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济灾荒,清朝的义仓是如何兴起的?

作者:张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农耕社会,粮食对于每个王朝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救济灾荒的需要,清朝也效仿前朝建立义仓。

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天灾人祸的影响,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粮荒,各种农民起义就会随之而起,威胁王朝的统治。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粮荒,国家往往会储存一定的粮食在灾荒发生时用于赈灾或投入市场以平抑粮价。同时,我国从隋朝开始出现民间自发储存粮食的仓库,称为义仓(也被称为社仓),这一做法经过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的改良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清朝所谓“康乾盛世”时期,全国人口急剧增长,粮食需求激增,粮食安全更显重要,义仓也随之兴起。

朱熹像

清朝义仓从康熙年间开始设立,具体做法是在每个市镇设立义仓,义仓一般由当地有声望的乡绅负责管理,每年春天将粮食及种子借贷给农民,秋季再收回,并收取一成的利息。乾隆时期,义仓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主要措施有:地方官吏加强对义仓的检查,在灾荒发生时期的借贷不收取利息,详细登记借贷者的姓名和借贷情况,义仓的负责人每三年更换一次,每年春季只允许借贷出一半的储存等等。

河北深州保存的清朝义仓

各省则各自实施一些制度鼓励民间向义仓捐献粮食。比如直隶省捐赠200石粮食就可以获得九品的荣誉性官职,捐赠400石粮食就可以获得七品官职。浙江省的在职官员如果捐赠粮食还能获得升官的机会。此外,当时民间人士可以向户部捐款以获得监生的头衔,可以在京城国子监就读。户部也会将捐监所获得的部分收入分给全国各地,用于义仓购买粮食。乾隆年间,捐监者不再将银两交到户部,而是直接把一定数量的粮食交到当地的义仓,以获得监生的资格。

已有的研究表明,乾隆年间全国约有数万义仓,储存的粮食总量超过数百万石。大量义仓的设立为保障粮食的正常种植和平稳供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义仓的设立仅能提供暂时的救济,并没有解决农村日益严峻的土地紧张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大量的无地农民被迫沦为佃户或游民。

陕西大荔县保存的清朝义仓

参考文献:

1.吴四伍:《清代仓储的经营绩效考察》,《史学月刊》2017年第5期;

2.江芦:《清代粮食救济政策及其在地方的实施--以广西为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郑清坡、郑京辉:《清代直隶义仓述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1期。

编辑:赵培文

欢迎订阅季我努学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