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末代皇帝对比,日本最幸运,韩国最悲催,中国最戏剧

  近日韩国综艺节目《英雄三国志》,里面有讲到中日韩三国的末代皇帝。日韩两国作为长期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的两国,三国在在历史上又有剪不断的关系,于是试着了解了一下三国的这些末代皇帝们。发现日本的末代皇帝(幕府将军)最幸运,中韩都比较悲催,不过相比而言中国皇帝溥仪的人生更加离奇戏剧性。

  

  日本

  严格来说,日本的天皇相当于皇帝,不过日本的天皇现在都还存在,不存在末代一说。节目中鉴于在日本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上,其政权一直由幕府将军所掌握,所以列举了日本幕府的末代将军。

  德川庆喜(1837年10月28日―1913年11月22日),江户幕府的第15代征夷大将军,也是江户幕府及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幕府将军。

  

  天保八年(1837年)9月29日,德川庆喜出生于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家。1847年(弘化4年),出继一桥德川家。1862年(文久2年)幕政改革后,担任将军后见职。1866年(庆应2年)第十四代将军家茂死后,庆喜任将军。在法国公使罗什的建议和援助下,吸取欧式制度进行幕政改革,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川氏为中心的统一权力结构。不料1866年7月,法国新外相穆斯蒂出掌政府,不再支持法国公使联结幕府的外交路线,反而与英国采取同一阵线,倾向组成解除幕府的公议政体;庆喜顿失外援,加上在1866年尾,一直支持公武合体,反对倒幕的孝明天皇暴毙,更使庆喜维护幕府政权合法性的美梦幻灭。

  1867年(庆应3年)6月,土佐藩主张幕府大政奉还,并发动倒幕运动,更取得萨摩藩、土佐藩及安艺藩签订约定书支持。10月,三藩代表更在京都集合,取得天皇讨幕密诏,决意出兵。庆喜为避免一场日本内战,主动在二条城里举行了大政奉还的仪式,于1867年10月14日奉还大政,将奉还大政予天皇。在1868年5月,德川庆喜交出江户,改封于静冈,领70万石地,德川幕府在江户265年的统治结束。1868年处分德川氏时,决定由田安龟之助(德川家达)继承宗家,封于骏府七十万石。7月庆喜迁至骏府。

  

  德川庆喜

  退任将军后,德川庆喜对政治活动兴趣明显减退,连一些旧家臣因在新政府任职,他为免被人猜疑,亦尽量避嫌而不见面。反而热衷于投入摄影、狩猎、民谣歌曲研究等趣味的生活之中。他在日本的摄影史享有一定地位。

  1897年(明治三十年)他从静冈回到东京居住。翌年他前往皇居(即前江户城)参觐明治天皇。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他被册封为公爵。1913年因肺炎而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总体来说,日本的末代幕府将军是比较幸运的,没有经历太多的波折,故事也比较少。

  韩国

  在节目中,韩国人讲到他们的末代皇帝是高宗李熙。其实这个老实来说不能算是他们的末代皇帝,他们的末代皇帝是高宗儿子李坧。很多人都知道,朝鲜(现在朝鲜韩国祖先)在长期的历史中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他们只能称王,不能称作皇帝的。但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脱离中国,在1897年成立“大韩帝国”。这个被日本挟持的傀儡“大韩帝国”是有两位皇帝,即是高宗李熙以及其儿子纯宗李坧。

  朝鲜高宗李熙是比较悲惨的了,一生受人控制摆布,但其儿子作为末代皇帝悲惨程度和他也有一比。

  李坧(朝鲜语:이척;1874年-1926年),字君邦,号正轩,本贯全州李氏。朝鲜高宗李熙和明成皇后闵氏的嫡子,朝鲜王朝以及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大韩帝国的末代皇帝,在位三年。

  

  当时的朝鲜王朝内乱不断,邻国日本又不断挑衅,纯宗李坧性格软弱,缺乏政治手段,只能在一片混乱中度过其悲惨的一生。纯宗李坧是他的父亲高宗和母亲闵妃之间唯一的儿子,因此他得到了整个皇室的特别关爱。纯宗李坧的童年无疑是比较愉快的。父母亲对他虽然都疼爱有加,但是方式不一样,父亲是一味的溺爱他,而母亲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君主而严厉教育他。

  纯宗李坧虽然备受宠爱,但是他出生于王室,就注定他的一生离不开政治纠纷。他出生的时候朝鲜王朝已经遭受来自日本的多次重创,朝鲜王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1907年6月,日本统监伊藤博文与韩奸李完用等人逼迫高宗退位,高宗无奈颁布诏书,宣布李坧摄政。但其实李坧仍然只是一个任由日本人摆布的傀儡,他无权参与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国家活动。1910年,日本强迫韩国签订两国合并条约,纯宗不愿意签字,可是又无力挽回大局,只能任由他人代签合约。

  李坧其实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但是他性格软弱,外加没有治国之才,因此无力改变亡国的命运。在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他郁郁寡欢。面对日本人对他的不断欺凌,面对日本人不择手段的毁掉他的祖先留下的财富,他除了难过、悲愤之外,并无他法。纯宗李坧虽然结婚很早,有两位皇后,却都没有儿女,坊间流传他没有生育能力。作为一国之君,他被日本人不断侮辱,身边也没有一儿半女可以依靠,他的一生只能在孤独中度过。内在、外在的痛楚和压力不断折磨他,最后凄惨地病逝于大造殿。

  

  据说还是在大正八年(1919年)1月,高宗去世,李坧想起母亲被日本人凶杀、父亲又被日本人毒死,他与日本人有着算不清的血海深仇。但他无力也无法去报仇雪恨,只把它作为永久的痛苦压在心底。这时,他变得异常迷信。他开始深信人死后是有魂灵的,人们是可以向死去的亲人倾诉心声的。他经常到高宗生前的寝宫和高宗、闵妃死后归葬的洪陵,面对空明长诵不已。后来王宫里有了电话,他便命人架设了通往高宗昔日居所和陵区的专线电话,每逢他因身体不适不能前往时,他便令侍从接通电话,令对方接听者把话筒对着被认为是高宗魂灵寄居之所,然后着素衣,正襟危坐对着话筒轻声诉说起来。凡看到这种场景的侍者无不动容。他这一习惯坚持数年,直到他病重不起。由此足以明白其悲催程度了。

  总体来说,李坧是最悲催的,自己命运从来没有自己掌握过。

  中国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大家最熟悉了。其一生的故事堪称离奇。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溥仪字耀之,号浩然,乳名“午格”,年号宣统。他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封建 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退位昭示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十二月二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溥仪为帝三年之后,在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各方的压力之下,隆裕太后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就这样溥仪结束了自己封建帝王的生活。因为在商量退位事宜的时候,新政府给了清王朝宗室许多优惠条件。包括每年生活费和继续在皇宫生活等等。之后溥仪经过了短暂的帝制复辟,1917年7月12日复辟帝制宣告失败。 1932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扶持下就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1945年日本战败,8月19日被苏联红军俘虏,五年后被遣返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196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著有《我的前半生》一书。

  总体来说,溥仪的经历是悲催的,但他的经历更加来说是离奇最戏剧性的,一生身份不停的变换,故事也是最多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