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一战 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清政府为何一败涂地

军官团系国内军事历史名家、青年学者集群,以普及中国近代史知识为己任。

本文作者:关捷

编稿编辑:林小静,复旦大学

发稿编辑:姚天琦,浙江工商大学16级历史本科生

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订阅“军官团”

甲午战争120年来,国人曾一再谈及甲午启迪,以警示人们,但面对日趋恶化的中日关系的现实,甲午战争给人们的历史警示和告诫会更加深刻。

中日两国都没有忘记那场改变中国和日本历史进程的战争。日本并未从中汲取教训,痛定思痛,反而有些人称那场战争是“非计划,非预谋的突发事件”,认为日本进行的是一场合理的战争。一些极端分子还纷纷进入靖国神社参拜,包括甲午战争时践踏中国国土、蹂躏中国人民的“皇军”之鬼魂。

只有富国强军,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战争,才能不再吞噬任何人强给中国的苦果。

甲午战争前,中国号称拥有百万大军,尤其清政府的军事变革,建立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军事工业,其陆军也逐步走向近代化。然而,如此众多且貌似强大的军队,却在甲午海战和陆战中一败涂地。今天,追忆这场浸透着中华民族耻辱和悲愤的战争,遥祭为国捐躯的中华英烈们,反对把侵略战争再强加在堀起的中国身上,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梦,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近代战争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甲午战争前,对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经济、科学枝术、军事国防等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化“殖产兴业”。 1890年底,日本的农业、矿业、工业、运输业等公司的资本从1341万日元剧增为18935万日元,增加了13倍。中国创办的近代工业主要是棉织、面业、火柴以及豆饼制造以及制茶、制糖等轻工业。中国投入核心工业和国防的总量亦不如日本。如1894年中国铁路不足400公里,日本有929公里;棉纺织业,中国有纱锭13万多枚,日本有47.5万多枚;轮船航运业,中国有轮船26艘、总吨位22900吨,日本有商轮680艘、总吨位110205吨;中国军费开支约银5000万两,平均每个士兵近50两,日本军费为3450万日元,平均每个士兵合银109. 5两。可见,中国在经济对比上差很多。

清军向烟台芝罘湾撤退

日本推行“富国强兵”,加强陆海军、学西方军事管理、频繁军演,提高了实战能力。1886年发布海军公债令,开始实施第1、2期计8年造舰计划;1893年5月建立海军军令部,并公布战时大本营条例;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中国搜集各地兵力、训练、装备及地形等情报,部署间谍网;为了到中国作战,日本绘制了大量军用地图。欧洲人波纳尔在看到日本绘制的一份地图后说道:“这份地图本身就是日本久已蓄意侵略中国的证据,它驳斥了日本当时是被迫作战的说法。相反地,那是一次有意图的、精心策划的侵略行动。”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提出《征讨清国策》;1887至1888年间,日本海军军官写出六份总体内容是以攻击渤海湾,并进攻北京为中心的侵华“方案”。其海军目的是夺得制海权,而陆军则由渤海湾前进,在直隶平原寻求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进而攻占北京。清军的管理、实力、训练均存在许多问题。陆军杂乱,有八旗(包括禁旗、畿辅旗兵、驻防八旗)、绿营、湘军、淮军及练勇等。战前禁旗有125900人,直隶和各省要地驻防八旗兵达100824人,各省驻防绿营兵有424276人,各省驻防乡勇达323000人。全国总兵力为974000人。但缺乏有效的统师机构,加上新募士兵训练无素,纪律较差。山西来的大同兵,官兵多有“烟癖”,甚至有的在“军装之外,腰间斜插烟枪一支。”再加上武器窳劣,后勤保障落后,编制不足,“各统将多系提镇,名位将埒,不相上下”,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不能协调行动,致使战场上互不统辖,自行其事。

综合国力不单是军事的博弈。清朝统治集团落后、腐败、分裂、不振,集中反映在朝廷内部和地方官吏派系林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皇室穷奢极侈,地方官为名利升迁而勾心斗角,各据一方,甚至不服从朝廷谕旨,战时只顾自保,互不配合。

落后、腐败、分裂和不振的清朝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与全面效仿西方,改政体、强军备的日本较量,岂有不败之理。

21世纪回顾甲午之战,可以以多种方法、形式、视角吸取教训,总结启示。

第一,国家独立自主,是国富兵强的保证。甲午战争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列强强占中国大片领土,攫得大量权益,开辟了近30个“国中之国”的租界,做为进一步侵略的据点,毫无独立自主可言。加上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不惜背叛民族利益,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帮凶。早在19世纪60年代,清总理衙门,竟迎合列强的“合作政策”。提出 “办理外国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两全。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方针。顺从列强的要求和仰赖洋人鼻息,怎能实现国富兵强。梁启超看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尚武精神”、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挨打、失败、亡国是必然的道理。

第二,坚持改革,不断学习先进事物,是国富兵强的途径晚清社会有学习西方,变法改革、救亡图存都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国本,谁若反对便是“以夷变夏”。《公车上书》中提出“变法成天下之治”的口号,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黯然失色。《马关条约》批准之后,清廷感到实在是上愧祖宗,下慊国人,呼吁“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实力研求,亟筹兴革。毋萌懈志,毋鹜虚名,毋忽远图,毋沿积习,务宜事事核实,力戒具文,以收自强之效。”然而事后却毫无“亟筹兴革”、奋力自强的作为。历史警示我们兴国之道,在于革故鼎新。

第三,抓住历史机遇,增强综合国力,是国富兵强的关键。甲午战争前,在向西方学习,把握近代化机遇上,中日两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是决定甲午战争胜败的远因。18世纪末叶,中日两国同为东方国家,均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文明影响,几乎是在相同的时空中,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挑战。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学习西方的契机,可结果有本质的差别。日本学到了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改革;中国也学些改革,却是一些皮毛,未触动封建政治体制。日本抓住历史机遇,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国未能及时把握历史机遇,综合国力未进则退。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新的历史机遇丧失的惩罚;而对于日本来说,甲午战争不惟是“天佑”,还标志着新的历史机遇的开始。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启示我们,战前丧失历史机遇的沉痛教训。

第四,中华一体,奋发图强,是国富兵强的根本。甲午战争时中国有四亿多人口,中国却被日本打败,其原因之一是当时朝廷与地方、军队与人民未形成合力,朝廷内派系争夺权力、封疆大吏各自为政,陆海军缺少配合、许多民众不了解战争,当然谈不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令不行比较普遍,就连李鸿章也多次违背帝命而被拔花翎,遞黄马褂,难怪北洋舰队打仗,其他舰队以多种理由坐视不顾。表明清王朝这架机器正处于运转失灵的状态。日本则相反,除筹集足以打赢一场速战的战争军力之外,舆论深入穷乡僻壤。不仅明治天皇从宫廷费中抽出30万元,文武百官从薪俸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即便贫困民众也从口中省出钱捐献给前线的士兵,战场上每取得胜利民众便狂热欢呼,伤病士兵回乡会被指责为不该回来的胆小鬼。日本动员全国之力进行对华战争,是日本取胜的根本原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