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航母是张作霖造的,结局很惨,自沉堵海,变成废铁!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张作霖造的,虽然只能搭乘两架飞机,但是在当时国际比较下,这所航母还是很先进的。然而,这艘航空母舰下场很惨,最后自行沉没、堵塞港口,变成了废铁!

(镇海舰)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张作霖的航空母舰----镇海舰,这艘航母实际上是由一艘商船改造的。

1922年8月,张作霖开始组建“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设航警处”,事实上就是东北的海军部队。他委任了曾留学日本江田岛士官学校的沈鸿烈为航警处少将处长。

沈鸿烈深知当时仅有的吉黑江防舰队实力单薄,根本无法于其他军阀相抗衡,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海防舰队”。虽然当时沈鸿烈积极筹备购买军舰,然而外购军舰需要大笔款项,这对于地方军阀而言绝非易事,况且当时正值华盛顿会议以后,各国限制出售军舰。因此,沈鸿烈提议购买旧的商船,以此改造成军舰。

1923年7月,沈鸿烈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购买了一艘2708吨的商船“祥利”号,该船原为德国海军的运输船,航速为12节,在当时世界上的海军运输船中算是比较先进的。

这艘商船也是很有历史的,原本是德国的战舰,但是德国后,这艘战舰无法带走,后来就被改造成了商船。沈鸿烈对这所商船进行了改造,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航空母舰。

(镇海舰)

改装后的航母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动力为烧煤锅炉往复蒸汽机,1200匹马力,航速可以达到12节(也有资料称10.8节),可以搭乘两架水上飞机。

航空母舰建完了,起什么名字呢?沈鸿烈也是很有心计,因为当时张作霖获封“镇威上将军”,所以他就建议这艘航母叫做镇海号。后来,沈鸿烈又把一辆商船改造成战舰,起名威海号。这一艘航母和一艘战舰,把“镇威上将军”都说了出来,张作霖是非常高兴。

(镇海号)

奉军入关以后,占据天津接收了大沽造船所,俘获俄造破冰船一艘,船坚马力大,当即被改装成军舰,命名为“定海”。次年秋天又自日本购买鱼雷艇一艘,命名为“飞鹏”号,自此,加上原来“镇海”、“威海”,这四艘舰艇构成了东北海军的海防舰队 。海防舰队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于东北各海域,此时正式改称“东北海军司令部”。

在直奉军阀战争中,以“镇海”航母为基础的“东北海军司令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变中死亡后,这艘航母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镇海号)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中国终于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则特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奉系海军自然成为南京政府海军的一部分了。稍前的12月10日,东北江海防司令部成立,由张学良兼摄总司令,沈鸿烈任副总司令,谢刚哲任参谋长。

全面整编后的东北海军达到了其鼎盛期。即使如此,东北海防舰队的第一艘军舰“镇海”舰没有黯然失色,仍旧发挥着作用,葫芦岛航警学校的学员们以其作为练习舰和实习舰,学员们上舰操练大多是在“镇海”舰上完成的。同时,作为唯一的飞机母舰,时时在演习中还能一睹其姿影。

(沈鸿烈)

“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对青岛虎视眈眈,山东划为第三路军的防区,沈鸿烈任青岛海陆军总指挥,隶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为李宗仁。

东北海军担任了山东、河北沿海的防务,谢刚哲、张楚材分任海防指挥官。沈鸿烈除了下令在青岛附近洋面上布置了鱼雷网和水雷网,阻止敌人登陆;加固青岛的市区海防线、李村-沧口-四方防线和砂子口-即墨-崂山防线这三道防线以及添设海岸炮台之外,还指令将所有东北舰队所属“镇海”等舰自行沉没、堵塞港口。

就这样,中国第一艘航母没有再抗日战场中发挥真正作用,后来成为一堆废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