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古拙 | 古中山国的日用陶器和陶制生产工具(二)

  战国中山国的制陶业很发达,黑陶尤具美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精美的黑陶只是作为礼器陪葬用的,没有实用价值。那么,当时的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生产时使用的日用陶器和陶制生产工具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通过考古发掘来了解一下中山国的日用陶器和陶工具。

  中山国出土的日用陶器常见的器物有:作为炊具的釜和甑,盛放食物的罐、盆、瓮、钵和饮食用的豆、碗、盂。在器物种类上与中原列国基本相同,只是陶碗的盛行是中山国日用陶器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在器物形制上 ,釜常做圆底,下有三短实足,这种三足釜在晋国小型墓葬中有发现,应是受其影响的产物;碗式豆、盘式豆也与其他个国家没有较大的区别。这说明战国时期尤其是中、晚期,中山国的文化已经与中原文化基本一致了。日用陶器的花纹装饰十分简单,釜、甑、罐、盆、钵、瓮的腹部多饰绳纹,有的兼有一周附加堆纹或弦纹;豆的腹部多饰瓦棱纹,许多器物光素无纹饰。

  一、碗

  

  

陶碗

  陶碗均为泥制灰陶,外形为直口,有折腹和弧腹、小平底及圈足底两种。

  二、豆,出土数量较多,完整者很少,泥质灰陶,可分为盖豆和无盖豆两种。

  

陶豆

  泥质灰陶,深碗式豆,盘碗状,底面较平,下部为有喇叭口式圈足底座。素面。通高11.5、盘径14.8、盘内深4.9、座径8.4厘米。

  三、鬴,观其器形均属陶甗的下体。此类陶鬴在燕、赵文化中尚未发现。

  

陶鬴

  夹砂灰陶,火候较高。平口,折唇,高领,宽弧肩,肩部抹光并刻有文字“夫□”及符号一处,圜底,底部有三个乳头小足。上腹饰凸弦纹一周,下饰竖绳纹。口径12.6、腹径15.3、高11.5厘米。

  四、尊,根据出土情况,应早于中山古城时期。

  

  陶尊

  泥质灰陶,折唇,平沿,高颈外折,腹微鼓,平底。素面。颈下有弦纹二周。口径20.7、腹径13.8、底径9、通高14.7厘米。

  五、钵,器形有圜底和平底两种。

  

陶钵

  泥质灰陶。直口,圆唇,直颈,斜腹,平底。器内壁呈斜弧形,属研磨之器,内壁摩擦痕迹明显。器高11.4、口径18.6、底径10厘米。

  六、盆,上部为轮制,下腹为模制。

  

陶盆

  泥质灰陶,折沿,平唇,圜底。沿面上饰弦纹两周,颈素面,腹部饰绳纹。口外径24.4、高10.9厘米。

  七、釜,中山古城初创时期比较多。

  

陶釜

  夹砂灰陶,火候较高。束颈,折唇,溜肩,鼓腹,圜尖底。肩部饰横绳纹,腹部及底部饰满粗绳纹。通高43.5、口外径27.5、腹部最大直径43.6、器壁厚1.2厘米。

  八、鍑,盛行于战国中晚期,也是中山国最兴盛的时期,在官手工业作坊遗址内出土最多。

  

  陶鍑

  鍑质为夹砂灰陶。折沿,平唇,圜底。上部轮制。腹部下部及底部饰横绳纹。口径48、高22.5厘米。

  九、甑。与陶鍑同出土,系鍑的上体。

  

  陶甑

  夹砂灰陶,敞口,宽折沿,弧腹,平底。颈下部有附加堆纹一周,下饰绳纹。平底上有四十五个圆形箅孔。甑口外径37.5、高22.5、底径11.6厘米。

  十、罐,外形大同小异 ,有粗细高低之分,一般均饰绳纹。

  

陶罐

  敞口,卷沿,高领抹光,圆肩,鼓腹,圜底。通高25.8、口径12.6、腹径20.1、底径6.6厘米。

  十一、㼽,系民间搓澡之用具,在中山王墓的随葬大漆鑑内就放置有陶㼽,目前仅发现于王墓及灵寿城址内,而于同时期的燕、赵遗址内尚未发现。

  

陶㼽

  平面呈窄长椭圆形,一面凸起,一面内凹,形似小筒瓦的一段。凹面为上,饰满平行折线构成的水波纹,凸面为下,饰满宽0.1厘米的细绳纹。器身长25.8、宽6.3厘米。

  十二、水桶

  

  水桶

  水桶出土的情况。泥质灰陶,火候较高。直口,直壁,平底。器壁上部有相对的四个圆穿孔,为系绳之孔。器壁上饰绳纹。通高22、口径24、壁厚1.4 厘米。

  十三、簋

  

  陶簋

  泥质灰陶,制作较精细。直口,卷唇,腹稍鼓。腹部有三周凸弦纹。器高10.8、口径20.6、腹径20、底径9.5厘米。

  十四、盂

  

  陶盂

  泥质灰陶,素面。

  十五、杯

  

  陶杯

  属小陶杯。直口,直壁,平底。杯身无纹饰。高5.7、口径5.2、底径4.1厘米。

  十六、“信完”封泥,此“信完”印只是一般用于封缄的印,不属于姓名或地名之印。中山国灵寿城遗址内出土的“信完”封泥,很是珍贵。据吴振武先生研究:“战国封泥是十分罕见的,见于著录的一共也只有10余方,而且出土地点不明确。存世的实物更是凤毛麟角。现在灵寿城遗址出土的这批'信完'封泥竟然可以和传世品相印证,这在战国玺印研究上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陶“信完”封泥

  出土于五号遗址中部的铸铜器熔炉遗迹灰坑内,均用夹砂灰陶制成。封泥呈不规则半圆形,印面中间有二个阴文,为“信完”二字,印面边框外凸出印面,很明显是由原“信完”章压印封泥时所造成印面较深而框外凸出。为椭圆不规则半球形体,印面较平。高1.9、外长径3.1、外横径2.6厘米。

  十七、陶人佣拜山,一套七件。一件是陶人佣,六件是稍高低的方形陶锥体,三个方形陶锥体出土时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山”字形,西侧一组相同。陶人佣拜山发现于一号冶铜炉作业坑边上坎,人佣和山字形器均用净土埋住。这现象可能是铸铜器的工匠在新炉升火冶铜后铸铜器时,对山神祈祷,保佑其出好成品。

  

  陶人佣拜山

  人佣直立,直面,发髻在脑后,作圈手拜山状。人佣系手工做成,线条简单粗犷,烧制红灰色。人佣高10.2、胸腹部宽4、厚3.4厘米。山字形器,呈方锥体,泥质灰陶。器身有朱红绘长方形纹。三个方锥体,中间的一个高6.5、两侧高6、器底的长和宽均为4.3厘米。

  除了日用陶器,中山国还出土有陶制生产工具,从用途上看,有冶炼工具、制陶工具、纺织工具和渔猎工具等。

  一、坩埚,在冶铜、冶铁遗址中发现坩埚残块,这种陶制的耐高温材料是冶炼金属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坩埚残片

  二、陶范,古代制作金属器物的陶质模型,按器物的形状制模,向模内浇注金属溶液,溶液冷却后即得到所需器物。陶范法在中山国金属铸造业中占统治地位,大批精美的青铜器用陶范法制成。

  

  

陶范

  三、陶量,工匠们使用这种量器,可以掌握更精确的合金配比,当时冶铸业的成就与此度量衡制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中山国陶量出土较多,均轮制,细泥灰陶。按实测,各容积可分为900、1800、2250、3600毫升四个量级。

  

  

  

  各式陶量

  四、陶拍,陶拍的作用有两种,既可以通过拍打器物的表面使陶胎坚实,又可以通过拍打,把陶拍上的纹饰反印到陶器表面,使器物外表更加美观。

陶拍

  五、转盘,是轮制制陶工艺不可缺少、陶器拉坯成形工具,使用时将泥料放在转盘中心,转动转盘,利用离心力拉制成各种器物。中山国的日用陶器多为轮制,一些器物轮旋痕十分明显。

  

  陶转盘

  六、转钵,为制陶器成型工具,此类转钵可能是制作各种筒形器的规钵。

  

  陶转钵

  七、陶支座,主要发现于烧陶窑边上的废陶器坑内,圈座可能作为烧制大陶盆或陶釜时的器垫。

  

陶支座

  八、通风管,鼓风设备的一部分,主要连接炼炉和皮囊。

  

  通风管

  九、锥形支钉,烧制陶器时的垫器。

  

  锥形支钉

  中山国的日用陶器讲求经济实用,在工艺上并没有太多新成就。当时制陶业生产的这些日用器具绝大多数是要投放市场的。在灵寿城址商业区遗址出土了大量未使用的陶碗,这显然是作为商品出售的。为了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就要提高生产效率,实行批量生产,因此产品的个性逐渐消失,产品趋于规格化,更加具备了商品的特征。陶制生产工具的的使用,既是制陶业进步的表现,又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山国的青铜铸造业、冶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陶制工具。制陶业也为生活中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