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日本盟国!却在抗日战争中帮助中国!并主动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高峰时期,军队的规模也是空前巨大的。而这些兵源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一下子继续扩充到了最高600多万的军队,武器的消耗与损耗使得当时作为一个农业落后的中国在低端的工业水平下根本难以应付如此数量的军队。使国家不得不大量从外进口武器,而中国当时在世界上是比较难以买到武器的,一是国际上的形势,二是日本大量的抢占中国各个富裕城市使得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压力十分巨大。

  

  正是明白中国十分落后的工业能力,日本于是就有了三个月结束中国战争的信心。各位还记得光是淞沪战争,日本人就打了三个多月,在正面对阵中日军并没有取得多大优势,后来更多的是用偷袭的方式才使得中国军队奉命撤退的。其实除了中国军民坚定抗日决心,其实还有一个来自“轴心国的盟国”。

  

  而这个盟国就是那个在一战中战败的德国,德国在战败后,国家是一片破败景象,在中国已经失去了青岛这个殖民地,于是,德国如果未来想要对外用兵,那么就得和中国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德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军事实力,另外还有为其服务的军事工业实力。于是,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德国产品也急需要国外的市场。最早德国的目光投向了苏联和南美国家,这就使得二战后逃亡南美的德国人非常多。

  

  在九一八事件后,国民政府已经看清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和国际社会的无能,于是也加紧发展自己的军工厂和军队建设。于是,国民政府计划建立起码30个新式整编师,1个培养军官的教导部队,多个重炮部队。但是,中国当时的工业能力要保持这些新军队的武器装备是非常难的。就在这个时候德国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注意,当然这个还是有些历史上的前提,德国曾经参加了那次三国干涉日本还辽,后来也是在美国之后,承认国民政府合法性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在1921年的时候德国全部废除了近代与中国人签订的切不平等条约。

  

  就在1923时,孙中山先生就主张和德国建立平等的外资关系,同时希望能借助德国的技术和工业能力为中国的军事工业所用。由于当时的德国自己还是个战败国,对国民政府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一直到了希特勒上台的30年代时,德国自己也在准备开始武装起来,而中国江西的钨也是德国所需要的重要工业源料,很快在这种各有所求的大背景下,双方开始进行了武器交换矿产的国际贸易。

  

  此文章为边关急报原创,欢迎订阅!如您有感兴趣的题材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