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这场堵上两国国运之战的战争成为了东方战场的焦点,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淞沪会战时期,中国军队还有能力和日军硬碰硬,可一败下来,就开始形成大范围的国土沦丧,直至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当时的中国常规军队约200万,这些大多是从中国长期军阀混战中走路出来的老兵,反观日本,倒是几十年没打打仗了,理论上是一群老兵和新兵蛋子之间的较量,当时的日军单兵素质强于训练,有很多人都没见过死人。
当然,在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大部分时间都是饱受日军远程的火力打击,一般在和日军步兵交手前一支部队就肯能丧失了战斗力,而且最可怕的是,会打仗的老兵在急剧减少,30万精锐的部队丧生在战场上。
此时就比拼两国的战争动员能力了,中国方面保持着上百万的预备役,对于当时的中国经济来说,养军队花销实在太大,加之部分军层高官吃空饷的情况存在,在战争吃紧的时候,为了补充部队兵源,抓壮丁成为了解决的办法,可是这些新兵大多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或直接接受了部分的军事训练,派到战场上也就只能当炮灰了。
而日本是军事主义国家,在战前,日本法律就规定凡17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役,故理论上战时可动员一千万人参战。受过军事训练,可迅速形成战斗力者包括:后备役兵近74万,预备役兵约88万,第一补充兵158万,第二补充兵90万,合计超过448万。
这些新兵是经过完整的军事训练的,一旦日本政府发布战争动员,他们知道自己部队的番号,在那里集合,在哪里领武器,自己的直接上级长官是谁...以此在短时间内将部队快速投放到战场上。
不过随着战争的推移,日本的人口资源几近枯竭,深陷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的日军难以招架,国内的青壮年几乎被挖空了,只能派老弱病残上战场了,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