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怯懦的实践:王莽理想主义改制的失败

王莽作为儒家一派的钜子,代汉而立,创建一个庞大而崭新的帝国,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与一般帝王相比,王莽有超越现实利益的更大的政治抱负,他斩获帝王的权力,目的是能够把经学家学说付诸实践,创建一个平等安宁、快乐理想的社会。

王莽做了皇帝以后,根据儒家的经义,开始了他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据《周礼》,将很多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如果说,王莽的政治改革只是改朝换代的形式,那么,他的经济改革则比较全面而深刻

新莽铜诏版,王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九行

为消除西汉末年普遍存在的土地兼并等弊病,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王田制”,类似于周代的井田制度,将全国土地国有化,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国有后重新分配,没有耕地的农民,由政府分给耕地。具体规定是,一对夫妇耕地一百亩,不满百亩的,由政府补足。“王田制”本意无疑是善良的,就是要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经济秩序。

为了逐步实现人人平等,王莽开始禁止奴婢买卖,以此扼制奴婢数量的扩大,倡导平等,重建和谐社会秩序。

五均六筦”政策也开始全面实施,这同样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五均,即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王莽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设立五均官,由政府来控制物价上涨,防止商人操纵市场。

六筦,就是酒、盐、铁器由国家专营,由中央政府统一铸币,经营山上水中的资源国家要收税,以及五均赊贷。这项政策的目的当然是增加国家财政。

新莽嘉量

尽管王莽改制的政策都是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无法解决的难题。改制的软弱和多变,不仅没能解决已有的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矛盾。

随着形势的改变,王莽已渐渐由万众拥戴而变为万众背离。由于王莽改革的全盘失败,原先的圣人王莽几乎已成全民公敌。

人心思汉,民间出现了很多刘姓将再次称帝的说法,“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无疑暗示着人们已将希望转移到已经是新朝国师的刘歆身上。刘歆早在建平元年(前 6 年)为了避哀帝刘欣的名讳而改名刘秀。在种种暗示之下,这位与王莽有着共同理想的大经学家竟然参与了废除王莽的兵变

新朝地皇四年(23年)七月,大经学家刘歆因兵变事情败露而自杀。他是新朝的国师,号嘉新公。

刘向(左)与刘歆(右)父子

刘歆,字子骏,西汉末年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是沛人(今江苏沛县),西汉皇族,汉代古文经学的开创者,中国经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与父亲刘向同校皇家藏书,后来子承父业,汇集六艺群书,分类撰为《七略》。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目录著作,在学术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王莽和刘歆这两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也会把自己的理想添加到古文经学之中,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他们对西汉末年混乱的社会秩序、残破的国家制度失望了,厌恶今文经糅杂百家和对政治的妥协。于是他们以古文经学为基础,规划了理想的政治蓝图刘歆是设计师,王莽是实践者

刘歆的死,对王莽打击巨大,因为两人有几十年情谊。此时的王莽“军师外破,大臣内叛,左右无所信”,从此终日借酒浇愁,几乎不吃东西,读书累了,就靠几案而睡。

改革集团内部分裂,加速了新莽政权的灭亡。新朝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分裂了王莽的尸体。新朝灭亡后,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晋惠帝元康五年(295 年),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决定王莽命运的昆阳大战

王莽死了,经学家的理想从巅峰坠落,他们的政治实践也戛然而止。

一个王朝如一个人的生命,诞生以后,终会有寿终正寝那一天。西汉王朝即是如此。与西汉相比,王莽的新朝一世而亡,可谓是早夭。今天我们探讨王莽的失败原因,也许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对王莽的失败,史书上的评论大体相同,一般都归结为改制无方、食古不化、人心思汉等。然而若综合分析,应该说,王莽失败的原因是多重的。

客观原因来说,王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西汉末年人口自然增长加速,带来了大量社会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结果是流民数量暴涨,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破坏。以前,在解释王朝兴废原因时,我们过多强调阶层的对立与矛盾,其实,在耕地面积基本固定,生产方式无革命性改变的情况下,人口激增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承受之重

此外,自然灾害也加速了王莽的失败。黄河在历史上一共有九次大改道,第一次是在春秋时期,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决口改道。

黄河决口成灾,在汉代并不少见,但这次决口形成了改道,显示出这场水灾的严重,而更严重的是,在人口极为稠密的关东地区,大量耕地被毁。这给了王莽政权最致命的一击。

祸不单行,与水灾相伴又有旱、蝗、瘟疫等灾害。新莽朝的农民起义,大多集中在黄泛区,自然灾害愈重的年份,起义的声浪也愈高。

  

主观原因来说,王莽代汉而立,其实是以王莽为中心的儒生集团的一场政治实践。作为儒生,王莽有与传统文人相同的性格缺陷

其一,习惯把理想当作现实。班固说“莽诵六艺,以文奸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莽诵读六经,借以包装自己的谬论。班固的评说是不对的。王莽不过是把梦当成真而已,所以他的改革措施只看到改革社会的必要性,没有顾及社会现实的可能性,所以,好梦难以成真。

其二,做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王莽的改制多朝令夕改,遇到困难时,缺乏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地皇三年(22年),各地农民相继起义,“天下溃畔,事穷计迫”,王莽于是彻底废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即位以来不便于民的诏令也都废除,可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灭亡。因为“口惠而实不至”,所以“怨灾及其人”。

其三,过于相信自己,而疑心过重。在王莽代汉的过程中,刘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王莽做了皇帝后,便对刘歆有了防范,弃之不用。弃用刘歆,昭示着汉末儒生集团的分裂。与秦始皇一样,王莽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事必躬亲,很难容人、任人,也许过于勤勉,不善于用人,便很难做一个好皇帝。

  

新莽铜环权

改革本身来说,通过对其具体政策措施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问题。

首先,改革的蓝图就有很大问题,改革的目的和手段相互抵牾,难以统一。汉代经学比较注重社会秩序,对国家与制度则重视不足。这一倾向在古文经学中的表现更为明显,王莽恰恰是古文经学的巨擘。所以王莽改制的顶层设计,其根本目的是社会的整合,不是国家建设。可是,事实上,整合混乱的社会秩序,必须以完善国家制度作为起点。

王莽的“王田制”,将全国土地国有化,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其意在于消除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经济秩序,本意是善良的,但这一善良政策注定会失败。原因很清楚,西汉末年,大土地所有者基本是身份性地主,作为官僚,他们充斥于各级政府之中,是土地国有化的最大受害者,所以,这一措施必然引发官僚集团集体反弹。结果,王莽既没有能力兑现耕者有其田的承诺,又触犯了官僚集团的特权利益,损害了自己的政权基础。

王莽禁止奴婢买卖,立意是要扼制奴婢数量的扩大,倡导平等,重建和谐社会秩序。但这项措施却上下不得人心。禁止奴婢买卖,必然危及官僚、豪强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平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王莽的“五均六筦”政策,从内容看,如果能够施行,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官僚集团的支持,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贾来推行,这样,反而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集团

王莽的改革过急过速,一有想法,便要全国推行。为了保证改制落实,还辅助以严刑酷法。这种不经过试验,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的改革,结果往往是朝令夕改,引发更多的社会混乱,改革的结果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此外,新莽时期,还多次发动与周边民族的战争,这些战争,没有起到用外部民族矛盾缓解国内社会矛盾的作用,反而因强征暴敛,更加激化了国内矛盾。

  

山西王莽岭

王莽改制失败了,王莽死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在实践中失败了。但是,我们应该肯定,王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我们还可以从斑驳的历史记忆中,从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怯懦的实践中,得到一些经验、一些教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孙晓

我们不同意用班固等传统史学家所谓的“王莽篡汉”来概括这段历史,就如同我们不同意正义或正统必须用鲜血换来一样。我们不怀疑王莽代汉有他个人的主观诉求,但也应该看到 , 他所处的衰败时代,需要革故鼎新 ; 他所代表的儒生队伍,需要新的政治实践 ; 他那个社会的人民,也渴望圣人的诞生

读《汉书• 王莽传》,我们可以看到班固在评判王莽时的踌躇与犹豫,他甚至隐约假设,若是王莽一直像在成、哀之际那样,“勤劳国家,直道而行”,一定会成为经学所称颂的贤相名臣,百世流芳。我们无法推测王莽心路的变化。我们只是相信,有理想的人都是很自信的,但是,当他把自信当作能力的时候,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