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均已成过往:原始照片带您回顾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的

  光绪皇帝载湉(1871-1908 ),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奕譞之子,1874年继帝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2月他始亲政,实际上仍受慈禧太后控制。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后,他“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多次谕令李鸿章迅速备战,反对李鸿章“借助他邦”的主张。

  慈禧太后(1836-1908)。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她不顾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仍于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

  李鸿章(1823-1901),号少荃,安徽合肥人。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逐步扩大“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1870年他仟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在甲午战争中他一味奉行“避战求和”方针。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洋务派的重要首领。1894年中日宣战后,他即奏请派马队开往前线。当得悉清廷有意割让台湾予日本时,他竭力反对并提出“权益救急之法”。《马关条约》签订后,他向清廷提出,废约办法只有乞求强国援助。

  奕訢(1833-1898),清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1861年他与慈禧太后等发动“北京政变”。1894年日本挑起侵华战争后,他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仟军机大臣,但他抱定妥协方针,竭力主和。

  光绪帝师傅翁同龢(1830-1904)。1894年11月,他被清廷委派为“督办军务处”会办,在甲午战争期间极力主战,对光绪帝有一定影响。

  清政府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一一军机处。甲午战争时,军机大臣即在此负责处理军国大事。

  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军事、财政、教育、工业、交通等大权。图为总理衙门官员,左起第三人为总领大臣恭亲王奕訢。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卷《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 关捷、关伟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