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那么多四川军阀都起义投诚了,杨森为啥没选择投诚?

解放前,看着蒋介石大势已去,纷纷选择了投诚。那么,杨森为什么没有选择投诚呢?

(杨森)

杨森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1904年,年仅22岁的杨森入读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堂。他和刘湘、唐式遵、潘文华等是同学,这些人后来形成以刘湘、杨森为首的“速成系”四川军阀集团核心人物。后来,杨森暗中投靠北洋军阀吴佩孚,立志争霸四川,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军阀混战。

杨森在吴佩孚的有力支持下,卷土重来,占领了重庆,而后又克成都,将熊克武等逐至川南。1924年5月,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督办,杨森成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

杨森事业达到顶峰,他雄心勃勃吼出“建设新四川”的响亮口号,推行“新政”,一、修建马路;二、开辟公共体育场;三、成立通俗教育馆;四、提倡"朝会"等措施。杨森推行"新川政",在四川诸多军阀中独树一帜,许多人认为这是历史进步,大夸杨森有魄力。但由于他一些作法横蛮,不合理,比如连老百姓不修指甲,穿长衫都要遭惩罚,自然也遭到不少人讥笑、反对。

杨森虽然高呼反封建,解放妇女的口号,实际他也真正做到了在四川解除妇女缠足等好事,但他却名娶了好10多个小老婆,实在令人觉得他所谓的做法只是一种形象工程罢了。老百姓私下开玩笑说:“杨军长,提倡妇女要解放,娶了几个小婆娘!”杨森还是改不了旧军阀的陋习。

(杨森)

杨森也有悲壮的一幕,抗日战争开始后,杨森摒弃前嫌,结束四川境内的混战,决定带着部队出川抗战。1937年9月1日,第20军从贵州出发,奔赴淞沪战场,20军沿着湘黔公路徒步前进,每天都要翻越100多公里的路程,晚上宿营还要打草鞋。20军一直徒步行到湖南辰溪,才乘船从洞庭湖到长沙,原本这段路一般要两个月才能走完,但20军也只用了24天。

杨森部刚出川即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全军在大场血战5昼夜,守住了阵地,直到韦云淞的31军和叶肇的66军接防。而所率川军18000余人,伤亡高达7000余人。

(蒋介石)

1949年5月,杨森兼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全国解放前夕,有人动员他反戈一击,把蒋介石扣起来向共产党献礼,免得流亡异乡。他哭着说:“就像当年不能背叛吴子玉一样,现在我也不能这么做。”

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杨森还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但是,身边的军阀已经起义投降,杨森也开始运作。二野进军到湘西时,电台收到了杨森发给刘、邓的一封明码电报,表示要起义 。柴军武收到此电后,向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做了汇报。刘伯承说:“千万不要这些人,别理他!你们做起义工作,不要找这些人!”

当年,刘伯承和杨闇公领导顺(庆)泸(州)起义时,遭到反动军阀刘湘的残酷镇压 。杨、刘争取杨森支持起义军,牵制刘湘。杨森虚与委蛇,向杨、刘表示支持革命,但在起义军危难之际,杨森却坐视不救,致使起义军失败,杨闇公不幸被俘,惨遭杀害;刘伯承辗转脱险,参加了南昌起义。朱德也曾做过杨森的工作,但他仍然是采取两面三刀的策略,表面应付,虽小有帮助,但一直死心塌地站在国民党反动派阵营。杨森此次致电刘伯承表示起义,也是见蒋介石大势已去,自知如果顽抗,也难逃被歼的命运 。

杨森没有收到刘伯承的答复,还不死心,在重庆解放之后,又派“使者”到重庆找刘伯承面谈,这是因为他还有一部分残余部队被二野包围在山上 。

“使者”对和他接洽的柴军武和任白戈说,杨森要求起义,但条件是把他的“笼灶”(在重庆的浮财)运走,用那些被包围的部队作交换。刘伯承听了柴、任的汇报后,非常生气,说:“我不见他!你们去跟他谈去,让他转告杨森: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杨森碰了个大钉子,最后跟随蒋介石逃去台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