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票,四川话没成为普通话,这事是真的假的?

最近,在网络上有这样一种传言,就差一票,四川话没成为普通话。这事是真的吗?

(投票结果)

上图就是这篇文章,发表某著名历史网站上。文章中说,1955年10月15~23日,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中国普通话认定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一级的文字改革、教育、科学、作协、外交、邮电、新闻、广播、 出版、民委、总政、全总、青年团、妇联等部门位,共207人。排名第二的四川话,差点就成为普通话。

每日汉字编辑搜索资料查明,还有人为此做了补充,认为抗日战争期间,四川出动350万儿郎参加抗日战争,几乎所有的中国部队中都有川军战士,所以普及和宣扬了四川话。这是为四川话成为普通话的基础。

(普通话)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历史上,确实曾经开过类似的会议,也是由各省投票,但是并不是在1955年,而是在民国期间。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所以要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在中国清朝的时候就开始了标准用语的设定。

清朝的时候,首都是北京,所以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

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临时大会

1918年(民国7年),民国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以“折中南北牵合古今”为原则,包括保持入声特征,主要由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混合提取创造。

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

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江苏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

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在教育部代部长董鸿炜推动下,终于通过了一省一票制度。

这个一省一票的制度是解读会议结果的关键。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官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它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参考南京语音)

该会从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中选出一批比较常用的汉字,对每个字都用每省一个表决权、多数票决定的办法,在1913年审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读音,又对”俚俗通行”的汉字和化学新字、度量衡译音字等600多个,同样审定了读音。这样审定的汉字读音用当时新制定的注音字母注音,称为“国音”。

到了“五四”运动以后,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的髙潮掀起,北京教育部也竭力提倡国语,白话语体彻底占领了小学教育的阵地。

(普通话)

1928年,钱玄同提出“请组织《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案”,其中最主要观点就是要剔除南京口音,而是要扩大以北京医院为基础的白话文。7月12日,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成立“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王璞、赵元任、钱玄同、黎锦熙、汪怡、白镇瀛等六人为起草委员,逐字审改《国音字典》,正式采用北平地方音编成《国音常用字汇》取代《国音字典》。后来,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已经熟悉了民国修改后的标准语言了,于是国民希望继续以北京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1955年10月,新中国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正是将汉民族共同语的语言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在这次会议上,主要是沿袭民国期间对普通的规范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中国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结合种种材料显示,图中提到的四川差一票没成为普通话的这个观点是靠不住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