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之后农民起义军领袖,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笔记君简述:一部民国史,贯穿这诸多人物和历史事件,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有仁人志士,有世之奸雄,由普通百姓,有市井之徒,同一时代既有宏大剧目,也有片断精彩,林林总总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时代画卷,今天开始,我们聊这段民国史,先说白朗起义吧。】

  

  世人只知道武昌起义,那是民国的源头 。去不知道在武昌起义之前,中国大地早已暗流涌动,风起云涌之势。

  在武昌起义爆发之际,白朗就在家乡组织二三十人响应起事,至1912年冬,以白朗为首的农民军发展成为六七百人的军队,在河南西部地区来回驰骋,名声大振。

  

  民国初年,河南灾荒严重,经济凋敝,再加上河南都督张镇芳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河南大地哀鸿遍野,民众水深火热,灾民成群。深处苦难的灾民无处为生,只能投身绿林。满腔壮志的白朗充分利用灾民对清政府失望、怨恨的反抗情绪,积极联合其他绿林头目,以舞阳县母猪峡为根据地,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聚众抗官,从而吹响了白朗起义的号角。

  在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初具规模的白朗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积极在河南地区发动武装起义,策应南方革命军的讨袁战争,他们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唐河、禹县等地,起义军队伍声势渐渐浩大,大批灾民、游勇、绿林纷纷加入。1913年9月,起义军攻入湖北,随后又再次进入河南,在均县、鲁山、宝丰等地,与鄂、豫、陕三省联军激战。10月,陕西陆军团长王生岐主动起义,率部参加起义军。到这年冬天,起义军发展到了近万人,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

  

  1913年夏﹐白朗乘北洋军调离豫西南之机﹐率众攻破唐县﹑禹城﹐声势壮大。二次革命爆发后﹐白朗于9月南下﹐夺取湖北枣阳﹐占据县城十一天。11月又攻占宝丰县城。191[2] 4年1月﹐白朗率领两千人﹐消灭了进入豫西的官军﹐越过京汉铁路﹐接连攻破光山﹑潢川﹑商城及安徽省六安﹑霍山等县城。袁世凯将张镇芳撤职﹐派陆军总长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调集两万多人进行围剿。白朗在霍山突破北洋军的包围﹐于3月7日一举攻克湖北老河口﹐歼敌两千余人。1913年7月,“二次革命”前夕,起义军接受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先后攻克唐河、禹县等地,声威大振。9月,起义军发展到二千余人,攻入湖北。随后复入河南,在均县、鲁山、宝丰等地,与鄂、豫、陕三省联军激战。

  10月,陕西陆军团长王生歧率部参加起义军。入冬,起义军发展到近万人,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袁世凯急忙调集三万人马进行“围剿”。起义军避实击虚,突围东进。至1914年1月,连克河南光山、商城等地,进入安徽。

  

  起义军如同狂风暴雨,横扫中原大地,使北洋政府军疲于奔命。1914年2月13日,袁世凯令陆军总长段祺瑞兼代河南都督,指挥包括鄂豫皖地方部队在内的北洋政府军共数万人“围剿”。此时,英、俄等国驻京使馆武官赶赴河南,以“观战”为名为段祺瑞出谋献策。

  起义军声东击西,突围后又西进鄂北。1914年3月8日攻占重镇老河口;14日攻克河南荆紫关。此时,起义军已经发展到二万余人。白朗张贴布告,反对专制,力主共和。段祺瑞部署各部队分八路“围剿”。

  

  白朗起义军决定西征陕、甘,伺机入川。17日由荆紫关等地分路西进,连克富水、商南,进入陕西。袁世凯令北洋政府军第7师师长陆建章为西路“剿匪”督办,率数万人对起义军前堵后追。

  4月下旬,起义军在陕、甘交界的固关击溃北洋政府军,进入甘肃。随后,破伏羌(今甘肃甘谷)、天水等地,击毙总兵马国仁。后入川受阻,退入甘肃岷县、临潭少数民族地区。因在当地械弹、给养补充困难,加上北洋政府军追堵夹击,处境危险,遂决定回师河南。5月下旬,起义军万余人从临潭出发,先后突破北洋政府军重兵设防的岷县、宝鸡、荆紫关三道防线,于6月底返回豫西时仅剩数千人。队伍由大小将领带领分散活动,不久被北洋政府军队各个击破。

  

  在此﹐白朗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西走陕﹑甘,夺取四川为根据地。白朗军长驱入陕,攻占商南等地,一度逼近西安。又沿渭水西进,由陇县进入甘肃省境。陕西一带哥老会纷纷归附,队伍得到补充。乘势攻占天水,麾军进入甘南地区。欲由此入四川,被川军阻击。白朗军长期流动作战,给养不足,主力队伍疲惫不堪,军纪松弛,大小头目思乡心切。于是决定沿原来路线折回河南家乡。官军追击堵截,白朗军一路苦战,伤亡惨重,及回到河南鲁山﹑宝丰一带,已溃不成军。

  1914年8月初,白朗率领数百人在鲁山石庄与官军搏战,负伤身亡,部队溃散,起义失败。

  本文转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