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故说核心价值观(3),暑假带孩子涨知识!

  从小到大,不少中国典故名耳熟能详,但其中的故事、来源你是否知晓呢?他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什么有趣的关联呢?今天“中国典故说核心价值观”课堂第(3)期开课啦,继续来看看吧!

  

礼贤下士

  

  释义:对有能力的人,以礼相待。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勉传》

  唐朝的宗室后代李勉,从地方官一直升到宰相。李勉为官,廉洁方正。他在担任负责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观察使时,发现一个名叫王晬的武官为人正直,非常能干,便让他代理县令的职务。

  不久,王晬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颁下诏书,要李勉处死王晬。李勉没有马上逮捕王晬,而是连夜上奏章,请求朝廷赦免他。

  肃宗接到奏章后,免去王晬死罪。但是,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而被召回京师处理。

  李勉进京后,向肃宗面奏王晬是无罪的,现在要任用的,就是像王晬这样正直能干的人。肃宗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对李勉坚持正义、保护贤才的做法予以肯定,授他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少卿之职,并任命王晬为县令。王晬到任后,为官清正,办事公道,很受百姓爱戴。朝中人也都称赞李勉能识别和爱惜人才。

  后来,李勉担任节度使,听人说李巡、张参这两个人相当有才学,便请他俩来辅助自己办理公务。李勉并不因为这两位名士是自己的下属而摆任何架子,而是始终以礼相待。凡有宴饮,总要请他们出席。

  不幸的是,李巡、张参两人不久先后去世。李勉非常怀念他们,每逢宴请宾客时,总要设两个空位,照常摆着酒菜,就像他俩还活着似的。不仅是对李巡、张参那样的贤才,就是对普通士兵,李勉也是以礼相待,爱护备至,所以在他手下当差的人,都愿意为他尽力。

  后世对李勉的品格和为人十分推崇,特别是对他尊重有才德的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更是长久地称道。

  “礼贤下士”就是史学家赞颂李勉品格的用语。

《六尺巷》

  

陈挺通《六尺巷》

  释义:位于安徽桐城。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是邻里各让三尺而成。象征着邻里和谐谦让。

  典故:出自《桐城县志》,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建房子的时候因为土地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张英知道后,拿起大笔,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之后,主动退让了三尺。邻居既感动又羞愧,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最后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村民们可以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并成为邻里谦让和谐的象征。

  《此亦人子》

  

崔跃《此亦人子》

  故事:陶渊明做县令时,曾送给儿子一个长工,并附书言:“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据胡适之说,自己看过这九个字,即深深印在脑海里,“三十年不敢轻用一句暴戾的辞气对待帮我做事的人。”

《曾子杀猪》

  

邓华《曾子杀猪》

  释义: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典故:出自《韩非子》,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发愤图强》

  

  释义:发愤:下定决心去努力。图:谋求的意思。形容下定决心,努力图谋富强。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述而篇》

  《论语·述而篇》记述孔子的一段话中,有“发愤”之说,原文如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如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即春秋时楚国大夫沈诸梁,封于叶(今河南叶县南)。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的叶邑时,叶公曾接待了他。因叶公对于孔子的为人,很不了解,便向子路悄悄探问。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没有做声。事后,孔子知道了,便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说‘他的为人哟,努力学习,连吃饭都常常忘了;乐观愉快,什么忧虑都没有;根本不知道老年时代快要到来’如此这般的话呢?”

  可见,古人所谓“发愤”多指勤苦学习而言。至于把“发愤”一词同“图强”合为成语来使用,则是近代才出现的。清末的改良主义维新派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劝他同意进行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时,就曾用过“发愤图强”这样的说法。

《不私故旧》

  

崔跃《不私故旧》

  故事: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犯了贪污罪被罢免了官职。庞便陈述自己曾经在秦王府当过幕僚。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很是同情,准备让其官复原职。大臣魏征便向太宗进谏道:“当年秦王的老部下,天下有很多呀,如果都像庞这样,恐怕会让天下正直的人心寒。”

  太宗听了高兴地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告诉庞相寿说:“过去我身为秦王,是一府之主;今天我身在皇位,是天下之主啊,不能单独照顾老部下。连魏大人都这样秉公执法,我又怎么能违反原则以徇私情呢!”唐太宗便赏赐给庞相寿一些布匹丝帛让其回家。庞含泪而去。

《蚕室腐史》

  

邓华《蚕室腐史》

  释义: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也许是最早的无菌室概念),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典故:出自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蚕室腐史,不免孤愤。”讲的是司马迁官小家贫,因为李陵说话下狱,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只能接受腐刑“下蚕室”。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桐叶封弟》

  

邓华《桐叶封弟》

  释义:周成王用梧桐叶封地给弟弟。后人用“桐叶封弟”来比喻当权者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典故: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君无戏言,于是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震畏四知》

  

邓华《威震四知》

  典故: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当他赴任东莱郡太守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到了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金子来赠送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释义:后多用“震畏四知”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昭君出塞》

  

金城《昭君出塞》

  释义:古代著名的汉匈和亲故事。匈奴呼韩邪单于同西汉结好,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典故:出自《后汉书》。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并改元为竟宁。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夫妻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右日逐王。

  画面:突出昭君在塞外和匈奴单于生育孩子的和谐生活。

(来源:广东文明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