老公学,又不想回家乡,就寄居上海,前途不明,忧愁苦闷,遇上一班“浪漫的朋友”,一起胡混。吃喝嫖赌,都学会了。后来闹出了“酗酒闹事,殴伤巡捕”而被关班房的事件。这件事,对胡适刺激很大,想起对慈母教诲的辜负及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名句,下决心痛改前非,北上考官费留美学生,脱离这班酒肉朋友,结束他“个人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当时胡适两袖清风,穷得连蚊帐都买不起,还欠了一些债,哪里有钱到北京应考?即使考上,自己出洋了,哪里有钱供养母亲?后来,他的好友许怡荪,力劝胡适摆脱一切去报考,还答应代他筹措经费。他的另一个好友程乐亭,赠送胡适二百银圆作路费。他的族叔胡节甫答应为他筹款并照顾家里生活。在这些人的规劝和资助下,胡适才得以安心读了两个月的书,然后顺利北上,参加留美考试。

  考试分两场。头场考国文和英文,胡适考得不错。国文试题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他做了一篇乱谈考据的文章,开头上说:“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规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这其实是胡适的一时异想天开的考据,不料正好遇上批卷子的先生大有考据癖,对胡适的文章特别赏识,批了一百分,英文考了六十分。头场平均得八十分。第二场考理科,考得不好。最后平均分五十九点多,离及格还差一点点。幸亏这次考试出洋有七十个名额,考得好的不多,胡适总算侥幸,考取了第五十五名。

  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考学放洋,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他对此事十分关注。后来他在同榜的竺可桢那里看到了当年油印的“第二次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学生榜”,并得到了抄本,李敖的《胡适评传》卷首处,印有赵元任所藏榜文照片,共五张,在第四、五张上,有胡适在1934年3月27日手写的跋,开头一段说:

  民国廿三年二月我在南京竺可桢先生家中看见他保存的这张油印榜文,我托他重抄一份寄给我。寄来之后,我又托章希吕先生重抄一份保存在我的日记里。中国政府最早派遣留学美国的学生四批,其姓名履历都保存在徐雨之的年谱里。我盼望这张榜也可以长久保存,为后人留作一种教育史料。

  胡适先生生前绝没想到,在清官档案中也保存着一份榜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