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复博物馆忆行

  现在回忆起去北京,已是两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高考结束了,拿到了一个说不出好坏但要自己细细去品的录取通知书,便在憧憬着假期该出去了。

  老实讲,高中毕业之前,我没有出过天津,在天津市内,去的地方也寥寥可数。个中缘故,想必身为一个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都能明白。而单就自己来讲,我是个爱玩的人,也是个爱逛的人,但是玩什么,逛什么,倒是个怪人。我不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然游行,更不喜欢万人趋之若鹜的购物行,更不喜欢那种新马泰之类的东西,对我而言简直是浪费生命。我喜欢的,正是一个人文社会学科的人应该喜欢的,虽然这话有些自大和吹捧自己,但是我认为就是如此。

  想象中的北京一直是个大都市,就像今天没有去过纽约的人想象中的纽约一样。然而但我走在从军博到首博的一公里的路上时,我发现,北京也不过如此。当然,大裤衩、798那些地方我没去,也没感受过,当然估计除非公务也永远不会去。拿天安门一带来说,我走过的立交桥不过如此,我经过的居民区不过如此,河流道路也不过如此,唯一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地价罢。霎时间感觉,这些东西好像还不如我天津的CBD。对于城市的人文来讲,也许比较这些东西的话,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如此感觉在第二天观复之行更为强烈。

  

  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所建立的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时至今天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初识马先生,还是在《百家讲坛》中,我喜欢听马先生用京味讲述文物的过往,讲述文人的悲喜,这个习惯一直到现在,使我成为了观复嘟嘟的一名真正粉丝。去北京就当然要去观复博物馆看看了。

  坦率的说,那时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有滴滴打车之类的东西,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讨厌倒公交倒地铁的,尤其是想象中的北京公交系统。所以当初一个的打到了五环外的观复博物馆,现在可是不舍得了。

  在我想象中,北京大概是那种走也走不完的大都市,可是走着走着,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尤其是进入了朝阳,当然,当时的朝阳群众还是普通一员。当初认为的北京的郊区应该比天津的市区都好得多无疑是错误的。越要到张万坟一带,这种感觉越强。这里没有了高楼大厦,也没有了都市的嘈杂。原来北京也有空地,北京也有破的不能再破的平房,脏的不能再脏的垃圾点,也有土得不能再土的火炉子。生活不是只有光鲜,他也有暗淡,有些地方富称塞北,也有些地方贫极江南,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未尝不是苦乐交织着的,我们的理想化想象不过如此尔。

  观复博物馆是一个违反常规的博物馆,也许这句话不是很尊敬马先生,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的博物馆有什么?难辨真假的文物,冰冷的玻璃柜,看似精美的展板,看似激情的讲解,当然,还有服务人员的一脸不屑。

  观复不是这个样子的。

  个性化的门票,我到现在还在保存着,虽然门票不算便宜,但是,我想,一个人能用几百上千买件衣服,买双鞋,买部手机,花几十块钱看个博物馆,应该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在厅外场地上,老子的《道德经》刷在墙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给人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

  关于游览顺序,现在已经记不大清了。

  

  第一个馆大概是家具厅,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厅。因为这里的家具不再是冷冰冰的。我和万历柜、太师椅等等零距离接触,没有玻璃,也没有隔离带,你就在这几百年前的文物中走过。也许,那万历柜曾经被大才子杨文骢用过,虽然他身死抗清前线;也许那太师椅是和珅家藏,虽然他三尺白绫断送了“虎兕出于柙”。也许那一件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或喜或悲的故事,沉寂在那里诉说着一代代的往事,而我正从这如烟往事中走过。走进宝善堂,也许应该有个大才子在这里挥墨如云,走近多宝塔,也许二百年前的乾隆皇帝也正是再这样踱步,思忖着自己给母亲的祝寿礼物能否得到母亲的欢心。

  

  

  走到瓷器馆,当然需要有罩子了,这是不能强求的。我虽然对瓷器并不感冒,但是对文物本身是崇敬的。天博的瓷器馆,我感觉毫无生机,数不过来的青花让我头疼。或许是私人博物馆的缘故,收藏量达不到天博,展品量也达不到天博,但是,如从文物珍惜程度来说,天博瓷器难与之比肩,各窑址的代表性瓷器几乎都可以从观复看到,这是弥足珍贵的。可惜的是由于个人缘故,没有沉下心来细看这些瓷器。

  

  别出心裁的屏风馆的风格和家居馆是一样的。当然这里的空间大了很多,但是,仍然是零距离接触,仿佛你置身于某一个江南或京华茶楼之中,听着艺人们咿咿呀呀的腔调,伴着斜风细雨,不免有心题诗壁上,也不免有心佳人相伴,高古地在这楼中狎妓一番,这种风流不是现在的这种风流。

  

  难能可贵的是油画馆。中国的博物馆中,哪有几个有常设的油画展览?有几个博物馆的设计人员会这样中西结合?恐怕没有,也没人能够想到。连这里的画有的都是中西结合,别有一番遐思。有气势磅礴的宏大美,也有引人入胜的肢体美,更多的是那种无法欣赏的美。无法欣赏,大概是因为自己美术艺术功底太差,连个房子都画不好的缘故吧。

  

  可总之,我认为她美她就美嘛,需要什么理由呢?

  别的展馆实在回忆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我快要离开时,偶然发现墙壁上还挂着琳琅满目的刀剑兵器,有的还在泛着寒光,真后悔没有时间再细看了,只能留诸下次。

  

  最失望的是,没有见到马先生,我是真的想和马先生合张影啊,看来,有缘下次吧,但愿下回能够见到马先生。

  就这样,一个下午的时间,并不大的观复博物馆看完了。坐在出租车上返回宾馆,一路上,还是那炉那人那土那天地,天地并没有变化,而内心是变化了的,这大概是博物馆给人带来的最大感觉了吧。

  下次,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再去趟观复,再去找找马先生,应该要提上日程了吧?

2017/8/7凌晨未寐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