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毅递情书”的女兵逝世,解放后曾主持北京四中改革

撰文|卫张宁

  据《青岛日报》报道,新四军江苏丹阳籍女兵、青岛市教育局原顾问陈模于7月23日11时22分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8岁。

军人出身的陈模,其实是教育界的一位资深人士。在赴青岛工作之前,她已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还曾担任北京四中党支部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陈模历任南京市立师范党支部书记兼教导主任、上海华东海军文工团政治指导员、北京四中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青岛市任教育局副局长等职。

在北京四中工作期间,她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建立校办工厂,在校内建设游泳池等等。军中高级将领还赠送四中大卡车和步枪,以便民兵训练使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四中在教育、劳动、体育、卫生、党支部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除了社会职务之外,陈模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陈毅元帅夫人张茜和粟裕大将夫人楚青的闺蜜。三人的情谊正是在新四军部队中结下。

  左起依次为楚青、罗伊、陈模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大门口

生于1920年的陈模是新四军较早的女兵之一。1938年6月22日,新四军一支队在延陵镇召开群众大会,18岁的陈模也赶去了会场。听完司令员陈毅的慷慨陈词后,心情激动的她当即决心参军。

随后,陈模与母亲谎称找到了工作,便和另外三位女同学一起前往新四军驻地。面对陈毅“当兵可不是闹着玩”的疑问,陈模的一句“不怕死,怕死就不来了!”让陈毅当即决定征收这四位女兵入伍。

  1939年春节后,陈模被调入新四军军部速记班学习。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位挚友:张茜(后为陈毅夫人)和楚青(后为粟裕夫人)。三人情同姐妹,陈毅写给张茜的情书,是陈模代为转交。两人结婚前,也是陈模偷偷打扫了陈毅的住房,并为两人布置好了婚房。

左起依次为张茜、罗伊、陈模、楚青(陈毅摄)

1940年,陈模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炎结为夫妻,刘炎后来患病去世。1951年10月,经粟裕介绍,陈模和时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训练处教育科长周乐亭结婚。婚前,陈模向周乐亭提出了一个要求:她和刘炎的孩子婚后不改姓,仍然姓刘。周乐亭欣然答应。

  尽管人生历经坎坷,但陈模始终保有坚强的意志。其实早在参军之前,她就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胆识。抗战爆发后,苏州沦陷,陈模就读的学校也停课。1937年12月11日,家乡丹阳城被炸,陈模和母亲逃难至延陵镇。

  没过多久,当地一户有钱有势的绅士潘家派人上门说媒,并放风说:“先礼后兵,同意的话,花轿迎娶;不同意的话,就抢亲。”当时的房东很替陈模担心,她却说:“你们不要害怕,我只有一条命,大不了我与他们拼了,如被抢去,我砸他的锅,放他的火,宁可一死,也不嫁他。”

年轻时的陈模

  事实上,就在参军后不久,陈模就经历了第一次生死考验。1938年9月的一个早晨,新四军一支队遭遇了日军的“扫荡”。陈模陪同受伤的战友在树林中隐蔽时,又遇上前来搜索的日军。

  她向战友提议先躺下装死,约定“即使被刺刀刺中也不能出声”。说完后就往脸上抹了几把血,侧身躺在地上。日军踢了她们几脚,见没有反应便离开了,三个女兵因此躲过一劫。正是这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愈发锻炼了她坚毅的性格。

  离休之后,陈模依旧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了《陈毅司令过生日》、《新四军中的抗战女性》、《我所认识的粟裕将军》等回忆文章。即使是在生病住院期间,她也没有停笔,撰写了各类文章30余篇。

  

  谈及自己写作的初衷,她说:我写回忆录对自己也是个教育。每写一篇文章,当年那可歌可泣的情景,那一位位可敬可爱的首长、战友,随着一行行的文字,又展现在我的眼前,有时想着写着,情不自禁,泪水夺眶而出,常常右手握笔,左手拿着手帕,边写边擦眼泪,一直写到深夜。

  “我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是党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我的生命。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想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那些牺牲的战友,作为幸存者,在晚年能继续为党做些有益的工作,是应该的。”这样一种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诺言的精神,无疑值得每一位党员学习。

  资料来源:《铁流》、《党史纵横》、《大江南北》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