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讲出故事的老房子

  文章来源:江淮时报

  能讲出故事的老房子

上海市政协委员杨德钧

  优秀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重要名片。上海的历史优秀建筑不仅具有民族特色,更具有世界特色,完全可以从建筑中体现出城市魅力。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市民的保护意识和媒体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市政协文史委、著名大学的机构和学者积极推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一些存在的问题:

  如:对部分优秀历史建筑的认识程度和保护力度不够,误拆、误损情况仍有发生。同时,对部分优秀历史建筑,尤其是老洋房的保护和修缮中问题颇多,表现为原本一两家人居住的一栋房子,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已变成 “七十二家房客”,并且滋生了不少违章搭建;在几年一次的大修中,拆除或换掉了很多精美的配件;在部分已置换出的老建筑的修复中,不加考证,画蛇添足,或是过度改造,使真文物变成了假文物。

  此外,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的形式相对单一,一般都去掉了原来的民居功能,而改成了以高端餐饮、会所为主要经营模式,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长远的建筑文化的传承来看都是不利的。

  建议今后市政府应牵头成立有文物、规土、房管及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门机构,负责对老旧建筑拆、修方案的审核,尤其是对一些存疑的建筑,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结合地方志的记载和相关史料的留存进行反复认真的考证,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各区应进一步梳理辖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在本市形成条块结合的网格化保护模式。

  在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下,对现有优秀历史老建筑的使用状况进行排摸,在弄清家底的情况下,制定分类保护方案。建议对一些相对完整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3D拍摄,以高科技数字化的方式保留其真实的影像资料,以备考用,避免在有些修缮时“画蛇添足”。尤其是在民居大修理时,要格外注意保护原风貌或原配件,必须换的也应保留作实物档案。

  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应多元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赋予原功能,政府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利用要起管理和引导作用。要鼓励疏散一定人口的情况下,部分原住民的商业化回搬,以保持原建筑群的生态气息。

  启动 “我与老房子的情怀”的口述历史。由于,许多优秀历史建筑的原住民对长期居住的老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其现在是否居住在原有住房内,都会有着真实的故事和深深的情怀,而那些出身和生活在老房子,并能讲出故事的老房子原住民已经年龄偏大,应记录下这些城市的记忆,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