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枢什么事件,慈禧太后是如何将共同执政的奕䜣赶出权力核心的?

作者:赵培文,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1861年咸丰帝死后,任命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同治帝,但不久,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大臣一网打尽,权力尽收其下。而慈禧当时之所以能够与八大臣抗衡,更多的依靠的是恭亲王奕訢,在二人的联手下,慈禧成功登上了大清朝的权力之巅。

奕訢(1832—1898),爱新觉罗氏。其为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咸丰元年(1851年)被封为和硕恭亲王,1853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1859年被授予内大臣一职,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被任命为与英法两国议和的全权大臣。1861年奏请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主持总理衙门的日常工作,同年辛酉政变发生。在辛酉政变后,奕訢被任命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与总理衙门。在辛酉政变后,由于慈禧太后羽翼未满,因此,对于权力尚未表露出野心。但显然慈禧已有对付奕訢的想法,时值19世纪60年代,清朝开始洋务运动,以奕訢为代表的洋务派赞成“以夷制夷”,并对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洋务运动大力支持,而慈禧也正利用这一点,开始通过顽固派制衡奕訢。

和硕恭亲王奕訢

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终于开始她的第二次政变,奕訢被罢免议政王等职务,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奕訢与慈禧之间再无任何缓冲,且对于颐和园的修建,奕訢并不赞成,所以慈禧对其更加不满。此时的奕訢无疑已经感受到了慈禧的威胁,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光绪十年十年三月初四日,“恭邸述醇邸语请旨,则十月中进献事也,极琐细不得体。慈御谓本不可进献,何用请旨,且边事如是,尚顾此耶。意在责备。而邸犹刺刺不已,竟跪六刻,几不能起”,通过翁同龢日记可知,为缓和与慈禧关系,奕訢对与慈禧的大寿可谓是大费周章,但慈禧对于奕訢这个潜在的威胁,是不可能放下屠刀的,和当年的辛酉政变一样,慈禧在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动手。

慈禧太后

光绪九年(1883年),法国与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该事给清廷造成极大震动,而在越南遭受法国入侵后,作为越南的宗主国,清廷理应出兵,但奕訢认为与法国开战不妥,胜算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在前线,由于清军的保守作战,清军在前线节节败退,对此,主战派对奕訢口诛笔伐,慈禧的机会终于来了,光绪十年三月初八(1884年),在慈禧的授意下,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上奏《疆事败坏请将军机处交部严议》,要求严惩以奕訢为首的主和派,对于前线失利要负全权之责,慈禧随后以“委靡因循”迅速罢免奕訢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随后慈禧以自己的亲信奕譞为军机处领班。

中法战争

仅一周时间,慈禧便将大清朝的中枢神经大换血,但之后奕譞等慈禧亲信的表现显然不及易奕訢,因此当时人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以此讽刺慈禧的用人不堪与野心。但无论怎样,慈禧通过此事,成功的消除了自己的绊脚石,确立了自己的极权统治,中国第二个“女皇”由此诞生了。

参考资料:

1.袁灿兴:《军机处》

2.孔祥吉:《甲申易枢与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3.高晓颖:《从辛酉政变到甲申易枢--晚清政局研究》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