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总想着将台湾卖给荷兰?

康熙时期,实现了中原的统一,而台湾则孤悬海外,由郑成功家族据守。对于台湾岛,康熙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一直想把台湾卖给荷兰。那么,康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台湾岛)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 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其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

1628年闽南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垦荒定居,各地逐渐形成许多村落,台湾自此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

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 早年以厦门为根据地起兵抗清,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延平王,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 清朝康熙年间,已经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于是开始谋划收复台湾。

但是,在收复台湾期间,康熙有一个奇怪的想法,要把台湾卖给荷兰。

(康熙)

根据史料记载,满清统治者是陆地思维模式,觉得台湾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什么用处,朝廷里的大臣们认为台湾是“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纹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 ”,甚至包括当时有名的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管理台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想把台湾又送给荷兰人,所谓“ 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即为荷兰有亦听之 ”。

康熙也是这个想法,因为荷兰曾经侵略过台湾岛,希望清朝能与荷兰出兵,灭掉郑氏,然后把台湾作为战利品给荷兰,来换取前朝遗民的彻底灭亡。

在清廷与荷兰联合出兵灭郑协议的一部分中,有“客服金,厦两岛后,联军应驰往台湾,攻取此岛后,清军应将该岛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与荷人,以供荷人居住” 。

(施琅)

但是,有一个人反对这事,就是负责攻克台湾的施琅。

施琅向康熙提出了台湾 “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听施琅这么一说,康熙才断了把台湾卖给荷兰的念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

最可笑的是,台湾打下来后,北京的皇宫里,康熙皇帝和大臣们展开了一场“是弃是守”的争论。当然,最后康熙还是下了决心,不能让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于是开始经营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