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最先崛起的魏国,为什么没能笑到最后?有五大原因

科西嘉人 /

在战国七雄之中,魏国是最先崛起的大国。当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广开求闲之路,开始变法图强之时,魏国早已称雄于诸侯之间。战国前期,魏国国力强盛,多次击败齐秦楚等大国,开疆拓土,威震海内,诸侯莫不宾服。

但是好景不长,从前341年马陵之战开始,魏国在对外战争中频频失利,国势一蹶不振,从巅峰逐渐跌落至谷底。先前取得的霸业宛如朝露,转瞬即逝。原因何在?值得推敲。

继承晋国核心领土,但分割零散

魏国的始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毕万,他因追随晋献公征伐有功,受封于魏地(今山西芮城),便以封地为姓氏,改姓魏,此后魏氏一族在晋国的势力便不断壮大。

前453年,魏赵韩三家联合灭掉了执政的智家,瓜分了晋国绝大部分土地:赵多得其北面的土地,韩获其南,而魏则占有其中部地域。由于这三家的领土都是从原先封地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未能联成一片,因此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复杂格局。

战国中期形势图

早期魏国的国土主要分成以下四部分:

(一)河东

这是魏国国土诸部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其主体在今天山西省南部的运城盆地,以国都安邑为中心,西面和南面面临黄河河曲,东面至垣曲与韩国的国境接壤,北面一直到今天山西的闻喜、翼城、曲沃一带。河东地区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经济中心,这一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又有山河之险,利于军事防御。魏国因为占据了这块土地而自视为晋国霸业的继承者。

(二)河内

河内位于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的狭长地带,北邻赵境,东抵齐界,南面隔着黄河与郑国和卫国两国接壤。这一地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包括今河南安阳以及河北邯郸以南的临漳、魏县、大名等地;西部即今天河南新乡、焦作地区。河内最重要的城市是邺城(今河北临漳),曾作为魏文侯的封邑和魏武侯的别都。

(三)河西

河西是魏国在今山西陕西交界处黄河西岸的若干领土。这一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上郡,在今陕西延安一带;南部在渭河以北的少梁一带(今陕西韩城附近)。

早在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遏制秦人东进的势头,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了虢国,占据要道豫西走廊之后,还派兵渡过黄河,在河西岸建立了若干据点,并构筑城池以控制几个重要渡口。此举颇有前瞻性,整个春秋时期,秦人由于晋国的阻隔,向东方华夏文明核心区的发展一直未能取得大的进步。因此,秦穆公虽尊为“春秋五霸”,其实质却只是一个偏霸。

(四)河外

河外是魏国在黄河河曲和渭河以南的土地,晋献公灭了虢国之后,晋国的势力开始向这一地区拓展,此后魏国继承了晋国在这里的土地。河外东起河南陕县,西至陕西华阴,北接黄河,南达商洛,是沟通关中与中原的枢纽要道。春秋时秦国与晋国曾反复争夺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处。

此外,魏国在山西东南部的上党还有一段狭长领土,是沟通被韩国隔开来的河东和河内地区的通道。

伐秦、灭中山、攻齐、逐鹿中原

由于历史原因,魏国的领土零散分割,东西呼应极为不便,因此从魏文侯开始,魏国君臣励精图治,一方面在国内积极推进变法,提升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对外大举用兵,进行扩张。

战国步兵

这一时期,魏国非常重视维持三晋内部的团结,注重与韩赵两国搞好关系,这既有三家曾联合对抗智家的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利益的考虑。因为魏国领土分散,能够集中动用的兵力不多,加之地理位置处于“四战之地”,不能树敌过多,必须尽量与韩赵两国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宿敌齐秦楚等大国。

秦乃西方大国,是魏国在西面的劲敌。前627年,晋国在崤山隘道设伏,发动突袭全歼了进攻郑国后班师回国的秦军,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崤之战。此后,秦晋两国反目成仇,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因为占据了昔日晋国的核心地带河东地区,因此也继承了晋国与秦国之间的矛盾。秦国的威胁若不剪除,魏国就无暇东进。因此,魏国首先将用兵方向对准了宿敌秦国。

前419年,魏国在河西重镇少梁筑城,加强了这个黄河重要渡口的防卫,以此作为西进的前哨基地。此举招致秦国的强烈反击,秦军数次进攻少梁,但均被魏军击退。前413年,历经数年准备后的魏国正式大举攻秦,在郑(今陕西华县)打败秦军。次年,魏军又攻取了少梁以北的繁宠(今陕西韩城境内)。前409年,魏文侯又派遣名将吴起伐秦,攻拔临晋、元里等五城,迫使秦人退居洛水。

魏国名将吴起

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魏国全据河西之地,使得河西、上郡与河外三地连成一片,消除了秦国对魏国政治经济中心河东地区的直接威胁,使魏国一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中山国为白狄鲜虞部所建立的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地区,国土方圆五百里,其地西接太行,沟通河北与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在当时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二等强国。

当时魏国最东部的河内地区孤悬在外,仅隔着狭长的上党之地与本部连通,而中山又与齐国结盟共同对付三晋,这使得河内岌岌可危。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在前408年击败秦国之后,魏国立刻调转主攻方向,兵锋直指中山。魏军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攻灭中山国,拓地百里,扭转了东方的不利态势。

齐是东方大国,战国初年田氏代齐之后,齐国统治者为巩固内部统治,一度进行战略收缩,采取睦邻政策,对外用兵谨慎。数十年之后,恢复元气的齐国联合中山国开始频频对外用兵,对三晋构成了威胁。

面对齐国咄咄逼人的姿态,魏国不敢掉以轻心。就在灭亡中山后的前405年,魏国开始联合韩赵共同对齐国用兵,连续两年重创齐军,使得齐国此后十年之内不敢与魏国争锋。此役使魏国声威大振,从此周王室正式承认三晋为诸侯,魏赵韩三国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魏国接连击败齐秦等大国,一时消除了来自东西两翼的威胁。此后,魏国开始全力向中原进军,不断蚕食宋卫郑等小国的领土,并迫使他们臣服。不过,魏国在中原的最主要对手还是楚国,楚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与晋国并立的一等强国,疆域辽阔。

春秋战国时的攻城

魏文侯晚期,魏国开始将进攻矛头指向楚国,前400年,魏军伐楚,夺取了大梁(今河南开封)附近大片土地。前393年,魏军攻打郑国,并在黄河延津渡口附近筑造酸枣城,以此作为抗衡齐楚等国的前进基地。此后数十年,魏国不断在这一区域攻城略地,屡败楚师,其在中原的土地已经颇具规模,远超其发家的河东地区。为了能更好地经略中原沃土,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前361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至大梁,魏国的统治中心距离华夏文明核心区更近了。

战国前期和中期,魏国君臣励精图治,审时度势,善于用兵,使得魏国成为诸侯间的头号强国。“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魏主的礼仪、车马、服制均从周天子。

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十二国诸侯,举办“逢泽之会”。据史书记载,此次会盟,魏王“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威福自操,好不威风。邻近的中小诸侯都来朝见,并甘愿受魏国的驱策调遣,魏国的霸业至此达到顶点。

魏国为何由盛转衰

“逢泽之会”后仅仅过了三年,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惨败,损失十万大军,精锐士卒尽丧敌手,主帅太子申、庞涓阵亡。祸不单行的是,在次年的西河之战中,魏军又被商鞅用计诱擒了主帅公子卬,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

此后,在东西强敌的夹击之下,魏国国势日衰、疆土日蹙,逐渐退出了一流强国的阵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仅仅数年之内强弱之势逆转,曾经取得的霸业成为过眼烟云,令人唏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点:

首先,从魏武侯时期开始,魏国统治集团集团内部团结一心的局面就开始崩坏。魏武侯听信谗言,猜忌名将吴起,导致吴起被迫投奔楚国,使得魏国失去一栋梁之才。此外,还有魏将庞涓妒忌陷害同门孙膑,致使孙膑后来投向齐国,埋下了日后马陵之战惨败的祸根。

名将孙膑

魏文侯之后的魏国国君在招贤纳才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公叔痤曾向魏惠王推荐贤才商鞅,魏惠王却不能纳之,致使商鞅投奔秦国,给魏国平添了一个日后的劲敌。

其次,忽视西面秦国的威胁。秦在西方,隔着黄河毗邻魏国的发家之地河东,对魏国来说乃是心腹大患,双方之间的关系实为你死我活。诚如商鞅对秦孝公所言:“秦之与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非秦并魏,秦即并魏。”魏国国君对此却没有清醒的认识。

前408年魏国伐秦大胜时,秦国政局纷乱,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外交上也陷于孤立。如果魏国能挟胜利之余威,进一步攻伐秦国。即使不能灭秦,也能将秦人逐出关中形胜之地,从而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同时占据中国地理的第二阶梯,再调头向东进取中原,这样就能对东方五国形成很大的地缘优势。可惜魏国君臣计不出此,坐失良机。

魏在大胜之后对秦采取守势,而将主力尽数调往东方与齐楚等大国作战,此举使得秦国获得喘息之机,日后又卷土重来,从而对魏国造成了致命的威胁。

秦国步兵

再次,魏赵韩三国统一战线的瓦解。对于魏国来说,由于国土分割零散,加之被齐秦楚等大国三面包围,如果不能兼并韩赵(尤其是阻隔魏国国土的韩国),就必须与韩赵搞好关系。否则一旦与韩赵交恶,魏国有限的军力将被牵制,分散的国土之间也难以互相呼应,势必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魏文侯时期,魏国十分重视与韩赵的同盟关系,例如对齐国的军事行动都是与韩赵两国联合进行。但是魏武侯即位之后,由于支持赵国逃亡的贵族公子朔,发兵偷袭邯郸,受挫而返,三晋联盟至此破裂,彼此混战不已。像桂陵、马陵之战两次失利都是源于魏国分别攻打赵国和韩国,导致齐国出兵干涉所致。三晋统一战线的瓦解使得魏国先前的外交优势不复存在。

第四,过早迁都大梁。前361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往中原地区的大梁(今开封) ,此举原先是为了更好地经营此前所夺取的中原土地。但是魏主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大梁处于交通要冲,乃四战之地,加之立于平原之上,车马坦途,无险可倚,易攻难守。一旦有战事,很容易遭到围攻,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从军事安全的角度来讲,在河南这样地处中原、四通八达的地方定都,无论是开封还是洛阳,都是下策。相比之下,安邑地处河东,位于山西高原之上,居高临下,西面又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魏国定都安邑,可以很好地遏制秦人向东发展的势头。

魏国在未彻底剪除秦国威胁的情况之下,就过早地卷入中原纷争乃至迁都大梁,结果结怨于众多邻国,此时魏国与韩赵两国的关系已经恶化,其在中原开辟的疆土又被齐楚韩所包围,战略形势非常不利,已成为众矢之的。

最后,未能很好地控制中山。前405年魏国经过三年苦战,方才攻灭中山国,为此耗费钱粮无数。中山国西靠太行山,是沟通山西高原与冀中平原的要地。但魏国对中山地区的统治未加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派遣能臣宿将前往镇守;加之中山与魏国本土之间隔着赵国,是一块孤悬在外的飞地,一旦有变,音讯难通。因此,魏国对中山地区的统治是不稳固的,最终导致了前378年中山桓公复国,魏国失去了一处战略要地。

以上五点原因,最终导致了魏国的霸业昙花一现。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两人互相承认对方为王,这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徐州相王”,此时魏国国力大不如前,不得不缓和与齐国之间的关系。

战国中后期形势图

此后,秦、韩、燕,乃至中山、宋等二流国家莫不称王,视周天子为无物,这也标志着魏国在战国前期独占鳌头的局面终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