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一位老人的长征

  在红二、六军团长征的队伍里有一位57岁的爱国民主人士周素园。周素园,1879年生于贵州毕节,前清贡生,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不再参与政治,闭门读书,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涉猎甚广。“九一八”事变后,周素园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极为不满,但苦于报国无门。1936年2月初,红二、六军团先后占领位于贵州西北部的黔西、大定、毕节,实现了战略转移第二步的任务——由黔东到黔西。当红军快要打到毕节时,国民党专员莫雄叫周素园一起逃走。周素园却表示:“我没有多少家当,不必走。”莫雄吃惊地问道:“难道你不怕红军?”周素园平静地说:“我又没有鱼肉乡民,怕什么?”

  红军攻占毕节城后,在位于城内十字街的周素园家里发现有许多宣传马列的书。翻开一看,上面圈圈点点,就报告给了红六军团政委王震和政治部主任夏曦。二人马上登门拜访,周素园说:“我相信马克思主义。我研究马克思主义10年了,我觉得马克思讲得对,你们共产党、红军,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我用不着走……”王震说:“你研究马克思主义好,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制定的。现在我们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你赞成不赞成?”周素园表示完全赞成。

  于是,在贺龙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诚心邀请下,周素园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员,并在家门口挂出牌子。一时间,黔西地区的反蒋抗日武装纷纷前来归附。2月24日,贵州抗日救国军在毕节城内的小校场正式宣告成立,队伍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期间,红二军团政委任弼时专门宴请周素园,并请他给驻威宁的云南国民党军纵队司令孙渡写信,劝他不要与红军为敌。周素园慨然照办,孙渡果然按兵不动。当红军准备撤离毕节时,周素园坚持要与红军同行。贺龙知道后深为感动,称赞道:“好啊!有骨气,我佩服,我就赞成这样的人,就是拿出18个人不去打仗专门照顾他,我也要抬着他长征。我们就同患难,生死与共喽!”

  红军进入云南后,军团领导考虑到周素园体弱多病,怕他不能适应紧张频繁的行军作战,准备拿出一笔钱,送他去香港治病并做统战工作。可周素园坚决不同意:“我在中国的黑暗社会里摸索了几十年,到处碰壁,现在参加了红军,才找到了光明。请告几位首长,我周某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里!”就这样,周素园坚持与红二、六军团指战员一起,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走完了长征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